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6213400000071

第71章 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及特征

关汉卿的杂剧中活跃着各种各样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之所以光彩四射,除了得益于他长期出入于勾栏酒馆、较为熟悉社会各色人物、同时又能亲自登台演出之外,还在于他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丰富多样。

第一,单一而曲折的情节凸现人物性格特征。关汉卿杂剧的情节并不复杂,绝大多数都是简单明了的,都是一条主线贯穿到底,极符合戏曲理论家所要求的“一人一事”的主张。但情节的单一并不意味着平实而无波澜。关汉卿善于设置悬念,这样使得剧情具有曲折性、惊险性。比如《救风尘》中赵盼儿以美色骗周舍而得到了休书。大功告成的时刻,奸诈的周舍知道上了赵盼儿的当,把写给宋引章的休书放到嘴里吃了,观众也正为宋引章捏着一把汗,当事人和观众的心都悬在半空,突然,聪明的赵盼儿说:吃掉的休书是假的。观众才长长舒一口气,由衷地佩服赵盼儿做事周全。又如《蝴蝶梦》,如同层层剥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当王婆婆选择三儿子抵命,观众疑惑为什么会选最小的一个呢?包拯的推测似乎有道理:不是亲生的才愿意让他死。但结果却恰恰相反:王婆婆把自己亲儿子拿出去抵命。在这出乎意料的情节中展现了王婆婆高尚的品德。

第二,关汉卿剧作偏重女性形象的正面刻画。如前面章节的论述可知,关汉卿塑造的人物形象可谓异彩纷呈:既有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也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既有飞扬跋扈的权豪势要,又有社会混混张驴儿,还有叱咤风云的历史英雄。但就总体而言,关汉卿用心血和智慧精心编撰的剧作给我们更多地展示了女性形象,刻画了她们在卑微地位下所掩藏的高贵纯洁的灵魂。在传统的文人笔下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较少,而在关汉卿的笔下,这些女性却大量涌现,并且关汉卿是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塑造真善美化身的女性。有地位卑微的婢女、有卖笑为生的妓女、有年轻失偶的寡妇等。特别是这些女性形象,往往是剧中的中心人物,一改过去从属地位。如《蝴蝶梦》里的王婆婆,这个乡村婆婆却成了剧中主角,而不是万人敬仰的青天大老爷包拯。关汉卿不仅将女性作为主角,在多数情况之下,他往往“歌颂平民道德的高尚和为争取生活的权利向封建恶势力机智勇敢抗争的斗争精神。”《蝴蝶梦》中的王婆婆虽然家境贫寒,但与王老汉和三个发奋读书的儿子一块儿生活得挺和乐。没有料到丈夫因冲撞了权豪葛彪的马而在街上被活活打死。紧接三个年少气盛的孩子为父报仇而打死仇家。因此,三个儿子被抓到官府,王婆婆为了能保全孩子的性命,毫不畏惧说道:“并不干两哥哥事,当时是皇亲葛彪先打死妾身夫主,妾身疼忍不过,一时乘忿争斗,将他打死。委的是妾身来!”当清正廉洁的包拯判定一个孩儿偿命时,王婆婆又云:“要偿命,留下孩儿,宁可将婆子去。”看着孩子挨打,王婆婆此刻是“愁肠似火,雨泪如珠”;难道她忍心眼睁睁看着年轻的孩子上刑场?所以,作为母亲的她没有金银珠宝赎出儿子的命,也没有权势之戚可依,唯一的方法只有以自己的命来换取儿子的命。这就是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母亲。当包拯要求选一个儿子出来抵命时,她含泪忍痛选择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保全其他两个不是她亲生的孩子的生命。她没有作自私的选择,这的确是一个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伟大母亲。当然,关汉卿的剧作中更多是主动积极争取幸福的女性形象。《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有侠肝义胆,用自己的智谋将奸诈的周舍打败,而将姐妹宋引章从苦海中救出。《望江亭》中谭记儿只身入虎穴,把杨衙内灌醉,骗得势剑金牌而救了自己的相公。《调风月》中婢女燕燕大闹婚宴,揭露小千户的丑行。关汉卿对女性的同情与时代息息相关。元代科举制度的废止长达80多年,堵塞了儒生仕进之路。而“九儒十丐”的说法正反映了元代文人失去了传统的尊贵地位。面对这样的现实,关汉卿以孤傲的性格、坚定的态度、悖逆的方式选择了最为人鄙视的“烟花”路,并永不回头地走下去。

第三,关汉卿无论是刻画哪种人物的剧作,往往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这正符合了中华民族由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老百姓传统的审美心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中国封建社会是专制势力极其强大的社会。在强大的专制势力面前,处于社会底层的一个个作为个体存在的百姓,又是显得极其渺小。他们在面对专制势力的摧残时只能表现出无奈无助任人宰割。当然,他们不甘心这样,但又没有任何办法,于是只能求助于神秘的力量来替自己惩恶扬善。反映在审美上,就是对善恶终有报的“大团圆”结局的偏好。每当看到恶人遭了报应,好人得了胜利时,人们自然就会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慰藉。《窦娥冤》是一部典型的悲剧,第四折鬼魂诉冤而昭雪这场戏颇引人争议。有学者指责关汉卿“宣扬封建迷信”,批评有“麻痹人民斗争意志”的消极作用,是严重的“败笔”。实际上,关汉卿这样结尾是比较合理的。“她(窦娥)的冤魂夜闯官衙,既是‘争到头竞到底’不妥协斗争精神的延续,更是捍卫自己的清白、维护人格尊严的万千意志的进一步高扬。”而更为重要的是,善良而年轻的窦娥被杀了,虽然天地显灵,兑现了她在临刑前立下的三桩誓愿,证明她的冤屈的确不浅。但是地痞张驴儿逍遥法外和昏聩的太守桃杌步步高升,这是百姓们不想看到的。“也许在现实中人们无力平反冤狱,但戏曲是百姓们宣泄情绪,表达志趣的最佳形式,人们希望戏曲能表达出他们的心意,传递他们的呼声。”所以,最终窦娥在为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的父亲窦天章的帮助下,使恶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大快人心。悲剧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结局,而喜剧自然都是以大团圆结局收尾。关剧今存18种,其中有五种学术界尚有争议,即:《裴度还带》、《陈母教子》、《单鞭夺槊》、《五侯宴》、《鲁斋郎》。我们如果剔除有争议的5种和《窦娥冤》,剩下的12种全是大团圆的结局,如下:《救风尘》:宋引章被救;《望江亭》:杨衙内受罚;《西蜀梦》:关羽、张飞托梦给刘备要替他们复仇;《蝴蝶梦》:三个儿子释放;《金线池》:杜蕊娘嫁给韩辅臣;《谢天香》:柳永与谢天香团圆;《玉镜台》:温峤与刘倩英和好;《单刀会》:关羽安全返回;《绯衣梦》:王闰香与李庆安完婚;《哭存孝》:李存信、康君立被杀;《拜月亭》:蒋世隆与王瑞兰团圆;《诈妮子》:燕燕大闹婚场。所以,关汉卿塑造各种人物时始终都坚持惩恶扬善这个准则。或许,这也是其剧作传诵不衰的艺术魅力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