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的思想情感不便于明确表达出来时,可以用含蓄、委婉的方式向对方发出信息,让对方有意无意地来领会话语和动作中的潜在含义。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达方式就叫做暗示。
窦文涛读过孔子的一句话“辞达而已矣”,他自己的理解是:说话,意思到了就行了。必要的时候,为了这个意思的到达,可以不惜一切。
窦文涛说:“比如出现了一种离经叛道的观点,你说了呢,或者是有风险的,或者是不被接受的,可是你希望传递这样一个消息给你的观众,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这么想。我可能会说:‘哎,昨天有人跟我说,其实全世界的人本质上没有一个异性恋。我听了之后,当时就反驳了他。’你看,我可以用这样一个方法。所以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也许观众会批判我,但我的目的达到了,哪怕是再异端、再不能被人接受的观点,我传递给你了,它开阔了你的眼界。如果我像我的嘉宾一样,只说我信仰的东西,我同意的东西,那就会有很多消息没有传递,没有到达。”
委婉的暗示是最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有观点,如果你直接反驳对方的观点,必然难以让对方信服,反而会引起无谓的争辩。因此,在谈话过程中,你如果不赞同对方的观点,但是又不想把话说得太直白,让谈话瞬间陷入僵局,那么不妨用暗示的方式来代替直言,也许就能起到意外的效果。
比如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就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作比喻,言普天之下莫不是“私王”、“畏王”和“有求于王”,从而由家事言到朝政事,暗示齐威王一定会受到很严重的蒙蔽。用这种委婉含蓄暗示的方法规劝齐威王,起到了进谏的目的又没有影响齐威王的面子,因而齐威王听来倍感亲切,接受谏议也就是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的事了。
当别人的做事方法和态度不符合你的要求,你如果当面指责,就有可能造成对方对你的抵触情绪,从而容易把事情搞砸。特别是面对自己的上级的时候,如果你老是揭露他的错误,那么你的前程就岌岌可危了。所以,我们必须用暗示的办法将批评巧妙地进行下去。巧妙的暗示能使人们易于改正他们的错误。
有些人可能觉得暗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实,我们可以用很多简单的方法向对方暗示他的错误。比如,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暗示他人,当然这个故事的内容要与你所要批评的人的错误有关。借用故事,并对故事中的人进行点评,以此来点醒对方,或者是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暗示对方。
一次,诗人但丁出席威尼斯执政官举办的宴会。宴会上,恃者献给意大利各城邦使节的是一条条很大的煎鱼,而给但丁送上的却是几条小鱼。
但丁把盘中的小鱼逐条拿起来靠近耳朵,然后又一一放回盘中。执政官看到这个情景,就问但丁,为何做这种莫名其妙的动作?
但丁清了清嗓子,高声回答:“很不幸,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在海上遇难。自那以后,我始终不知道他的遗体是否安然葬入海底。所以,我就问问这些小鱼,也许它们多少知道一点情况。”
“那么,它们对你说了些什么呢?”
“它们告诉我说,”但丁不卑不亢地回答,“它们都很幼小,对过去的事情不太了解。不过,也许邻桌的大鱼们知道一些情况。它们建议我向大鱼们打听打听。”
执政官不由得笑了,他转身责备恃者不应该怠慢贵客,吩咐他们马上给诗人端上大煎鱼。
相信任何人看了但丁的表现都会忍俊不禁。对于在宴会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但丁没有愤怒离席,而是将自己的不满通过暗示的方法不卑不亢地表达出来。这种暗示既婉转地指出了对方的过失,又巧妙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对方听了之后,必然是一边被对方机智的谈吐逗笑,一过又后悔自己的照顾不周。这样,这种暗示的表达方法不需要在言语上发生冲突,就其乐融融地达到了双赢的境界。
很多时候我们的意见不能被对方接受,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话太过于直接和生硬。为了能够压倒对方,我们往往用一大堆堆砌的词语对对方狂轰滥炸,让对方反感不已,根本就无心思考我们的意见是否正确。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一些事情来暗示对方,将自己的观点隐藏在自己的话语中。暗示性的话语往往不具有攻击性,能够让对方静心地去听、去思考。只要你能够让他认为你的话是有道理的,那么你的谈判也就成功一半了。
反驳对方的观点时,不会说话的人常常喜欢口出直言,毫无顾忌地说:“我不同意。”而聪明人则懂得暗示别人,用委婉的暗示表达出来,既能够保住对方的颜面,也能够让对方听着更加顺耳。在工作、学习、社会交际中,用暗示代替直言,常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暗示是需要对方领悟的,如果你的暗示让人一头雾水,或者甚至完全搞反了你的意思,那么作用就可能适得其反了。恰到好处地暗示,不在于言语和动作的多少,而在于两个人相互看一眼就会心领神会,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