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皇帝全传
6197000000087

第87章 高积粮缓称王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子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孙权知道自己已夺回荆州,刘备必然出兵再争荆州。为避免两面受敌,他派使节向曹丕祝贺称臣。吴魏两国暂时保持了友好的关系。

曹丕受到迷惑,不再考虑出兵攻吴,孙权避免了魏的攻击,得以全力对付刘备,这时,刘备倾国来攻,孙权派陆逊前往抵御,陆逊设计火烧连营,将刘备大军击溃,取得全胜。

这时,吴蜀联盟彻底破裂。孙权表面上虽向魏国称臣,但并非出于真心。曹丕为加强对东吴的控制,再三要求孙权把儿子孙登送到魏国做人质,孙权自然拒绝了,于是魏吴之间战火又起。

公元222年,曹丕派三路大军向东吴进攻,孙权连忙调兵遣将、抵挡曹军。

这时,孙权意识到如果继续与蜀汉为敌。将有两面受击的危险,于是主动派人前往蜀汉,与其修好,蜀汉丞相诸葛亮也想继续执行联吴抗曹的策略方针,一心想先经营西南,然后再作他图。于是你有情我有意,吴蜀联盟重新建立,孙权也得以抽身对付南侵的魏军。他接受手下将领的建议,在长江南岸多树木桩,围上芦苇,涂上泥灰,建造假楼疑城,迷惑魏军,使得曹丕无可奈何地撤军北还。

这时,诸葛亮也带领蜀军,对魏国不断发动进攻。曹魏无法分兵东向,于是,孙权建国称帝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在群臣的屡次劝进下,孙权屡次拒绝,并将心思用于发展江南经济,使江南社会生产力逐步上升,东吴的国力也越来越强盛。这时,孙权见曹魏幼主临国,不会有大的作为,吴蜀联盟关系融洽,国内统治十分稳固,便于公元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即位后的孙权,继续执行即位前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政策,国力日渐增强。

孙权在用人方面很有一番心得,孙权恩威并重,以恩义为主,博取众将之心。正因为孙权能推贤下士,爱才如命,天下之士才视孙权为圣君明主,望风而归,使东吴贤臣如林,猛将如云,故能保江东几十年基业。

孙权还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对臣下的正确谏诤,勇于采纳。孙权与群臣曾在钓台饮酒,皆酩酊大醉。孙权还兴奋地说:“今天晚上,大家都要畅饮,一醉方休!”老臣张昭沉默不语,起身走出台外,孙权派人将张昭叫回来,问张昭说:“不过是一起作乐,你何必生气?”张昭答道:“过去商纣王作酒池肉林,竟长夜之饮,当时也认为是作乐,而不觉得是作恶。”孙权听后,默然不语,思虑再三,深感惭愧,遂命罢酒。

不过孙权到了晚年,也难免犯了老人病,他刚愎自用,猜忌群臣,信用奸臣,排斥忠良,与前期英雄作为相比,简直判若两人。随着猜忌心的日益加重,孙权专门设置了校事、察战两职,用以监视文武百官。

公元252年,孙权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