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6211000000012

第12章 爱在他乡

和他相识在一个我们都陌生的地方。那里既不是他的故乡,也没有我的亲人。

午后课室难得的安静,正与同学莫尼卡兴高采烈地聊天。高高的他戴着黑色太阳帽,手挽着书包,走进教室。羞涩地打过招呼后,他就慢慢地踱到前排坐下。我悄声对莫尼卡讲:

“又一个欧洲鬼子。”

我真正注意到他是一在次口语课上,教授让我们每个人编一个故事,然后同学们再猜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他讲了一个关于巧克力的故事,想到他来自巧克力的故乡,而且他讲诉的时候又一脸诚实的样子,因此想也没想就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然我被他的故事给骗了。这使得我好不懊恼。可以后的几天,我的视线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他:揣摩着他的年龄和他那大鼻子。女性特有的敏感使我意识到他也在注意着我的一举一动。终于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有了和他交谈的机会。

“你今年有多大了?”假装不经意地问他。

“二十二了,六月份就二十三了,你呢?”那对蓝绿色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我可比你大多了。”……一个小弟弟。

尔后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同学。转眼到了春假时间。本想留在学校好好看看书,可校园刚刚出了事,因此学校建议住校学生最好出去玩或回家,反正不要留校。正发愁去哪的时候,他邀请我和我的室友去附近的国家公园去玩,同行的还有他的室友。想想反正也没地方去,就欣然接受了邀请。一路上他对我的照顾连室友也看出来了。

“他喜欢你呢。”室友私下里说。

“不行,他还太小了,还没定性。”我可不想找个小弟弟,想想就累。

话虽这么说,可还是开始观察他了,虽然年纪小点,却很稳重,尤其是有一个晚上,在我突然地生出了莫名乡愁,一个人走在午夜街头时,一转身,竟看见他跟在我身后。

可年龄却是我怎么也甩不掉的包袱,他似乎并不介意,依旧在我最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在我的身边。知道我在报社打工,而他住的地方又离报社很近,因此他决定开车送我上下班,当我告诉他我要付汽油费时,他哈哈大笑,告诉我好朋友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他喜欢我,愿意为我做任何事情。每天他开车载着我穿梭在上下班的路上,免去了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节省了我的时间,使我有足够的精力留给学习。虽然还是不愿接受他的年龄,可他却渐渐让我感动,终于在给父母的信里含蓄地提起他,并用一个模糊的字眼掩饰:兄弟。他给父母的电话也提起有了一个新姐妹。我们的恋情是保密的,同学,老师没有一个知道的。直道三年前重回学校去看望曾经教过我们的老师,他们才知道原来我们是在谈恋爱。

父母是开明的,并未太多阻挠,只是告诉我,谈恋爱是正常的,如果和他在一起,我的心不累的话,那么相信自己的眼光,不过不能耽误学习。但是我的恋情却遭到国内的朋友的不解。他们恨铁不成钢地告诉我:在美国就找不到中国人了,为什么要找个老外,而且还是个欧洲的,你将来还想不想留在美国了?放着好好的中国男人不找,偏要找老外,我看这都是虚荣心作怪。

中国男人当然好,我父亲就是个好男人,可缘分这东西谁能说得清,遇上了,相爱了,至于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从来就没想过的。

在美国认识的中国朋友比较实际:“你还是要考虑清楚才好,他终归是要回欧洲的,可你来美国不容易。”

“他还比你小那么多,欧洲人的开放你不是不知道,一旦他回国了,你们的恋情没人能打保票。”

“最好找一个美籍华人,有经济基础,你毕业后不愁留不住。”

朋友们很实际地好言相劝。

朋友的关心和担忧不无道理,可爱情就是这么神奇,遇上了就逃不掉了。想起刚到美国时,到朋友凤家做客,跟她聊起了家常,她告诫我,千万别找个老外,她的一个女朋友就谈了个美国男朋友,而且比她还小四岁,现在她不得不拼命工作养活她男朋友,而他还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男孩子。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我身上,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决不会找一个小弟弟的,更何况还是个老外。”我坚定地对她说。

就像打自己的嘴巴,我爱上了一个比我小四岁的老外。相爱两个月后,他回国了。越过长长的时空,我们的爱持续着,虽然天各一方。我们这段绽放在异国他乡的爱情终于有了结果:他决定要娶我,娶我的时候他还不到二十四岁。婚照上的他蓝袍,马褂红坎肩,外加一顶小方帽……活脱一个旧时的账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