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6307800000015

第15章 古代五礼

在古代中国,礼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五礼”之说,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由于《周礼》在汉代已经取得权威地位,所以其五礼分类法为社会普遍接受。后世修订礼典,大体都依吉、凶、军、宾、嘉为纲。

一、吉礼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吉礼用以“事邦国之鬼神示(祇)”,是祝祈福祥之礼。

吉礼就是祭祀之礼,向鬼神祈求,希望鬼神保佑人们吉祥安康、诸事如意,所以称为吉礼。祭祀的范围极广,天神、地袛、人鬼,无所不有。主要内容有:

祭天神,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在内,这里提到的禋祀、实柴等,大都是燔柴燃烧,或在火上加牲体、玉帛之类,以为烟气上升,可以被天神享用。

祭地袛,则要改换祭法:血祭是将牲血或人血滴入地里。貍沉是把牲体或玉帛埋在地下或沉入河中以作为对山川林泽的回报。所谓人鬼,是指祖先神,在当时是指宗庙中祀奉的祖先。

中国古代社会的祭祀仪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皇帝主持的祭祀,一般称为祀典,大多被列入朝廷礼制;另一类是民间世代相传的种种祭祀仪式,属于礼俗的范畴。历代国家祀典不胜枚举祀天、封禅、郊祭、五祀、高禖、宗庙祭祀、傩祭等样式。

(一)祀天

祀天就是对天帝的侍奉、享献的仪式。

1.圜丘祀天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宰杀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

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2.祈谷、大雩(yú)与明堂

(1)祈谷《礼记·月令》说:“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后祈谷之祭改在惊蛰之日举行,礼仪规格略小于大祀,不设从祀坛位,不行燔柴。清祈谷礼仿明制,乾隆时,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以合祈谷之义。

(2)大雩是求雨之祭,在无风旱灾害发生时是例行之祭,于仲夏举行;在大旱发生时则无论夏秋,随时举行。

(3)明堂《礼记·月令》说它是季秋之月大享天帝的地方,把收获的新谷及牲畜进献给天帝。

3.五帝

《周礼·春官·小宗伯》有“兆五帝于四郊”的说法,“兆”即设坛而祭;《礼记·月令》将一年四季与五人帝、五人神、五方相配,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日有迎气祭五帝的礼仪。这是皇家迎气之礼。

4.日月星辰

相传古代帝王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一说月坛)。日坛称为“王宫”,也称“大明”,月坛称为“夜明”;祭日在春分之朝,祭月在秋分之夕;祭日于东,祭月于西,这是日月的正祭。星辰之祭主要是五星、二十八宿。

(二)祭地

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祭地的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

1.方丘祭地

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但不用燔燎而用瘗埋,即祭后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牺牲取黝黑之色,用玉为黄琮,黄色象土,琮为方形象地。

2.封禅

“封禅”,是皇帝祭天地的大典。古人认为泰山最高,祭礼就选在那里。“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称为“封”。在泰山下小山梁父上建台祭地,报地之功,称为“禅”。”这就是“封泰山”、“禅梁父”(梁父是泰山下一座小山)。相传远古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的有七十二家。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多将封禅作为一代盛典,给予特别的重视。史书所记封禅,可靠的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 年)的泰山封禅。秦始皇修建车道,从山南登顶,立石纪功;又从北路而下,禅于梁父。汉武帝元封时也去泰山行封禅礼,其后行封禅礼的帝王有后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与宋真宗。唐高宗封禅泰山,从驾文武大臣、兵士、仪仗队伍长达数百里,包括波斯、天竺、倭国(日本)、新罗、百济、高丽等国使者,穹庐毡帐,牛马驼羊,充塞道路。十月从长安出发,十二月方到达,于是改元“乾封”,正月行封禅礼。

3.祭社稷

是专祭大地的,此外还包括作物神、高山大川在内。《周礼·春官·小宗伯》说:“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建国以社稷为先,于是“社稷”也成为国家的代称。祭祀社稷神在社稷坛。本来,社坛与稷坛是分立的,后来合而为一了。相传共工氏之子名勾龙,能平水土,被称为“后土”,即社神;厉山氏之子名农(一说名“柱”),能播殖百谷,被当做稷神。商汤灭夏,以周人的始祖弃(后稷)为稷神。祭祀社稷神,最切近功利的目的是祈谷,因此有“春祈秋报”之祭。春祈在社日(仲春之月吉日)举行,秋报在秋收后(孟冬之月吉日)举行,这是社稷的正祭。

4.腊祭

在农历十二月庆祝丰收,祭祀先祖和百神的一次大典。《史记·秦本纪》正义云:“十二月腊日也……猎禽兽以岁终祭神”,据《礼记·郊特牲》记载,所祭神有百种,包括农神、作物神、田间亭舍道路诸神、兽神、水利设施神等等,可见也是丰收之后对神灵的感谢。腊祭起初是朝廷大祭,由国君主持。后来也下沉到民间。有的地方建八腊庙。佛教传入中国,有献粥供佛的习俗,二者融合,就有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的风俗习惯。

5.五祀

五祀指祭祀门、户、井、灶、中霤,也有作户、灶、中霤、门、行的。五祀即,春祀户;夏祀灶;季夏之月(六月)祀中霤,中霤即中室;秋祀门;祭井也在冬季。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五祀”都是些家宅之神。古时是国家祀典,后来则成为民间礼俗。

6.高禖(méi)

高禖,是古代的生育神。高禖是乞子之祀。《礼记·月令》说,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玄鸟就是燕子。古代相传,简狄吞鸟卵,而生契。契是商民族的始祖。高禖是求子之祭,在玄鸟由南方北归之日举行,可能与此故事有关。一说高禖之神是女娲。高禖是远古妇女乞求生育之祭的延续和发展。古人不知道受孕的真实原因,就产生了图腾崇拜和性崇拜,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祭祀活动。这类祭祀同样下沉到民间,成为礼俗。

(三)宗庙祭祀

宗庙,是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先祖的地方。古人常常以宗庙的存亡来作为国家存亡的标志。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周以前,天子宗庙实行五庙制,就是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各设一庙,合称“四亲庙”再加一个“太祖庙”,又称太庙,祀始祖及始祖以下、高祖以上的所有祖先。后来又增加周文王、周武王二庙,成为七庙制。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具体说来,里活着的人辈分越近的越受到尊敬,五代以上的祖先也就不太受重视了。宗庙祭祀的祭法和仪式程序一向隆重而繁复,按照孔子的说法,那就跟同外国盟会一样的不可掉以轻心。宗庙祭祀是天子、诸侯的特权,影响到民间,则形成了祭祖的礼俗。民间祭祖的礼仪要比宗庙祭祀简单得多。祭祖的礼俗绵延至今,在许多地方,人们在逢年过节仍忘不了祭祖,清明节和七月十五则要扫墓,这也是一种祭祖的礼俗。

(四)傩祭

傩(nuó)祭,是以驱除疾疫为目的的一种仪式。古代又有国傩,军傩、寺院傩、乡人傩之分。国傩是朝廷大典。《周礼·夏官·方相氏》载,用狂夫四人蒙以熊皮,以黄金为四目,率百隶行傩礼以驱疫。乡人傩则是民间的礼俗。随着中原地区文明程度的提高,大规模的傩祭逐渐消失,而民间风俗习惯中的燃放爆竹、龙舟竞渡、秧歌等诸多民俗活动中还留存着傩祭的迹象。

综上所述,传统祭祀的仪式格局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祭祀仪式一般都按照“迎神—酬神—送神”这个总体模式安排。首先是恭恭敬敬地把人们在这次祭祀上所请的神灵请到祭坛之上入座。这就是迎神。然后请神灵好好地吃喝,一边由主持此次祭祀的人在神灵面前说一番好话,同时在神灵前作各种歌舞戏曲表演,尽量讨得神灵的欢心,称为酬神。最后,神灵酒醉饭饱、心满意足,再客客气气地把神灵送走,临走前还得重申一遍举行祭祀的目的,祈求神灵保佑,这就是送神。

如果按祭祀的规模大小和仪式主持人情况区分,民间礼俗中的祭仪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以家庭为单位,在家中自行举行的小型祭仪。二、以家庭或一部分家庭联合为单位,请当地专门从事主持祭仪职业的人来主持的大型祭仪。三、以一个相当规模的地域为单位,吸引了千百人乃至数万人参加的大型祭仪。这种仪式在许多地方被称之为庙会,以某个庙宇为中心,以某个神灵的诞辰或纪念日为节日,汇集四面八方的民众,迎神赛会。衍变至后世,则集祭祀、社交、商贸、娱乐于一体,成为当地民众的一个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等。

二、凶礼

古代的凶礼主要是指,当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表示同情,给予必要的帮助或是吊唁哀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礼,以吊礼哀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凶礼是国家大事,所针对的都是国家的忧患。具体说来有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等五种。

(一)丧礼

某国诸侯新丧,则兄弟亲戚之国要依礼为之服丧,以志哀悼,还要派使者前往吊唁,赠送助丧用的钱物等,都有特定的礼仪。丧礼是古代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对死者遗体的处理,来表达对死者的敬爱之情。与丧礼密不可分的是丧服制度,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丧服,以及从三年到三月不等的服丧时间。我国古代对丧葬礼仪十分重视,国君和贵族在这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是礼制的一种。民间虽有简化,但对服丧的时间、丧服的样式、举丧的程序、殡葬的格局独有严格而琐细的规范要求。

(二)荒礼

荒是指年谷不熟,也就是通常说的荒年。《逸周书·籴匡》将农业丰歉分为成年、年俭、年饥、大荒等四种情况。《周礼》所说的荒,还包括疫病流行在内。当邻国出现灾荒或传染病,民众面临生存危机时,应该用一定的方式表示同忧。

荒礼也指国内发生自然灾害,国家所采取的救灾礼仪措施。当时所采取的有关做法包括救济、薄征、缓刑、减力役、开放禁区让百姓采集捕捞、废除关税、减省礼节仪式等等。就是政府的救荒行动。

(三)吊礼

吊礼是对遭受水旱灾害、地震、日月蚀等灾害地区所表示的哀吊和慰问,除了减省礼节和民众负担之外,还会加入祈祷的内容以求去祟除祸。邻国遭遇水火之灾,应该派使者前往吊问。鲁庄公十一年秋,宋国发生大水,鲁君派人前往慰问,说"天作淫雨,害于粢盛,如何不吊?"。

(四)禬礼

禬(音hui)是会合财货的意思。邻国发生祸难,发生重大物质损失,兄弟之国应该派出使臣,凑集钱财、物品以相救助。《春秋》襄公三十一年冬,"会于澶渊,宋灾故"。《谷梁传》云:"更宋之所丧财也。"意思是说补充宋国因灾祸而丧失的财物,使之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五)恤礼

侐礼也是对遭遇不幸的国家表示慰问、抚恤的礼节。恤是忧的意思。邻国发生外患内乱,应该派遣使者前往存问安否。

以上五种礼仪中,禬、侐是国家事务,只有国君宰臣才可实施,另三种各级贵族都可实行。此类礼制沿袭至后世下沉到民间礼俗中,普通民众间的哀悯抚恤救助慰问,在亲友邻里之间传递着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

三、宾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在宗法社会中,天子与诸侯之间,大多有亲戚关系。为了联络感情,彼此亲附,需要有定期的礼节性的会见。据《周礼》,宾礼就是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其名目有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殿觐曰视。”也就是说,宾礼是各路诸侯朝见天子、诸侯间相互会见以及使臣往来的礼节。

按照时间和形式来分,宾礼又分为八种:春夏秋冬四季的朝见分别称为“朝”、“宗”、“觐”、“遇”;平时有事,天子随时召见诸侯称为“会”;天子大会诸侯称为“同”;天子派使者去问候诸侯称为“问”诸侯的使者一起去拜见天子称为“视”。礼仪名目不同,规格、程序、礼物也不同。这些礼仪后来演化为国家之间、君臣之间、各级官员之间、贫民百姓之间的各种交往礼仪。

(一)朝礼

朝礼包括天子的五门(皋门、库门、路门、雉门、应门)三朝(外朝、治朝、燕朝)、朝位(三公、孤、卿、大夫等在朝廷中站立的位置)、朝服(冠冕、带韠、黻黼、佩玉等)等,以及君臣出入、揖让、登降、听朝等的礼仪。

西周时,王每日视朝,与群臣议政。汉宣帝每五日一上朝。后汉减省为六月、十月朔朝,其后又以六月盛暑为由而去之,所以一年仅十月朔临朝。魏晋南北朝有朔望临朝的制度。朔、望日的上午,公卿在朝堂议论政事;午后,天子与群臣共议。隋高祖勤于政事,《隋书·高祖本纪》说:"上每旦临朝,日昃忘倦。"唐代的视朝制度,九品以上的官员每月朔、望上朝;文官五品以上每日上朝,故称常参官;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称九参官;五品以上五日一朝,号六参官。

到唐代,开始在京师为外地的官员设置邸舍。唐初,各地都督、刺史、充考使到京师等候朝见,都是各自租赁屋舍而居,往往与商人杂处,不成体貌。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下诏,就京城内的闲坊,建造邸第三百馀所。对官员上朝的服装也有了严格的规定。朝廷的礼仪规范也日益细密。

(二)相见礼

古代人际交往的礼仪,并非局限于天子、诸侯之间,在士与士之间也有相应的礼仪,《仪礼》有《士相见礼》记载上古时代士相见,以及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大夫庶人见于君、庶见于君、言视之法、侍坐于君子、士大夫侍食于君等等的礼节。以此为基础,历代的相见礼有所变化和发展。

(三)蕃王来朝礼

据《明集礼》,洪武初年制定蕃王来朝礼。蕃王来朝,到达龙江驿后,驿令要禀报应天府,再上达中书省和礼部。应天知府奉命前往龙江驿迎劳。蕃王到达下榻的宾馆后,省部设宴款待。然后由司仪导引,到奉天殿朝见天子,到东宫拜见皇太子。朝见完毕,天子赐宴。接着,皇太子、省、府、台一一设席宴享。蕃王返回,先后向天子、皇太子辞行,然后由官员慰劳并远送出境。其间的每一个程序都有"仪注"加以规范。

四、军礼

军礼,指军队里操练、征伐的行为规范。军队的组建、管理等也离不开礼的原则。例如军队的规模,天子为六军,根据礼有等差的原则,诸侯的军队不得超过六军,而必须与国力相称,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队必须按照礼的原则,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礼记·曲礼》说:"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军礼同邦国”。即以军礼的威严统一邦国的制度,是下面的人不敢超越。军礼,包括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种。

(一)大师之礼

大师之礼,是制天子亲自出征的礼仪。天子御驾亲征,威仪盛大,是为了调动国民为正义而战的热情,所以《周礼》说:"大师之礼,用众也。"

天子亲征是一件重大的事,出征前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祭祀上帝、社、父庙和所征之地,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确保战争的胜利。

(二)大均之礼

据《周礼·地官·小司徒》,古代的军队建制,以五人为一伍,五伍(二十五人)为一两,四两(一百人)为一卒,五卒(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师(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国家根据这一建制"以起军旅"(征兵),同时"以令贡赋"(分摊军赋),也就是说,应征的士兵必须自备车马、盔甲等。这种做法,是由与当时兵农合一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均之礼意在平摊军赋,使民众负担均衡。唐宋以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军礼中不再有这一条。

(三)大田之礼

古代诸侯都亲自参加四时田猎,分别称为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故称大田之礼。田猎的主要目的,是检阅战车与士兵的数量、作战能力,训练未来战争中的协同配合。

(四)大役之礼

大役之礼,是为了营造宫邑、堤防等而役使民众。大役之礼要求根据民力的强弱分派任务,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为力不同科"的思想。

(五)大封之礼

诸侯相互侵犯,争夺对方领土,使当众流离失所。当侵略一方受到征讨之后,要确认原有的疆界,聚集失散的居民。古代疆界都要封土植树,故称大封之礼。

具体说来,《周礼》所说的五种军礼,即:大师之礼是天子出征讨伐时军队调度、进退有序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大均之礼是指王者为了矫正户口、调节赋税,也得依靠军队撑腰,方能实施。大田之礼是天子、诸侯定期田猎和军事演习时实行的军礼。大役之礼是指国家大兴土木工程,诸如开河、筑城、造宫殿陵墓等,要征用民工,需要军队弹压。大封之礼则指诸侯国之间的疆域纠纷、士大夫之间的封地纠纷,也需要军队参与勘定。

五、嘉礼

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嘉礼是饮食、婚冠、宾射、燕飨、脤膰、贺庆之礼的总称。嘉是善、好的意思。嘉礼是按照人心之所善者制定的礼仪,故称嘉礼。

《周礼》所说的嘉礼的几项内容,后代也有不少变化,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飨燕礼

四方前来朝聘的诸侯,是天子的宾客。天子要通过燕飨的方式,与之相亲。所以说"以燕飨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上古时,飨、燕是有区别的。飨礼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但并不真吃真喝,牛牲“半解其体”,并不分割成小块;献酒爵数有一定之规。燕礼在寝宫举行,烹狗而食,主宾献酒行礼后即可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所以,有人说:“飨以训恭俭,燕以示慈惠”。燕礼当然也有一定的礼仪规范,但重点是吃喝。

汉、魏时元旦(大年初一)朝会、晋时冬至小会以及唐代圣诞(皇帝诞辰)朝贺之后,都有筵宴,称为“大宴”。其他节日,如立春、上元、寒食、端午、夕、中秋、等等,皇帝也常赐宴,称为“节宴”。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二)饮食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这里说的“饮食”也是宴饮,通常专指宗族之内的“宴饫(yù)”,而不是日常家居的饮食。国君通过宾射、燕享之礼,与族族兄弟、四方宾客等饮酒聚食,以联络和加深感情,所以说"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族宴,指宗族兄弟合族宴饮,大抵有两种,一种是逢祭而宴,一种是逢节而宴。

(三)射礼

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礼;二是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三是燕射,是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

(四)投壶礼

与射礼相仿的还有投壶之礼。有人推测投壶乃是射礼的变异,或者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官比耦,因而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

投壶,以箭矢投入壶中为胜。投中获胜者罚不胜者饮酒,成为宴会上的一种礼仪等等。

(五)脤膰礼

可分为两种:脤,是祭社稷的肉;膰,是祭宗庙的肉。脤膰就是宗庙社稷的祭肉。在祭祀结束后,将脤膰分给兄弟之国,借以增进彼此的感情,所以说"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

古人认为祭祀仪式上供奉过的肉不同寻常,能够吃到是一种福分,所以要把祭肉分开来,赐给周围的人吃。

(六)贺庆礼

对于有婚姻甥舅关系的异姓之国,在他们有值得庆贺的喜庆之事时,要去表示庆贺,并馈赠一定规格的礼物,以相庆贺。所以说"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七)巡守礼

《礼记·王制》说"天子五年一巡守",《周礼·大行人》则说天子十二年"巡守殷国"。《易·观卦》说,王者要"省方、观民、设教",意思是说,天子要巡省方国,以观民俗而设教。据文献记载,上古时代帝王有定期巡守的制度。《尚书·尧典》说,舜在巡守之年的二月,东巡守到达岱宗(泰山);五月,南巡守到达南岳;八月,西巡守到达西岳;十一月,北巡守到达北岳。舜所到之处,要祭祀当地的名山大川,观察风俗民情,并听取诸侯的述职,考论政绩,施行赏罚。秦始皇曾到各地巡守。《后汉书·世祖本纪》说,光武帝曾经于十七年南巡守、十八年西巡守、二十年东巡守。

(八)即位改元礼

古人把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子夜为冬至之时称为初元(或者上元)。政权的更迭,往往选择元日,据《尚书》记载,唐虞禅让,就选择在"正月上日",上日就是朔日。《春秋》新君即位,必称元年,《公羊传》隐公元年解释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意在"体元居正"一般来说,《春秋》遭丧的当年年,无论在哪个月,新君都继续沿用旧君的纪年,而到次年正月元日才告庙即位,这既是为了使新君从"新元"开始纪年,也是也有整齐王年的意义。汉武帝根据有司的提议,顺序使用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的年号。成为最早使用年号的帝王。后汉光武帝是第一位举行即位大典的君王,从此,帝王即位必有盛典,典礼的仪式也日益繁复。

嘉礼的范围很广,除上述诸礼外,还包括正旦朝贺礼、冬至朝贺礼、圣节朝贺礼、皇后受贺礼、皇太子受贺礼、尊太上皇礼、学校礼、养老礼、职官礼、会盟礼,乃至观象授时、政区划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