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蓝博
6298400000129

第129章 暗箭(三)

是的,当前我们面临的是打了三十年老仗安南,其强猛悍野,英勇顽强的劲头丝毫不逊色于我军,甚至比我军更偏好争强斗狠。跟这种异常棘手的劲敌对阵,我们必须尊重而大力鼓励战士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倡自觉纪律,反对机械式的棍棒纪律,以实战需要来训练部队,用最能爆发出战士创造力的,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方法去同熟悉我们,了解我们的安南人较量。

邓飞龙尽管位卑职低,但他专心致志的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实践经验,并把它消化后运用到训练和实战当中,日前,他正在努力探索着充分调动侦察连每个战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才施教,因势利导,最大限度的发挥战士们的特长和优势,为把战士们打磨成一块块铸造军中利剑的精钢锲而不舍的拼搏。

遗憾的是,邓飞龙全心全意,不辞劳苦和艰辛为钢铁之师的人民军队添砖加瓦,却遭致内部那些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顽固派百般阻碍,而那些心怀不轨,貌合神离的奸佞小人更要费尽心机,千方万计的将他置于死地,这怎能不让刚直不阿,忧国忧民的王师长和李参谋长痛心疾首,又怎能不使像邓飞龙这样满腔热血,为祖国的领土和民族的尊严不受侵犯和侮辱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忠勇男儿心寒齿冷呢?

如果让邓飞龙这样赤胆忠心,才貌双全的特战奇才毁在内部那些败类的手里,岂不等于是祸国殃民,为虎傅翼。

因而,王师长和李参谋长仗义执言,据理必争,不遗余力的为邓飞龙开脱罪责和澄清事实真相。王师长磨破嘴皮子才勉强说服师部的大多数干部军官站出来为邓飞龙说句公道话,李参谋长更是跟岳政委唇枪舌战,面红耳赤,差点儿就到军区里去对簿公堂。

为了把邓飞龙这个锋芒毕露的特战精英,我军未来特种部队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分子扼杀在摇篮中,岳政委真是用心良苦,然而,在师部几个关键人物的歇力偏袒下,他的非分之想未免有些一厮情愿,军部副军长也歇力为邓飞龙充当庇护伞,这更让他捉襟见肘。再说了,邓飞龙可不是那种只求养家糊口,安身立命,老实憨厚,逆来顺受的庄户孙,而是货真价实的将门虎子,其父是追随刘邓大军戎马倥偬,南征北战过来的实力派将军,为共和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其父作为淮海战役中被总前委视为最富潜力的师长,在军队辛勤耕耘数十载,可谓桃李满天下。很多老部下都分散在各个军区的各种要害部门,十四军更不例外。

如果没有最具说服力的理由,最充分的把柄和最确凿的证据,想置邓飞龙于死地谈何容易。倘若触怒了邓飞龙的将军父亲,稍有差池就有功败垂成,引火****的危险。

岳政委在军队这个行当刨食吃的时日不算短了,见过大风大浪,当然极有城府,老谋深算,见有那么多风头浪尖的人物为邓飞龙撑腰,又有深厚得让人难越雷池半步的家庭背景,更有令人瞠目结舌,叹羡不已的辉煌战绩摆在那里,腰杆自然硬直,既然不能明正言顺,堂而皇之的把他一棍打死,那就不妨多动点脑筋,多费些心思,换个活法儿。

于是,岳政委在以王师长为首的实力派人物的阻力下,不得不取消处罚邓飞龙的决定,但必须把邓飞龙从侦察连调离,美其名曰的声称让邓飞龙下一线步兵连是为了留部队观察,看看其进一步的言行。

听了王师长如数家珍的把事情的原委叙述完毕后,邓飞龙神色凄楚而怅惘,憋屈得连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心里一直在纳闷:这算什么事,老子究竟在那里招惹了这个岳政委?老子扛枪打仗,洒血流汗不过是出一片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燥,并非为了沾名钓誉,捞取青云直上的资本。他这样残酷无情的对待老子是何居心?他这座阴山背后究竟还隐藏着什么见不得光的邪恶势力?

一旁,杨从涛也无言了,听了事情的原委后被气得目眦尽裂,肝胆欲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侦察连离了邓飞龙这个老道干练的丛林战高手会有不可估量的损失,更洞悉出岳政委把邓飞龙从侦察连踢到一线步兵连意味着什么。

其实,王师长也何尝不明白岳政委使的这一手迂回战术,不言而喻,邓飞龙是顶尖的丛林战高手,善于伺机行事,灵机变巧的游击战,而此番下到步兵连后,那种直面枪林弹雨,攻防兼守的阵地战并非其所长,因而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王师长迫于压力也只得服从了********的原则,勉为其难的在调令上签了字。但他始终坚信邓飞龙必定能够通过一身豪胆和超凡入圣的强悍战斗力逢凶化吉。更相信,不论是在侦察连还是在步兵连,魔鬼战狼都会让白眼狼闻风丧胆,哭爹叫娘。

连部办公室里沉静得落针可闻,三人相互面觑的呆坐着,一连半晌都片言不语。

邓飞龙摸出一包中华烟分别扔给王师长和杨从涛一根后,自个儿点上一根,大口大口的吞吐着袅袅烟雾,什么话都不想说,只想舒缓一下极为烦杂而悒郁的心情。

狭窄的连部办公室里雾沉沉的,空气中充盈着浓郁的烟草味道。

杨从涛也点上烟,猛劲儿的吞云吐雾,心里也很郁闷和无奈,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奋图强,从一个卑不足道的农村兵爬到还算有头有脸,引入瞩目的团级干部,再降低身价担当起师首长手中的利剑----侦察连长。一路走来可说是风风雨雨,磕磕绊绊,起起伏伏,他不算大彻大悟,也称得上老于世故了,总觉得做人不能太过于优秀了,太过出类拔萃,不同凡俗了,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树敌太多,从而招致背后打来的冷枪暗箭,稍有差池就会被躲在暗处那些虎视眈眈,见缝插针,口蜜腹剑的奸佞小人伺机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世间高处不胜寒,不是吗?

“现实太残酷,太凶险了!为什么做人难做好人更难?“邓飞龙在烟灰缸里蹭灭烟头,又点上一根,不谙人情世故,不懂处世之道他苦思冥想也揣摩不透这些复杂而简单地道理。

他是个在战场上聪慧机敏的杀敌高手,却是个社会生活上的智障,真的不适应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官场,看来他就算才高八斗,背景深厚,在军队里混到正营级干部就天处齐地了。

一阵悠长的熄灯号声打破了现场的寂寞。

幡然回神过来,邓飞龙掐灭烟头,肃然起身,以一个铁血军人顶天立地的勇气去坦然面对这一条人生道路上必须跨越的沟坎,他豪迈地道:“请师长放心,我坚决服从上级的调令。“

叹惜的点了点头,王师长恳挚地道:“有什么意见尽管可以向我反映,我永远支持你。“

一股豪气从丹田直冲霄汉,邓飞龙庄严地道:“没有,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王师长欣慰的点了点头,立即从座位上起身,拍了拍邓飞龙肩膀,郑重地道:“你很坚强,很有老首长当年的影子。“

稍顿,王师长殷切地道:“到B团一营七连后,和连长冯志超好好配合,他也是一条硬汉子,七连在我师也是响当当的硬骨头连队,很对你胃口。“

“保证完成任务。“邓飞龙一句响亮的应诺后,稍加思索便用征询的语气道:

“我有一个提议要请求师长亲自批准。“

“尽管说。“

“我要侦察连一排战士贺永随我一同到七连。“

怔了怔,王师长纳罕的微笑道:“难怪背后有人攻击你是山头主义,你还真在侦察连里发展你自个儿的党羽,那我这个师长就索性再袒护你一次,只要人家自己愿意就随你的便。“

接着,王师长又用探询的目光瞅了一下杨从涛,示意他表个态。

“我当然支持小邓。“杨会意的起立作出了表决。他明白邓飞龙是舍不得,放不下贺永这块好钢,有意想要把贺永磨练成专业的狙击手。他真是很钦佩和叹羡邓飞龙的勇气,出身显贵却放弃革命太子党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偏要跑到前线来跟死神对弈,而且上阵杀敌比任何都勇猛强悍,忍辱负重起来也是令人叹服的,明知道有内部奸佞小人对他图谋不轨仍不忘为人民军队尽心尽力,足见他是个很值得大家敬重的铁血男儿。

王师长临走时,信誓旦旦的对邓飞龙讲道:“到了步兵连后尽管大胆的干,我会竭力争取把你调回来的。“

不难看得出,王师长会不遗余力的同岳政委及阴山背后的邪恶势力周旋到底。

当晚,邓飞龙躺在床上一根接一根的抽着中华牌香烟,心潮澎湃,无法入睡。

隔着一张办公桌的床上睡着杨从涛,同样在大口的吞云吐雾。

只听杨从涛叹息一声,悻悻道:“要是原来赵政委不调走的话,那会发生这等奇闻怪事,打了胜仗,不记功也就算了,还他妈胡乱栽赃,想着就来气。“

轻轻吐出一口烟雾,邓飞龙慨然道:“无所谓了,这等窝囊气,五年前我都受过了,没什么不得了,有王师长和弟兄们的支持和鼓动,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算什么事吗?让那些颠倒黑白,搬弄是非的小人来领导军队,我看咱们不用跟安南白眼狼开战自己就先垮了。“杨从涛看到邓飞龙受屈辱,心里憋气得很,愤懑道:“我就不明白了,以前的赵政委宽宏大量,虚怀若谷,上面却偏要把他调走,派这样一个龌龊小人来把部队搞得乌烟瘴气。“

惨然一笑,邓飞龙淡然道:“至少我们还有王师长,李参谋长这样忧国忧民的好将领,有像马龙欧一样赤胆忠心的好战士。“

“还有像小邓这样一片忠心照日月的特战高手。“杨从涛激烈地道:“只要我们有最朴实,最爱国,最忠勇的英雄,中国就一定有强盛的希望,中华民族就不会灭亡。“

点燃一根邓飞龙扔过来的烟,杨从涛忧戚地道:“估计王师长,李参谋长也没少受这个岳政委的窝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