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与国际安全
6203500000026

第26章 欧洲对导弹防御计划的基本态度

在90年代初期,以英、法、德为代表的美国欧洲盟国曾一度对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产生兴趣。由于欧洲也担心导弹技术扩散有可能形成的安全挑战,这些国家也倾向于发展TMD类型的导弹防御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1997年之后,随着NMD部署在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中的地位日趋突出,欧洲国家逐步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欧洲国家普遍对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计划表示疑虑和不满,对美国有可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一意孤行部署NMD的前景充满了担忧。观察家们开始认为,导弹防御计划可能会构成美欧关系的“一大变数”。

在冷战时代,欧洲安全一直是依靠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军事同盟来维持的。在核安全问题上,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核保护伞以及英法等国在北约架构内保持独立的有限威慑能力构成了欧洲战略威慑力量的主体。由于可以凭借美国的“延伸威慑”战略,欧洲长期以来并没有出现过像美国那样的有关战略防御问题的争论。冷战结束后,英法各自有限的核力量在各自安全构想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英法两国都强调各自的核报复能力在吓阻对本国安全威胁中的作用,认为利用装备核弹头或者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有能力威慑其他国家,使它们不敢发动对英法的直接军事攻击。因此,冷战后英法的核战略,依然是建立在相互确保摧毁基础上的进攻性核威慑。

英法的核力量与美俄相比虽然只是一支有限威慑力量(双方各自拥有520枚和480枚核弹头),却是两国防务构想和地区安全中不可缺少的威慑力量。特别是随着后冷战时代美俄核裁军进程的深入,核武器进一步保证了欧洲在地区安全事务中拥有独立的发言地位,保障了欧洲一定程度上的自主防御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冷战结束了,欧洲安全有了实质性改善,但英法这两个欧洲的核大国,依然强调各自核力量在安全战略中的作用,拒绝作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并进一步突出了运用核武器在北约安全力量构成中的显著地位,在防御态势中推行核力量优先原则。

1993年克林顿政府上台后推出了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以此来促进美国在后冷战时代的战略安全,回应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给美国造成的挑战。这也刺激了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对导弹防御的兴趣。英法等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海外军事力量部署和派遣的问题,也面临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冲击。所以,在防扩散和抑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有可能造成的安全伤害问题上,美欧在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和部署方面有着共同利益。美国竭力争取北约内部的欧洲盟国支持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力图将战区导弹防御计划扩大到整个北约国家。美国也需要通过与欧洲国家联合研制的方式,为美国的TMD武器系统的发展负担庞大的经费。

在1993年10月召开的北约国家军备主管官员会议(CNAD)上,①当时美国主管装备的副国防部长约翰·多伊奇(John Deutch)就曾向北约国家提出建议,主张将TMD的联合研制与部署列为北约国家加强防务合作的五大领域之一。这次会议决定设立一个工作组,继续讨论大西洋两岸在战区导弹防御方面的具体合作。但是这个工作组的成员并没有包括所有北约国家,而只是由对TMD计划有兴趣、也有能力参与合作的国家组成。它的成员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和意大利。这个工作组主要讨论了北约防务中低成本的、近期的武器系统开发合作,从来没有正式讨论过如何发展一套旨在防卫整个欧洲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而只是讨论了应该为北约军队介入区域外军事行动提供反导弹保护的问题。这说明了从一开始,欧洲国家与美国在TMD问题上的兴趣和目标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同。欧洲国家对本土遭受有可能来自所谓“流氓国家”导弹攻击的担忧感比美国要轻得多。

1993年11月,北约发表了《北约在后冷战时代的弹道导弹防御》报告,提出北约应该加强现有的“爱国者”反弹道导弹武器装备,决定采取新的武器系统来对付长期性的威胁,包括计划设立全欧洲大陆范围内的导弹防御系统。这份报告还提出,到2005年北约应该建立一个导弹防御体系,以便对付来自具有潜在敌意的国家正在出现的、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的弹道导弹攻击能力。但是,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从来役有达成过一致的意见,也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导弹防御武器研制和部署的战略;当然,也没有在北约整体范围内形成防扩散或者积极防御的具体目标和时间限定。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对于TMD成功的可能性和所需经费心中没有底。另外,部分北约国家也怀疑以研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样一个军事手段来防扩散是否适宜。②

1994年1月的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期间,美国国防部长阿斯平(Les Aspin)提出了反制扩散的8点计划,其中就要求北约接受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但是,这次北约首脑会议拒绝将阿斯平的这8点计划宣布为一个统一的北约政策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约继续支持进攻性威慑战略。结果是,这次北约首脑会议只就防扩散问题达成了一个笼统的意见。会议结束时发表的最后公报指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它们的投掷工具的扩散,构成了对当代国际安全的一个重要威胁。北约对此深表关注。我们已经决定加强和扩展北约防扩散的政治和防务努力,考虑其他的国际单位或机构已经在采取的行动。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指示立即采取与北约同盟的合作相适应的行动,制定一个广泛的政策框架来考虑如何加强正在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减少扩散危险,并保护北约盟国免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打击。”③

在北约中代表欧洲国家意志和利益的“西欧防务联盟”(WEU)当时更倾向于在TMD问题上采取一个欧洲内部统一的立场,提出一个一致性的需求。1993年6月,西欧防务联盟在罗马举行会议,讨论了欧洲在TMD问题上的选择问题,也就TMD研发的可信度和所需费用问题进行了评估。会议的结果是,“西欧防务联盟”认为欧洲的导弹防御建设只是侧重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个系统将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是由多个卫星组成的导弹发射监视系统,其次是由长程雷达所组成的陆基火力控制系统,最后是陆基拦截导弹发射系统。罗马会议还强调,这套系统应该具有机动性,既可以为北约派遣海外的军队提供导弹防护网,又可以为欧洲大陆提供导弹防御。同时,这套系统应该是对“西欧防务联盟”成员国现有武器系统的补充,并可以结合进现有的武器系统。④因为美国的TMD武器系统一旦投入欧洲战区,势必将增加美国武器与欧洲现有武器系统的可兼容性(inter-operable),欧洲国家都面临着防空武器系统的更新与升级问题。

除了共同的防扩散利益要求之外,欧洲国家产生对TMD兴趣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希望通过美欧TMD合作来改善欧洲军事装备的技术水准,与美国在一系列先进技术方面实现转让或者共享。1994年11月,西欧防务联盟下属的“技术和航天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关于欧洲反导弹防御的跨大西洋合作”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欧洲在防务技术方面与美国存在着若干明显的差异,欧洲防务在技术处理能力上对美国的依赖太强,美欧在TMD问题上的跨洋合作有助于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前线”。一个很重要的例子是早期预警和数据处理网络,欧洲在这方面几乎完全依靠美国。联合TMD研究可能会建立在“西欧防务联盟”主导下的、欧洲层次上的早期预警系统,并与美国的系统相互兼容。该报告还建议欧洲与美国联合研制TMD系统的主要选择方向应该是大气层内的导弹拦截装置,如Corps SAM,或者有能力防御中、高空目标导弹的THAAD系统。鉴于THAAD系统技术性要求太高,在这方面跨大西洋合作的可能性很难实现,为此,报告建议欧洲国家不如在THAAD部署成功之后以军购的方式获得更为恰当。

由于上述因素的作用,主要欧洲国家与美国的TMD联合研制以及在欧洲部署TMD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1994年法国政府发表防务白皮书提出:“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扩散,不管是否与弹道投掷工具相结合,都给我们的防御系统造成了新的问题,也给法国的领土安全和海外驻军带来了威胁。这一挑战不能不引起大西洋联盟中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注意。”⑤该白皮书认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需要多种形式的反应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预防、国际制裁、威慑以及扩大的空中防御等防御性行动。为此,该份报告宣布,应该选择一项新的军事战略,其主旨不但在于威慑,还应该将运用威慑力量与预防和禁止性行动以及有可能的防御手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回击扩散带来的威胁。这份白皮书是法国核威慑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说明法国决定转而寻求发展导弹防御武器系统。

法国的主要兴趣是投资发展反战术弹道导弹防御技术(anti-tactical ballistic missile technology,简称ATBM)。为此,法国一方面希望加强本国和“西欧防务联盟”内部的联合研制工作,以加强法国自身的国防工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同美国探讨了合作研制的可能性。法国国会通过了政府提出的《1995—2000年度军事规划法案》。该法案要求法国防务部门计划部署Helions多层防御系统和Osiris雷达探测卫星。这两个系统的研制和部署采取了多国合作的方式。意大利将为此分担经费的7%,西班牙则分担14%。法国对与美国联合研制导弹预警系统十分有兴趣,认为此项合作研制既可以在双边层次上进行,也可以在北约的多边范围内进行。法国的这一系列举动,显示了法国政府对1993年美国国防部长阿斯平所提出的“反扩散倡议”的积极支持。

德国政府是在欧洲国家中最早对TMD表示支持的国家。由于德国不像英法两国那样拥有核武器,为了补充本国威慑力量的这一缺陷,德国政府希望通过发展战区导弹防御计划来加强自身的安全需要。1993年初开始,德国首先与美国开始了联合研制和部署战术性空中防御系统(Corps SAM/TLVS)的双边谈判,⑥1994年美国调整了自己的政策,向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建议联合研制和开发“中程扩展防空系统”(MEADS)。法国表示伺意。美、法、德三国在1994年10月达成协议,决定由三国联合研制和生产Corps层次上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随后,意大利也加入了这份协议,成为了联合研制的第四方。这个项目是美国TMD研发构想中的“中程扩展防空系统”,需要借助这三个国家已有的防御装备,如美国的Corps SAM,德国的TLVS和法国的SAMP-T,在这些装备的现有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反导弹能力。根据这份协议,美国将提供50%的研制经费,法国和德国则各承担20%,意大利分担10%。根据美国五角大楼的估算,美欧联合MEADS研制,到2005年该武器系统进入实战部署阶段为止,可以减少美国的规划装备成本80亿美元。⑦

90年代美欧最初商定的研制和部署“中程扩展防空系统”(MEADS),起源于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80年代后期所提出的构想,用以研制新型防空导弹系统以取代美国的标准“鹰式”(Hawk,国内也翻译成“霍克”)防空导弹。该系统旨在保护欧洲本土和地面部队免受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以及飞机袭击的防空系统,是一种介于最初的“爱国者Ⅰ型”反导弹系统和TMD之间的反导弹系统。它的拦截能力与可以达到高层空域的TRAAD不同,是着眼于中低空域的单种类防空导弹系统。由于该导弹系统可以用车辆装载和发射,具有机动性强等特点,因此北约在战术性军事行动方面也使用这种导弹。法国政府后来在进行经费评估后表示财政困难,没有兴趣参加联合研制,因而退出了四国联合研制协议。1996年,美、德和意大利三国就联合研制MEADS重新达成协议,重新分摊了经费,并正式将此项武器系统的开发列入了北约的军备发展计划。最初预计研制MEADS需要经费35亿美元。三国分摊的结果是:美国承担研制费用的60%,德国为25%,意大利为15%。

美欧在MEADS系统上的联合研制也是美欧在北约框架下,旨在加强建立美欧共同防空体系努力的一部分。海湾战争后,欧洲部分北约国家,相继部署了美国生产的“爱国者”反导弹系统,美国的“宙斯盾”标准防空体系也得到了运用。但欧洲北约国家的防空武器系统与驻欧美军的防空系统如何发展成为一个共同的防空武器网络,一直是美国致力于发展的方向。北约和“北美防空协定”(NORAD)对这方面都提出过要求。MEADS的建立,将有助于实质性地建立欧美在欧洲战区上的联合导弹防御体系,将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各种反导弹防御系统结合成为一个整体。⑧

法国在90年代中期还设想与俄罗斯加强导弹防御方面的联合研制。1995年,法国的玛特拉(Matra)航天公司与俄罗斯的安蒂(Antey)航天公司进行谈判,探讨了在俄罗斯SA-12地对空导弹基础上法俄合作研制西欧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可能性。俄罗斯的SA-12导弹被认为具有与美国的“爱国者-2型”导弹相同的导弹防御能力,也有报道说,SA-12导弹可以拦截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战区导弹。这一法俄联合研制的构想,旨在降低法国独立研制战区性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成本。当时,法国自己也在研制防空和具有“点防御”能力的武器系统,即Aerospatiale Aster地对空导弹系统。

英国对发展和部署战区导弹计划也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英国国防部长里夫金德曾经断言,在10年内,利比亚将拥有可以直接打击英国本土的导弹攻击能力。为此,10年这一期限,是英国发展TMD的“机会之窗”。英国防务装备大臣罗杰·弗里曼也提出:“拥有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对英国具有必要性。威胁来自于‘疯狂俱乐部’(Club Mad)的成员国。”⑨1994年5月,英联邦防务委员会向英国国防大臣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要求尽快进行TMD武器系统研究,认为到世纪交替之际,如果英国没有配备这样的防御导弹的话,英国将陷入窘境。但是,这也在英国引起了不同的反应。1995年5月,英联邦外交事务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英国在冷战后对武器扩散和军备控制的政策”的报告。该报告认为,基于条约义务的非扩散方法应该优先于研制积极的防御措施。报告还同时提出,扩散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也只能允许政治性的解决办法。“对扩散问题采取军事回应的方法完全是短视行为,也会导致潜在危险的扩大;因为它对防扩散可能起到反作用”。⑩为了能够决定英国的政策,从1994年11月开始,英国政府委托英国航天发展中心(British Aerospace Dynamics)执行了一项18个月的论证研究,以便决定后冷战时代的防务需求、TMD的现有状况以及英国是否需要装备或者部署TMD武器系统。对英国来说,最关键的因素是TMD武器系统的部署经费、时机和武器系统的实战能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