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皇帝全传
6197000000136

第136章 文功武治一代明君

随着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迅速好转,国力逐渐增强,唐太宗为建立强盛的多民族的大唐帝国,开始了统一边疆地区的战争。

唐太宗首先收服的是当时对唐朝威胁最大的******。在与******初期的战争中,唐中央的军队实力还不能战******而胜之,甚至曾被******首领颉利可汗亲率20万骑兵兵临长安城下,唐太宗设下空城计,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没折一兵一卒,便退去了20万突厥大军。

此后,经过唐太宗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唐朝国力大增,渐渐地在与******的战争中占了上方。唐太宗采取远交近攻的方针,扶持颉利可汗的反对势力,牵制颉利,并积极训练备战,与曾经臣服于******的强大势力薛延陀部落建立联盟,造成了南北夹击******的有利形势。同时,唐太宗又设下离间计,使得******和颉利可汗有矛盾的突利可汗归唐,为唐太宗提供了里应外合的有利战机。公元629年,唐将李靖夜袭阴山,大败******,俘虏颉利可汗,灭掉******。一战成名,唐朝威望大增,当地各少数民族势力纷纷归附,从而统一了北方边境。

之后,唐太宗又相继派兵收复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地区,并在龟兹设立了安西都护府,重新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唐朝的西部和北部边境重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也使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重新得到了畅通,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利用战争以军事打击震慑的同时,唐太宗又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不强行改变这些少数民族原来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任命原来的首领担任各级官职,管理本地区或本部的人民,同时还送给他们农具耕牛等物品,帮助他们发展农牧生产。

此外,唐太宗还通过和亲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同唐朝的联系和团结。公元640年文成公主入藏,将农耕、纺织、建筑、造纸、制笔、酿酒、冶金以及农具制造等技术带入西藏,对吐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吐蕃与唐朝的联系。

同时,唐朝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亚洲、非洲地区许多国家不断有人来到唐朝访问,当时的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唐太宗对中外交往采取了积极友好的态度,专门设立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者,设立商馆以招待外商,那时和唐朝交往的国家达到70多个。外国商人进入中国后,唐政府允许他们长期居住,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这一时期,胡椒、菠菜、郁金香、天竺干等植物相继从波斯(今伊朗)和印度传入中国,玄奘到天竺带回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并将其译成汉文,玄奘取经的故事后来还成为《西游记》的素材来源。其他宗教如景教、****、摩尼教等也在此时传入中国。

同样,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纸张等也在此时传入西方,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就是在贞观时期传到阿拉伯和印度,又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和非洲,对西方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唐朝高度发达的封建文化也深深影响了当时的世界,尤其对对朝鲜、日本的影响更大。公元645年,日本废除氏族制度的“大化改新”,就吸收了均田制、租庸调制、官制、府兵制以及刑律等,建立起了完备的国家机构和制度,大大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

唐朝对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直到现在,很多国家华人聚居的地方还被称为“唐人街”。

唐太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君主。他精于弓马,擅长诗书,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皇帝。

当时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李世民就曾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李渊建立唐朝后,李世民便担负起统率三军征伐各地割据势力的使命,为李氏唐朝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李世民对弓马特别精通。后来登基做了皇帝,他娴熟的骑射技术仍然不减当年。李世民还嗜好弓马,特别对骏马的喜爱更是成癖。昭陵六骏雕刻,既是唐初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唐太宗嗜马成癖与他驰骋战场的真实写照。

唐太宗还是个诗人、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所写的诗文,被编入《全唐文》和《全唐诗》中的就有文七卷、赋五篇,诗一卷六十九首。其中代表作是《帝范前后序》、《金镜》。唐太宗非常喜欢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最为擅长的是飞白书法。唐太宗还十分重视对技法的钻研,从初学到深造的角度,写了《笔法论》、《指法论》、《笔意论》等文章,对书法作了精辟的分析。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使得贞观时期出现了一场书法革新运动,统一了南北朝以来南师王帖、北宗魏碑的自立门户的局面,使王书成为全国书体的正宗。

不可否认,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众多皇帝中少有的明君,但在贞观后期,唐太宗还是出现了骄傲和自满情绪,思想和行为逐渐发生了变化,封建帝王的贪欲和****本能越来越多地在他身上体现出来。

贞观中后期,唐太宗不仅大兴土木、崇信奸佞,还连续发动了两次讨伐高丽的战争,又开了当朝皇帝看起居注的先例,使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制度遭到破坏。

到了晚年,唐太宗还滋生了祈求长生不老的迷信思想,迷恋方士炼制的金石丹药,结果因服食金石丹药过多,中毒暴亡,享年52岁。

当然,唐太宗并没有坠落成为一个昏庸的君主,在某些方面还能够保持贞观前期的良好作风,并且能够对自己一生的功业进行冷静的回顾和总结。

在临终之前,唐太宗还能够坦率地指出和承认自己的缺点,这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