书城励志当下的力量
6314400000012

第12章 对当下知足——对自己的“现在”感到满意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和有些东西失之交臂。感情上的不如意,事业上的不顺心,总是会让我们花费更大的精力来寻求平衡,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总有些东西是我们顾不到的,所以不必苛求那些得不到的东西或办不到的事情。如果过于执著地追求,只能给自己徒添烦恼,得到和失去只是在一瞬间,心态才最重要。所以,我们都要学会知足,如果你一辈子都在不停地满足自己一个又一个目标,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幸福可言,那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贪心只会让你活得很累很疲惫

著名作家刘墉曾借用坐火车来诠释了贪婪的本质:“火车车厢内拥挤不堪,无立足之地的人会想,我要是能有一块站的地方就好了;有立足之地的想,我要是能有一个座位就好了;有座位的人就会想,我要是能有一个卧铺就好了;就连有卧铺的人还会想,这要是一个独立的包厢就太好了。社会上的一些人和这车上的乘客一样,总是不满足自己所拥有的,所以幸福也就离他们很远。”

曾经有一个流浪街头的乞丐,每当夜晚躺在窑洞的茅草上就想,假如哪一天我能有两万元的钞票就好了。

这一天,他清早起来,无意中发现了一只很可爱的小狗。他看四下无人,便把狗抱回窑洞,圈了起来。然后,他悠闲地来到了街上,却听见周围的人正在谈论着那只小狗。原来那只狗非同一般,它是一只进口的外国名犬。它的主人是本市大名鼎鼎的富翁。当地电视台播发了一则寻狗启示:如拾到者,请速还,付酬金两万元。

乞丐得到这个消息,想着自己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急忙跑回窑洞,抱起小狗,奔电视台走去。他早就想好了有两万元的日子该怎么打发了。可是,快到电视台的时候,从邻街商店的电视上,乞丐却意外地发现,那则启示上的酬金已变成三万元。原来是那位大富翁寻狗不着,心里一着急,便把酬金涨了起来。

乞丐顿时瞪大了双眼,脚步却突然间停了下来。他想了想,又转身将狗抱回了窑洞,重新圈了起来。乞丐已经没有心思去乞讨吃的了。他一整天都在街上的商店前,等着看电视上寻狗的酬金上涨。第二天,酬金果然涨到了四万元。第三天又涨到了六万元。直到第七天,酬金已经涨到了十五万元,那只狗已经牵动了全市所有人的神经。最后,有几个小孩在乞丐的窑洞里发现了那只小狗。它已经饿死了,就连旁边躺着的乞丐也饿得爬不起来了。乞丐虽然活过来了,但还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不知足。就像这个乞丐一样想要得到的太多,到最后却什么也得不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越想得到的东西就越容易失去。

知足绝非不思进取、故步自封,这只是对当下——对你所拥有的生活的一种正确的反映,只有安心于当下,你的心情才会轻松,你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如果不考虑客观因素,不懂得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把太多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摆在自己面前,一味地追求那根本不属于自己的境界,不达到目的就决不放手,这样的人到最后不仅弄得自己焦头烂额,还有可能一生都在碌碌无为中度过。

知足也不是目光短浅,不是让我们在现有的成绩前自我陶醉而无视人生更远大的追求。人的满足心理是没有极限的,知足是要我们时刻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将自己的需求和承受能力维持相对的平衡。也许在永不知足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很多自己想要的理想,但这种可怕的习惯也会一生都伴随着人们,直到有一天欲望的大火烧着了衣服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活得这么累,原来这样我一点也不快乐。”

当然,知足更不等同于骄傲自满,知足并不是要我们停滞不前,也不是自我安慰,更不是拿自己目前的状态向人炫耀。生活中我们总是在考虑自己并未得到的东西,却往往忽略已经拥有的。其实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知足也只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满足。知足常乐是一种平和的处世智慧,它让人们学会了从不足中找到知足,在不乐中寻到快乐,从不幸中找幸福,真正地做到“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幸福是一种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是人类社会众望所归的最高境界,但一个人过得是否幸福,跟这个人的生活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把名和利看得太重的人,注定了幸福感会比知足的人少一些。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满足了一个就会有十个甚至百个欲望随之产生,就像说了一个谎就必须要说很多个谎来圆第一个谎一样,无节制的贪婪,只会带给我们一本伤痕累累的血泪史。我们只有知足了才能在精神上有所节制,才能在生活中活得“君子坦荡荡”。

知足可以使人安气定神,在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不妨多想想这两个字,也许委屈和怨恨之气就不知不觉中释然了,心情自然会很快轻松起来。没有了过分的贪婪,遇事就能够有乐观豁达的心态。如果没有心灵的宁静,即使能享受一时的欢愉,也难以获得长久的幸福。

知足是前提,常乐是结果;知足是智慧,常乐是境界!

活着就是幸福,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一个人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其实和他是否幸运没有关系。有很多人,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屡屡遭遇不幸,可是他却能用微笑告诉人们他是幸福的;而一些看上去幸福得让人羡慕不已的人,却总是喟叹生活不能尽如人意。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幸运与绝对的不幸运,就算是一个看似不幸的人,和别人的不幸相比,他永远都不是最不幸的;而一个看似幸运的人,和别人的幸运相比,他也不是最幸运的。

曾有一篇关于澳门特区终审法院首任院长岑浩辉的报道。每当说起他的成功,岑浩辉总是坦然地说:“我是个幸运的人,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经历了无数次转变,但好运气一直跟随着我。”

岑浩辉一直强调他的成功源于他的幸运,而那些经历的磨难,他总是一笑置之。是的,岑浩辉是幸运的,因为他正好赶上了时事转变的几趟列车,但跟他同一年代成长起来的并非他一人,他背后经历的艰辛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只是他能把艰辛当成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如果说是幸运成就了岑浩辉的事业,倒不如说是幸运的心态成就了这样一个“幸运儿”。

所以,一个人如果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那么他就是幸运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就会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就算是遇到很多不如意甚至倒霉的事,他也会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盼望,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和向往,这样的人无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不幸的,那么哪怕一点点失意,也会让他陷入悲观和绝望中,继而对生活产生不满和怨愤的情绪,失去对生活的激情,最终也会被幸福拒之门外。

一个失明的孩子说:“我很幸福,能听见世界上那么多动听的声音!”一个又聋又哑的孩子用手语比划:“能看见这么多美丽的风景,我觉得很快乐!”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说:“能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朋友,对我来说就是最幸运的事情!”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看上去是那么幸福。

看到这样的情景,没有一个人不被感动。这些可爱的孩子虽然没有健全的身体,可是在他们心中,生活是那样简单而美好。一个天籁之声、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美丽的物件都可以成为他们热爱生活的理由。而健全的我们,却常常嗟叹生活的不幸。难道是我们的心偏离了幸福的轨道?

有一个人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一条腿。一天,他听说上帝在某处为人们设了一座灵潭,潭中的水能治愈许多怪病,于是他也加入到朝圣的队伍中。人们问他:“你是想让灵潭再帮你长出一条腿来吗?”他回答说:“不,我只想让灵潭告诉我,在失去一条腿后,我要怎样幸福地生活!”

在这个失去一条腿的人的眼中,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还有继续享受美好生活的机会。

“只有我自己能决定幸运与不幸运”,只要我们感觉到活着就是一种幸运,自然就会对生活产生感恩之心,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从而去更好地生活。有一句话说得极好:“生即幸运,活即机遇”。只要我们的心不被悲观封锁,不在失意时一蹶不振,阳光就终会穿透重重阴霾照在我们的身上。

有时候,小倒霉的积累往往孕育着大的幸运,大幸运之后往往让你再小小地倒霉几下。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一切都尽如人意。只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幸之人也会变得幸福无比。如果总是用消极的心态看待问题,那幸运之人也会变得毫无幸福感。

幸运者和倒霉者,不是因为上帝对他们的待遇不同,而是当上帝将相同的境遇和生活赐予他们时,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才会使得他们的结局产生了极大的差别。

所以,还是把“不幸”的窗户紧紧关闭起来吧!打开那扇“幸运”的窗户,你会发现,幸运这缕阳光就在我们的周围,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它可能是极其平凡的,比如是一个朋友的问候、一次不寻常的邂逅、一个不经意的电话、一次努力,甚至一个小小的惊喜,都有可能是属于你的幸福。

生活中有些事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是不可避免的,是无法预测的。谁都不可能保证事事顺心,但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坦然面对眼前所发生的事。就算真的遇到不幸的事情,悲观和消极的心态只能让事情往更加不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还不如以一种“幸运”的心态去面对,事情说不定还真的会发生转机呢。如果只是一味将自己置于忧伤的牢笼中,前景就愈加变得暗淡无光了。这样下去,生活的信心必被泯灭,身边那些仅有的快乐也会被带走。

那么,就把所有的不幸都丢掉,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像海伦·凯勒一样,希望生命中能有三天的光明,还会因为一点儿小小的失意而耿耿于怀吗?当然不会,我们一定会在这些有限的时光中注满所有的幸福和快乐。

所以,无论何时,都要满足地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如此幸运的人,我也是如此地幸福!

幸运与不幸,其实并没有什么标准,差别只在于知不知足。

知足者常乐,让自己轻松满意地活在当下

知足常乐,是一种愉悦,一种默契,一种品德。因为知足,我们可以在阴暗中感受阳光,可以在野外的雪地上读出暖意,可以在燥热的天气里体悟清凉。

知足常乐,是一种恬淡雅致,是一种淡泊明志,是一种超然脱俗,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魅力。因为知足常乐,我们才可以让丑貌吟出温柔,让寂寞绽放成鲜花,把郁闷当成力量,甚至把平凡化作伟大。知足常乐,就如淙淙流水,隽永长久,如盈盈春光,明丽照人,如硕果累累,沉重而丰富,如绵绵秋雨,平静而执着。

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自然和生命已经给予我们很多很多了,这足以让我们走完生命的历程,每个人都应该知其足而后乐。任何过高的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都是对生命的摧残,都是一种自寻烦恼和自讨苦吃。如果我们能够热爱自然,热爱你的生命,热爱当下生活,就会感到当下的生活处处皆美好,从而乐其中,陶醉其间。

一个人骑着一头驴前往他的目的地,突然有个骑马的人从他身边飞奔而过,这时他心里就感到很痛苦,为什么人家骑马,我只能骑驴呢?又走了一段路后,他发现还有人在推着小车走路,连驴子都没得骑。他一下顿悟了,人要知足,只有知足了才能常乐。

知足常乐是人生的崇高境界,是一种心境的修养,是一种道德的修为,不是不思进取。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就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但“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倒是很难修炼成的德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众多诱惑滚滚而来的时代。

有一个人在岸边垂钓,旁边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只见垂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两尺多长,落在岸上后,仍腾跳不止。可是钓者却用脚踩着大鱼,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了海里。围观的人一阵惊呼,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可见垂钓者雄心之大。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只是一条一尺长的鱼,钓者仍是不看一眼,顺手扔进海里。

第三次,钓者的钓竿再次扬起,只见钓线末端钓着一条不到半尺长的小鱼。围观众人以为这条鱼也肯定会被放回,不料钓者却将鱼解下,小心地放回自己的鱼篓中。游客百思不得其解,就问钓者为何舍大而取小。钓者回答说:“喔,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回去,盘子也装不下,所以只好要小的,其实小鱼挺好,做起来也没那么麻烦呀。”

因此,保持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可以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毕竟,世上每个人的机遇、环境等因素不同,生活也有差异。但是,这也无须抱怨,不必愤懑,因为你已经拥有了健康的身体、珍贵的亲情、纯真的友谊和神圣的爱情。

知足常乐,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每个人都能端正自己的心态,无论在工作或生活中都能善意地与人相处,乐观面对,我们都可以活得很快乐!

生活中的不如意,感情上的一塌糊涂,事业上的不顺心,都是一种心态,得到和失去只是瞬间的问题。保持一种知足常乐,站在不同的阶段,站在不同的立场,来思索当前的情况,可能会让自己的心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