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科学发明家
6180100000011

第11章 自强少年

19世纪中期,一种人类从未使用过的新型能源悄然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那就是“电”。有很多人试图开发电的实际用途。最早将电作为一种信息传媒加以利用的是电报。电报的发展正好与欧洲及北美铁路网的铺设同期。所以,电报线通常沿着铁轨架设,以便检查与维修。

1858年,纽约和几个城市(远至芝加哥)架起了大约800英里长的电报线。报纸上还刊登了美国电报员的传奇故事。那时,人们对于电的兴趣,正如同我们现在对宇宙旅行一样浓厚。对一切事物都感觉好奇的爱迪生,通过电报对电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电”——一个充满着神奇与想象的字眼。少年爱迪生暗暗地为自己定下了计划,他要探索这片神奇的领域。

但是购买实验设备和材料必须有钱。于是,经过和母亲的死缠硬磨、起誓保证之后,爱迪生终于在从休伦港驶往底特律的早班列车上当上了一位报童。就这样,当与他同龄的孩子正尽情享受童年欢乐之时,12岁的爱迪生已结束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爱迪生的勤奋、踏实和聪明,从当报童时就已显露了出来。除了卖报外,他在这条铁路线上又同时发展了多种营业项目。从农夫手中收购鲜奶酪,再运到底特律去卖。到了水果成熟期,又用低价批发到大批浆果,再卖给底特律的果商。少年爱迪生凭着自己的努力,每天能收入好几元钱,一星期有20多美元的收入。

1861年,美国内部围绕解放黑奴问题爆发了著名的南北战争。这时的报纸成为人们及早得知前方战事、了解亲人状况的惟一途径。刊载战争消息的报纸常常被一抢而空。1862年春天的一个下午,爱迪生从朋友处得到了一份载有夏伊洛战役消息的报纸清样。报道中称这场战役死伤人数已超过了2.5万人。爱迪生立即意识到了消息的重要性。他跑到《底特律自由报》报社,要求赊购1500份晚报。这一天晚上,回到家中的爱迪生给了母亲100美元而不是平日的1美元。对一个少年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以后爱迪生还发行过自己的报纸《先驱报》,虽然只是一周发行一期,而且篇幅较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极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