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母亲的眼泪
6191000000018

第18章 照相师的心愿

妈的,看不起人,什么东西,风水轮流转,老子就不信,咱就没个云开日出的时候,喀,喀,哇……

老黄喷着酒气,打着酒嗝,歪歪斜斜,喋喋不休,吓得路人纷纷避让,生怕一不小心,被喷个七荤八素。

老黄可不管,心里有怨气,肚子里有酒撑着,此时不吐更待何时?要不是老婆闻讯赶来,要不是老天下起大雨,只怕是把斗龙街再转个十圈八圈,也未必鸣金收兵。

老黄不是个贪杯的,出娘胎四十九年,从没被酒作践过。如果没有那个插曲,老黄会将体面进行到底的。

宴会是张同学发起的,同学聚会,名正言顺,当下流行。

老黄是一照相的,除了亲朋间的一些往来,难得有个抛头露面的机会。为了赴好宴,老黄特意染了发,修了面,买了服装和皮鞋,搞得比当新郎官还慎重。

来到酒楼,老黄见正中的桌子还空着,就大大咧咧坐过去。分别三十年,老黄有太多的话儿要叙说。刚准备开口,张同学急急忙忙跑过来,套着他耳朵说对不起,这里已有安排。老黄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张同学拽到了角落里的一张餐桌。

你呀你呀,也不撒泡尿照照,那是你的位置吗?屁股还没落座,程同学就揶揄道。老黄左右一扫描,乖乖,杀猪的、修车的、擦皮鞋的、骟牲畜的、看大门的、当裁缝的、做小生意的,说得好听点是“个体工商联”,不好听的话就是一帮“下九流”了。而正中那张桌,不是处长就是科长,再不济也是个校长,老黄的脸“腾”地一下燃烧起来。

老黄不知道宴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都有哪些议程,只是一味的灌灌灌,直把自己灌成一堆烂泥。

读书那阵,老黄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成绩从没出过前五名。如果不是父亲突然病故,自己不得不中途辍学,谁敢说,老黄会比主桌上的那些人差?

离校后,老黄在亲戚的帮助下,学得一手照相技术。没钱开照相馆,老黄就背着个照相机,专往边远地方跑。那些地方交通不便当,照相师们大多不屑一顾,老黄捡了漏,生意很快风生水起。

有了积蓄,老黄在斗龙街开了个照相馆,用照相所得,帮母亲把弟妹们一个个抚养成人。如今,老黄的照相技术已是斗龙镇的龙头老大,工作照、身份照、毕业照、生日照、全家照、婚纱照、写真照,只要你说出个名堂,老黄总有办法让你满意。这么多年来,老黄一直是认认真真工作,愉愉快快生活。如果不是聚会中的三六九等,老黄还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

到了家,老黄顾不得换下脏衣服,就一头扑向电话机。

深夜来电,儿子以为家中出了什么大事,吓得心咚咚直跳,待弄清原委,儿子哭笑不得地说,爸,你以为公务员是那么好考的?老黄说这个我不管,反正你得给我考,今年不行明年,明年不行后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儿子扑哧一声笑了,什么今年明年的,您当我是愚公啊。

毕业后,儿子听从老黄的召唤,回家备考公务员。刚开始,儿子还真像那回事,不是捧着书本啃,就是上网查资料。每每看到儿子的钻研劲头,老黄就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只是这种感觉没维持多久,就隐隐担忧起来。

那是在“悬梁刺股”一个多月后,儿子突然提出要出去讨教讨教,很多问题书上写得不太明白。

听说遇到拦路虎,老黄岂敢阻拦,况且儿子出门总背着个鼓囊馕的包,里面分明装着课本或者资料什么的。

一日,老黄无意中看了一下儿子的包。这一看就把老黄愣住了,包里装着的分明是一台便携式软管摄像机。儿子见露了馅,忙不迭地解释道,我打算报考宣传部门,而摄像又是宣传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我学习摄像纯粹是为报考公务员奠定基础啊。

老黄见儿子说的话在理,除了叮嘱他不要顾此失彼外,没往别的地方想。不久,儿子拍摄的新闻照片上了市报头版。过后,儿子制作的专题片也在屏幕上露了面。

看到儿子喜气洋洋的样子,老黄高兴之余仍不忘考试的事。每当老调重弹,儿子总是说放心吧老爸,儿子不会给您丢脸的。

一天,儿子神秘地对老黄说,爸,我想请您去个地方。老黄问什么地方?儿子说到了您就知道了。

按照儿子说好的时间和地点,老黄来了县城的一座正准备开张的大型影楼前。一下车,西装革履的儿子就快步迎上前来,胸前还戴着朵紫红色的胸花。

你,你,你……看着儿子这副装扮,老黄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儿子却笑道,爸,我应聘担任这家影楼的总经理,今后我们就是同行啦。开影楼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您看,宣传部长都给咱剪彩来了。

老黄顺着儿子的手指看去,自己的老同学——市委宣传部的钱部长,正笑容满面地朝自己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