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母亲的眼泪
6191000000032

第32章 扎匠

立德的父亲是斗龙镇有名的扎匠,他的精湛技艺给家里带来富足的生活。没想到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他的家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

按照当时的理论,立德的父亲成天给死人扎纸人纸马,属典型的封建迷信,因此文革一开始,就被红卫兵当做牛鬼蛇神抓了起来。家人见到时,他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弥留之际,父亲抓住立德的手再三叮嘱,就是讨饭也别当扎匠。

文革结束后,一些“封资修”的东西纷纷“死灰复燃”,有的甚至超过了文革前的规模。

一天晚上,立德正在吃饭,邻居王奶奶求上门来,说老伴马上七十冥寿,请他帮忙做些纸扎。立德很是为难,一是父亲有言在先,做儿子的不好违背,二是自己虽然生在纸扎世家,但由于那时年龄还小,这些活儿从未做过。可是看到王奶奶乞求的目光,怎么也不好意思回绝。

动手前,立德先认真回忆了一番父亲当年制作纸扎的程序,然后挑选了一捆粗细相当的芦柴,反反复复的试验了好几次,才将箱笼纸马等物件的骨架绑扎出来,再用上好的白纸进行裱糊,最后涂上色彩。数日后,当王奶奶看到立德制作的纸扎时,惊讶得半天合不上嘴。

有王奶奶的免费广告,找立德做纸扎的就多了起来。来人不是邻里就是亲戚,哪个都不好拒绝,因此尽管立德一百个不情愿,还是硬着头皮应下来。老婆知道男人的心事,就劝说道,你别总想那些不愉快的往事,时代不同了,国家允许咱们发家致富,现在有本事能挣钱的人才是能人,你没见庄东头的华小,承包了几年工程,腰包里赚得满满的,谁见了不羡慕?再说了,咱家两个孩子上学,房子又急需翻盖,光靠几亩责任田行吗?立德见老婆的话在理,心结才慢慢打开。

立德脑子活,手又特别巧,继承父业后,就把心思全都放在纸扎上。绘画和雕刻是扎匠的基本功,为了做好这门功,他每天都要挤出时间练习。两年后,他的技艺就赶上了父亲。他扎的灵屋,形象十分逼真,高墙大院,九级台阶,青砖金瓦,廊柱上还写着“三茶三酒三流泪,越思越想越伤心”、“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头月三支”等感伤的对联;“开路神”、“押笼将”,足登朝靴,背插翎子,很像舞台上的将帅;引路的仙鹤,展翅欲飞;胖胖的地保,一脸悲戚;赶车的马夫,头戴礼帽,手持马鞭,嘴巴上还叼着过滤嘴香烟,看似点着了,其实是烟头上贴着红金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立德还能与时俱进,将彩电、冰箱、轿车、立体影院等现代元素,巧妙地融合进他的作品中。

斗龙有闹元宵的习俗。往年元宵节,灯笼多从外地购进,形式也很单调。立德想,假如能打开这个市场,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更好地弘扬纸扎艺术,于是就试探着找到一家单位。恰巧那家单位正为元宵灯展犯愁,立德的毛遂自荐算得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单位是个慈善机构,为了体现其“人道、博爱、奉献”的职能,立德就以莲花为主题,主体部分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头尾再插上几朵惟妙惟肖的花朵,底部挂上一根莲藕,并取名安乐花灯。

灯展那天,安乐花灯下聚满了人,照相机、摄像机,咔嚓、咔嚓闪个不停。以后的元宵灯展上,但凡出彩的、人气旺盛的,大多出自立德之手。

立德自己做扎匠,却不愿儿女跟着学。他对儿女们说,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总有一天这些老玩意会被淘汰的。你们有学问,应该把眼光放远些。老婆插言道,你不把手艺教给他们,岂不是失传了?立德说,我不是带徒了吗,手艺传给谁还不一样?

去年中秋节以来,立德常常感到心口隐隐的疼,有时咳嗽还有血丝。因为忙于龙年灯展,立德也没在意。等到终于抽出空闲时,已是肺癌晚期。立德就对悲痛欲绝的家人说,不用看了,我的病我知道。老大老二虽说都已参加了工作,但城里开资大,你们又都在供房子,日子得紧着过。另外你们妈妈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今后开销的地方多的是,千万别为我花冤枉钱。言罢掏出写好遗嘱,一二三四地安排起来。

家人见他从头到尾没提自己一个字,就哭着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我们,你有什么愿望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尽量满足。立德说,我正准备关照呢,我死后不请响器班子,不大摆筵席,不竖碑垒坟,骨灰埋进屋后的树根里,丧事越简单越好。家人说那怎么行,最起码也要让徒弟给你扎些纸屋纸马吧。立德摇摇手说不必了,那些都是骗人的东西。再说了,我做了几十年扎匠,那些东西早已刻进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