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雪花的传说
6191700000031

第31章 三十年后再重逢

老人家是含恨而死的。他平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盖一栋像样的房子,尽管他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结果还是死在三间茅屋里面。临终时,老人拉着三个儿子的手,叮嘱说:“孩子,往后靠你们自己了。如果你们孝顺的话,就好好努力,争取住上楼房,我在九泉之下也就死而瞑目了。”

老人死后,三个儿子已经成年了。他们牢记父亲的遗嘱,决定各奔前程,各显其能,比一比谁最先住上楼房。他们还约定,不管走南闯北,不论成就大小,30年后的今天还在老家门前相聚,把自己的成就展示出来。

老大是一位诚实本分的农民。他想:我没有多大能耐,只有一身力气,那就凭自己的双手一分一文地积累吧。他算了算,要盖一栋30年后还不落后的楼房,预算花费50万元,平均每年要攒一万多元。于是,他省吃俭用、常年当日地不停劳作。刚开始,他能够做到的就是每年养几头肥猪、喂一群鸡鸭;后来,他又去做买卖、承包田地荒山,积沙成塔、积腋成裘,几经周折几多坎坷,终于赶在30年前约定的日子之前,盖了一栋漂亮、雅致、超群的三层小洋楼,里面装潢精美,设备齐全,可以和时下豪华的城市别墅媲美。

老大望着自己多年心血的结晶,笑了,含泪的笑了。是啊,终于可以告慰老父的亡灵了!尽管他累弯了腰、耗尽了精气神,一张老核桃脸上刻满了读不尽的风霜辛劳,但毕竟如愿以偿了。在约定的日子到来之际,他花完最后几块钱,买了一瓶白酒,几碟小菜,他要当东道主,迎接远道而来的二弟和三弟。

最先回来的是老二。二弟虽然两鬓苍苍,但精神尚好,气色双佳。他拥抱着分别几十年的兄长,欣慰地笑了。他参观了大哥新盖的楼房,赞不绝口。然后他掏出一幅照片,展示给大哥看。照片上面是幢楼房,一看就是几十年前盖的,墙上的白漆正在剥落。

“怎么,二弟买了一幢二手楼房?”老大心里有些庆幸。

“不是。30年前,我离开大哥后就进了城,由于有点文化,我很快被招进工厂,不久又转了正。转正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质押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幢楼房——喏,就是照片上的这一栋,它价值100万。从此,为了还贷,我勤俭持家,贫困度日,直到几天前,才还清最后一笔贷款和利息。不过,这幢楼房终于归我了。”

老二望了一眼吃惊的大哥,接着说:“尽管它已经落后了,毕竟我在30年前就住上了楼房。也就是说,早在家父去世不久,我就实现了这个愿望,对得起他老人家了。”

老大闻言,顿觉汗颜,不禁感慨地说:“我直到现在才住上楼房,而你却在30年前就住上了。二弟,还是你比我强啊。”

老二连忙安慰道:“大哥有所不知,人无远虑,必要近忧。虽然我早就住上了楼房,可如今工厂倒闭了,我也下岗了;由于一生积蓄还了贷,又缺乏经济来源,我只好再把楼房租出去。”

老大也深有感触地说:“是啊,二弟。我也一样,楼房盖成了,我也老迈了,无能自食其力,往后也只能靠租房度日了。唉,没想到我们毕生奋斗的结果,还是为他人作嫁衣啊!”

兄弟俩拥抱在一起,个个老泪纵横。接着,他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谈着这些年受的苦。最后,他们挂念说:“不知三弟过得怎么样呢!”

正在这时,老三风尘仆仆赶回来了。他精神矍铄,脸色红润,全身发着福,穿一身笔挺的西装,手提一只密码箱,笑意写在脸上。他同两位哥哥寒暄了一阵,然后坐在他们面前,从上衣里掏出十几张照片,有的已经发黄,有的还像新的一样,上面全是不同楼房的全景照。

“哇,你盖了这么多楼房?”大哥和二哥大惊失色。

“非也,”三弟摇了摇头,兴致勃勃地说道,“它们是我这30年来租住的楼房。当年,我离开家乡后流浪在各大城市,靠打工谋生。说实话,凭我的机灵劲,买一栋楼房也许并不难,难的是,一旦买了楼房,我就被捆住了手脚,寸步难离;而且人死之后,楼房也不能带进棺材里,终归是别人的财产。思前想后,我认为买楼住不如租楼住。于是,我不管走到哪里,都把收入分成三份,一份为了租房,一份为了日常生活,一份结余下来防老。我两三年就搬一次家,已租住了十几栋楼房,有地处繁华闹市的,有毗邻大海的,在中式的,也有欧式的……总之,想住什么楼房就租什么楼房。而且,由于我勤奋工作,收入可观,生活费也相应充足,因此吃穿不愁,该享受的也都享受了。现在,我和你们一样老了,该退休了。幸亏我留下了这么多积蓄。”

老三指了指他的密码箱,继续说道:“这些钱足以使我度过幸福的晚年。大哥二哥,我刚进门时听说你们想把楼房租出去,那就租给我吧。想住乡下时,我就租大哥的楼房,想住城里时,我就租二哥的楼房。这样,你们就不用担心余下的日子,我也能够继续住上楼房了。”

大哥二哥闻言,含着眼泪,一齐向三弟举起了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