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掌上流云
6176300000122

第122章 时尚脚注

时尚:见《现代汉语辞典》。略。

脚注:

1.民主性:时尚就是不允许什么东西搞终身制,台上那把龙椅大家轮流坐坐。今日穿抿裆裤明天就搞露脐装。搞民主离不开宽容,因此对时尚不要太较真。

2.激进性:让人吓一跳就算赢了。地球上的人口太多,想让别人看出你与众不同,是一件难事。想把事业搞到爱因斯坦那样有名之后再引人瞩目就更难。此时不妨在时尚上搞搞新意思。这一点,人和鸟类仿佛,越鲜艳越有个性。

3.焦虑性:说只有被虫子咬出洞的菜叶子才算环保,无农药之虞,于是人们蜂拥而食虫子食剩的菜叶,以此时尚。另一类焦虑是怕别人低估。别人都读村上春树,你不读,宛如智力低下。别人照相伸指如叉,形如“丫的”,你不伸或伸4根指头,就被认为落伍或愚昧。

4.排他性:民主性乃品牌风尚的游移,排他则是消费个体的独尊。如指着皮鞋对别人说,3000多,用金钱排他。如把牛仔裤弄出窟窿,用破绽排他。以后可以说:这件时装的设计师被1998年的洪水冲走了,或这瓶香水是从泰坦尼克号沉船中打捞出来的唯一一瓶。排他性可以引起别人的绝望,发愤用新的排他性排他。

5.普及性:无论怎么排他,时尚也要带有普及性。有关方面认为,穿松糕鞋的女人人数已超过瑞典丹麦两国总人口之和,是台中地震伤亡人数的12倍,比张惠妹的歌迷少207人,比刘晓庆的影迷多700万人。

6.非人性:如果仅仅像人,时尚就失去了意义。穿松糕鞋的走路像发条木偶,练法轮功的人像鲸鱼上岸,穿裘皮大衣的人根本不像人。因此,时尚的非人性有时故意模糊人与动物昆虫及机器设备的区别。譬如模特的冷漠表情基本上不是人的表情,但是时尚。

7.诡异性:乐队名字可以叫“汗毛”,还可以叫“上呼吸道哗变”。意思不意思倒其次,不妨疹一点。诡异性还包括画国画不用笔,用舌头,把虎写得像一个“屑”字。古人曾有以小孩屁股蘸墨在宣纸上礅,名之墨桃。如果在这方面多动动脑筋,还可以搞出好多时尚。比如眉毛一根煽绿色,另一根焗蓝色。有一款牛仔裤是在臀部弄出手掌形的窟窿,露出活生生的腚来。什么意思?别问意思,折腾着玩儿。但切勿用手去捂别人牛仔裤上的活肉。

8.腐败性:说红酒好一律喝红酒,不知有味,无论甜酸,糟践了不少好东西。如同拿豆油浇地、用烤鸭喂猪。然而时尚中的腐败是不受指责的。在一个匮乏和禁欲的时代,无时尚可言,受指责的或许是一些时尚中人品位不高。但——话说回来——时尚本来就不苛求品位。比品位更重要的是消费。

9.肉麻性(含皮麻性与骨麻性):肉麻性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嘉宾专有,常识不通,偏要深情。做游戏如同马戏团的小狗算术,涎着脸央求——给点掌声。皮麻性是听一些相声,洒狗血,骂大街,连肉都麻不起来,鸡皮疙瘩站队。骨麻乃是文坛的事情,与肉麻相表里。拿陈寅恪等人扎旗设坛,表示非同凡响(参阅排他性)。懂不懂陈寅恪倒在其次,主要是吓得别人骨麻。

10.循环性:当年好兵帅克的病被确诊为“循环性精神分裂症”,时尚亦有此症,只是没有帅克那么温良敦厚。什么长袍马褂、戒指金砖,隔一段重复登场。这“一段”可能是30年,也可以是300年。

11.愚弄性:要想把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卖出去,先要造一个偶像,再让大家关注这个偶像。譬如读(出版、销售)王朔或金庸的书。这类书读读当然不妨,但作为一种时尚,它所特定的指向是:不读便可耻。反过来说,不受愚弄就不要靠近时尚。王朔最瞧不起什么人呢?我想他最蔑视喜欢读他书的人。因为王朔写书几近排毒,或日屙屎。把最没价值的东西排泄出去而后轻松愉快。王朔当然蔑视这些热心围观大便的人。当然金庸也在排毒,只是所排之物近乎奇花瑶草。

12.性性:没有性就不要谈时尚。

性是看到穿在外边的东西想到里边。看到上边的东西想到下边。此意人已熟知,略。

13.商业性:只有商业性是时尚的命根子。为什么许多富有价值的东西变不成时尚呢?因为没有商业即市场的推动。这些事——比方说——观察星宿、种树、学尼泊尔语、冷水浴、节食、用人体孵蛋、练习美声唱法等等。

14.丑陋性:时尚当中有许多丑陋的东西。比如广播电台直播节目令人作呕的爱情故事,用“膛音”或“国语”说话,唱卡拉OK。顺便说,中国的许多时尚或日垃圾文化是从日本输入的,卡拉OK、卡通都是。在时尚中最丑陋的莫过于穿裘皮大衣,把动物的皮,毛朝外披在自己身上。以后的历史书在谈到人类在今天的丑陋时,最不堪回首的莫过于说:“那还是在穿裘皮大衣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