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听见你的心声
6189100000062

第62章 过河钱

“俺可得攒些过河钱儿呀,要不赶明儿有个病灾儿的,该连累你们了。”老太太刚强了大半辈子,经常对儿女们这么说。

儿女们不理解。眼看快八十岁的人了,非一个人独住,多叫人不放心呀。

“俺辛辛苦苦一辈子,没攒下别的,就是有个窝儿——你们家呀,俺住不惯。”五个儿女五个温馨的家。老太太哪也不去,谁提出接她去同住,她就把这番话说一遍。

儿女们都知道,老太太有钱,不用说退休金,光老爷子去世时的保险金和抚恤金,就五万多元。

尽管老儿子日子过得紧巴点儿,但也没想打老妈的主意。那年,老儿子的儿子考上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犯了难:光报到就得交一万多块钱。老儿子媳妇出主意:“发子,你去跟妈借五千,行不?”

“五千?美的你——能借五百就烧高香喽!”老儿子知道老太太的秉性。借她钱,还不如抽她的血呢。好在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做后盾,一万块钱很快就凑齐了。

要开学了,孙子向奶奶告别。老太太抖着手,拿出一张百元大票。

“拿着,省着点儿花——你大哥明明上大学时也是这个数儿……”老太太认真地说。

“谢谢奶奶!”孙子给奶奶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乐颠颠地跑回家。

老儿媳妇不愿意了。大明子上大学是哪年的事儿,十多年前的一百元能顶现在的五百元。这老太太,忒抠!

为这,老儿子还和媳妇闹了个半红脸儿。

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都心知肚明,老太太对自己更“仔细”。自打过了七十大寿,儿女们就没见老人穿过新衣服。老人穿的裤衩都是自己用旧衬裤改的。

老太太吃的就更简单了。一日两餐,全是素食。主食米饭,一顿一两;副食以萝卜、白菜为主。老太太说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百菜不如白菜,白菜营养多着呢。

儿女们哪家做了好吃的,都想着给老人送去。要是走着去,老太太就心疼:大老远的,跑啥?我吃不了多少,对付一口就中了;要是打车去,老太太就生气:拿这点玩意儿,还不够车钱。

老太太每月的退休金一千多元,还有医疗保险。老太太对“医疗卡”格外亲,常常持卡买药。儿女们要替她买,她不允:卡是什么?钱——弄丢了到哪找去?

一天,老太太又去药房买药,回来时滑倒在路上,被好心的路人送到了医院。

输液七天,老太太终于睁开了眼睛。

“妈,妈!”大女儿喊。

“妈,妈!”二女儿喊。

“妈,你说话呀!”儿女们都喊。

“别喊了,”医生轻描淡写地说,“这已经是奇迹了。”

抢救七天,花了一万八千多元。医生说,住院已经没有意义了,但如果不住院,最多能挺七天。

“住!”大儿子对医生说。

输液,下流食。老太太气若游丝。

由大儿子主持的临时家庭会议就在老人的病房召开了。会议决定:由两个女儿一同到老人住处,查找老人的存单或现金,以备急用。

“反正是时候了,妈留的不就是‘过河钱’嘛。”儿女们一致同意。

两个女儿找了两天,打开了所有的箱子、柜子,连装鞋的纸箱、床上的草垫子都翻了个遍,却没见一分钱现金,也不见存款单的踪影,倒是找到一纸遗书:

我的十万零五千四百元过河钱,用于治病买药。如果有剩余,归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平均分。房子至少值十五万元,卖掉,钱归五个孩子……

十万零五千四百元,在哪?

两个女儿找,两个女婿也找;三个儿子找,三个儿媳也找;白天找,夜里还找……没找到。

老太太去了。

治病加发送老人,儿女们一共花去六万多元。老儿子为此还欠下一笔外债。

一天,四辆消防车呼啸着向老太太居住的楼院开去。老太太的屋里浓烟滚

滚。

一把火,将老人屋内的可燃物全部化为灰烬,连洗脸盆都烧变了形。消防人员说,火灾是电线老化引起的。

一晃,五年过去了。老太太那处两居室的楼房一直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