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6173600000024

第24章 二

他们都走了,离我远去。

这是梦吗?恍然间,往事浮现。

七盏大灯依北斗七星之阵列于地上,四周分布着四十九盏小灯——只要过了今夜,祈禳之法就能成功,丞相便能延长寿命。

羽扇纶巾。

那张熟悉的脸啊,如今已是垂暮苍苍,剧烈的咳嗽令它扭曲。

今夜,是多事之秋。我紧张得大气不敢出,紧握着手中利剑,守护在丞相左右。那盏主灯在微风中摇曳,忽明忽暗——那是关系着蜀汉江山的社稷灯。

记得曾经,我问丞相:“蜀汉的实力如此微弱,为何还要连年征伐?”

丞相看着我,沉默良久,徐徐答道:“有些事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多人的梦想,都压在了丞相一个人身上。他是智者的化身,国家的栋梁,别无选择。

传说中,他神机妙算,意气风发,天下没有任何事难得倒他。可是,当我第一眼见到他时,才知道,他眉宇间散发出如此深沉的忧虑,承担着一个国家的兴亡。

那是一个无力回天的老人的形象。

黑暗中,微弱的星光闪耀。他盘腿而坐,披发仗剑,不时剧烈地咳嗽。一个伟大的梦想者在对命运作最后的抵抗。

外面起风了。

呐喊厮杀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

突然,帘帐被掀开,魏延冲了进来,大喊:“丞相,魏兵来袭!……”

我惊呆了,慌忙去遮挡那盏主灯,可它在风中挣扎一番,便熄灭了。

丞相苍老的身躯一下子支撑不住了。

“魏延,你怎敢如此!”我愤怒地拔出剑,直指他脖颈。

魏延愕然地看着我和丞相,他大哭起来,跪下:“这一切都是延的过错,请赐延死罪,以抵丞相之命……”

为什么会是这样?

“姜维……住手,此乃天命……”苍老的声音制止了我。

外面的世界喧嚣嘈杂,敌军杀来了,而大帐之内,我们三人,皆沉默不语。

这是天命——丞相最后对我说的话。

这真是一场梦啊!多少人为了这个梦想而终其一生。可是,天命不可违。

一身冷汗,我从梦中惊醒,羽扇纶巾,一个再也熟悉不过的身影,那样一个老人,他永远烙在我心中。

时光流转,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他们早已离我而去。

我走下床铺,在桌前翻阅兵法二十四篇,一个伟大智者的平生所学都记在了上面: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看着帛书上熟悉的字体,眼前又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还有临终前对我期待的眼神。

“姜维,蜀汉的江山就托付给你了……”

丞相二十七岁遇先主,我二十七岁遇丞相。这是天命?

我感到身上的重担,今天的我,已接替了昔日丞相的位置,成为蜀汉的大将军。然而,我所面临的处境,比当年丞相更加糟糕。

这已是我第九次北伐中原了。

长史杨仪已经来到了前线,他高举着圣旨,在帐外大喊:

“蜀汉大将军姜维接旨!今陛下诏曰:大将军连年征战,而无寸功,伐魏而误蜀,置朝廷内事不顾。今益州疲惫,国家消殆,主上特命大将军率军回朝,不可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什么?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我为了国家的梦想而努力,为了先主和丞相的遗愿,得到的竟是如此罪名?

祁山九寨,蜀汉将士费尽心血建立的根据地,就此拱手让人了?

身后的将士们激愤了,那是他们多年奋斗的心血,怎可为这一纸公文,便要功败垂成?

“我等奋死拼杀,屡建战功,怎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今已夺得祁山九寨,胜利在望,为何皇上此时要我等撤兵?”

“大将军,我们数年来的心血,不可为今日而废啊!”

“朝中佞臣,文臣庸才,都是些误国误民之辈!”

将士们恼怒了。

杨仪又在竭力地催促我:

“姜维,你快快整顿大军,收拾行装,率军返回成都!”

陇西的北风呜咽着,大帐掀起了布帷。

看了眼连绵的祁山,如此苍凉辽远。

蓦然间,魏延临死前的话在我耳边回荡——

“姜维,这是我们多少年来心中的梦想,是我们和丞相一道打出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