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辉煌与困窘
6285500000002

第2章 序二

教育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事物或教育现象选取科学的研究样本,构建科学的研究框架,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本进行比较且展开研究的过程。

高明山先生的又一部著作《辉煌与困窘》面世了,我有幸先睹为快。他运用教育比较研究的方法,针对中国东西部基础教育,选取了苏、浙、鲁、台及作者本人所处的教育环境和相邻省份作为研究样本,从社会经济角度、历史文化角度、思想意识角度和地理区域角度构建了全方位的框架,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研究,方法科学、内容真实生动,笔法流畅,饱含感情,为国家基础教育如何均衡发展提出了问题,找到了答案,既是一部极具价值的研究报告,又是一部别具风格的教育风情画卷。

作者在自序中介绍了他利用教育考察得来的大量素材,运用教育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思路。在总论中进行了立论、构建和探索研究。洋洋洒洒20余万言,带领我们以平静的心态,以智者的眼光,游历了江苏南通、海安、洋思中学,浙江绍兴,山东潍坊、青岛、烟台,祖国宝岛台湾的众多中小学,领略了这些学校的风采,了解了各学校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以30年的历史大跨度,反映了祖国基础教育的辉煌。同时又以风尘仆仆的脚步带领我们观察了祖国西部更多的学校,其中不乏令人油然而生敬意的创业者和改革者,还有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窘,自然的勾起了我们酸酸的深思,得出了笔者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结论。正是有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有了这些在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环境下知难而上,逆境奋进的创业者、改革者,才使我们感觉到力量,看到希望,树立起信心。

党的十七大确立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特别关注民生问题,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所以也就特别关注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作者这部著作紧紧抓住这一基础教育的重大主题,或叙述,或议论,或发问,或质证,既有浓墨重彩的描述,又有酣畅淋漓的发问,其中娓娓道来的每一件事都是教育公平这个重大问题的有力佐证。

作者既是一位基础教育的辛勤耕耘者,又是一位基础教育的思想者。改革开放30年,恰好是他从事教育事业并为之竭诚奉献,苦苦求索,深入研究的30年。这部著作就是高明山先生为了求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一课题之真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脚步跨越长城内外,身影流连海峡两岸,调查教育现象,研究教育问题,得出科学结论的精华之作。

我也是长期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老兵,去过苏、浙、鲁、台,考察过西北地区很多层次的学校,也发过不少感慨,但却缺乏理性的思考,深入的研究,更没有理论的升华和著作面世,这大概就是智者和庸者的最大区别。

为高明山先生给祖国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而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