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婴幼儿疾病速查手册
6306200000024

第24章 乙脑

症状表现

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虫传播。

1.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上发病急,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2.患儿会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嗜睡、颈项强直、高热不退、昏迷、抽风等,如治疗抢救不及时,可危及小儿生命或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

3.潜伏期一般在10~14天。乙脑大多数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常在37℃~38℃,常伴有头痛,轻的有恶心、呕吐以及全身不适症状。除有高热外,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

4.孩子囟门隆起,严重时发生嗜睡昏迷,可因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等致命。

产生原因

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蚊虫为传播媒介。从每年收治的患者来看,都是因为漏打疫苗造成的。乙脑的传播者每年夏秋季蚊子猖獗之时,正是乙脑的高发之际。

乙脑病毒主要在牛、羊、马,特别是猪的身体里繁殖,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蚊子吸了带有乙脑病毒的血液后,病毒就扩散到蚊子的唾液腺,再叮咬健康的人,如人体抵抗力差,或感染病毒数量较多,病毒就会在其体内繁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发生乙脑。

并发症

1.并发症。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因患者神志不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导致支气管肺炎和肺不张;其次有枕骨后褥疮、皮肤脓疖、口腔感染和败血症等。

2.后遗症。常见于重型和暴发型患者,有5%~20%神经系统后遗症常见者有失语。其次有肢体强直性瘫痪、扭转痉挛、挛缩畸形、吞咽困难,舞蹈样运动和癫痫发作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多汗和中枢性发热等精神方面的后遗症。有痴呆精神异常性格改变和记忆力减退等。

易发人群

10岁以下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染,但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极少数人发病,少数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最易感染。一般年龄在10岁以下,尤其是3~6岁的小儿发病率较高。

应对方法

1.住院治疗。病人应住院治疗病室应有防蚊降温设备,应密切观察病情、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一般治疗。注意饮食和营养供应,足够水份高热昏迷、惊厥患者,易失水应补足量液体。小儿每日50~80ml/kg,但输液不宜多以防脑水肿,加重病情对昏迷患者宜采用鼻饲。

家庭护理

1.夏秋季若发现高热不退、头痛、嗜睡的病人,应想到有患乙脑的可能,立即送医院诊治,切不可麻痹大意。

2.预防乙脑的有效办法是防蚊、灭蚊。白纹伊蚊喜欢在盆景地、缸、罐、坛、瓶等小容器中产卵。这些容器里的水要经常更换,或定期洒敌百虫等药水,把蚊子的幼虫杀死。防蚊用蚊帐、驱蚊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