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022

第22章 绝境中选择视频通讯

但是,六位“海归”精英的热情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很快就遭到严峻的考验。陈峥回忆说,虽然在创业之前已经对公司运作过程中的几乎每个环节和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了详细的准备,但是现实却远非当初设想的那样简单。

首先是本来已经谈好的投资者的投资一直没有按协议一次到位,而是分很多次注资,并且每次只注入很少的资金。这就让维讯从成立之日起就陷于巨大的资金压力之下,无法真正起飞。最后,这个投资者还成为维讯获得更大发展的障碍。同时,公司把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主要的产品,但是现实却证明这是个错误的决定。他们发现国内的很多企业和机构,发展电子化的条件尚不成熟。比如国内某机构,在全国各站点都购置了价值至少6万美金的计算机设备,然而,他们并没有实现电子化,他们的设备的主要用途是打印文件贴在宣传板上。陈峥说,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办公的基础是机构或企业内部规范化的信息管理和业务流程。所谓电子化,简而言之,就是将这些流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并通过计算机将这些流程部分或全部自动化,实现自动化的信息管理和传递。他们发现,在国内纸上文档尚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实现电子化更是无从下手。而且,电子商务神话作为互联网经济泡沫的重要特征,在2000年已经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而烟消云散,影响所及,中国的网络公司也纷纷倒闭。而维讯这个时候在国内搞电子商务,也很难有所作为。由于电子商务平台这个原来确定的主要目标难以实现,也就无法实现企业的发展,维讯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一种灰心丧气的情绪在维讯内部传播着。有的创始人无法从绝望中摆脱出来,因此离开了维讯。后来,连当年带领大家回国创业的领头人也离开了维讯。

陈峥说,当时摆在维讯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是宣布破产倒闭,二是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当时,经过剩下的几个合伙人商议,决定坚持下来,杀出一条路来。

我们无法知道陈峥和他的伙伴们是如何度过那段难忘的日子的,也无法知道那个时期他们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因为他们的努力将决定自己亲手创办的维讯的命运——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紧迫的问题。陈峥说,那段日子,大家都不断地翻阅资料,进行市场调研,然后激烈地进行讨论,每个人都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大家一有想法,就把它写在公司里到处都放着的小黑板上,然后其他人对这个想法进行论证或者反驳。许多个想法就是这样不断地汇聚,不断地被否定,不断地被改造……

天道酬勤。通过长时间的市场跟踪和调研,他们发现通讯市场的一个子市场——IP视频通讯市场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刚刚兴起的一个新产业。如今,正在从最初的两点之间的专线连接的模式,走向IP化。

维讯的创业者都是在硅谷中成长起来的技术精英,对硅谷的状况了如指掌。他们知道在硅谷里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人,而美国更有一种说法:大陆人做软件,台湾人做硬件。同是中国人为什么就只能在国外做自己的软件,而不能在自己的祖国做自己的软件呢?这需要在中国找出比美国更先进的东西,于是他们选择了基于lP的视频通讯。尽管在美国视频通讯应用已经很久了,但在lP通讯方面却也只是刚刚起步,而中国却反而比美国走得更快些,这就像是中国的婴幼儿最先看到的是手机而不是普通电话一样。

在几年前,全球在这个领域的总投入就达到36个亿,到2007年将会超过98个亿,每年增长达22%左右。而全球数据会议的服务性收入在2000至2001年仅有6800万美元,按照传统的运营模式,到2007年预计全球的数据会议收入可预计达到10个亿。由此可见,视频通信运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这将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具备的市场容量。更加让维讯人兴奋不已的是,这个市场至今还没有出现大的垄断公司,只有几家硬件厂商在零星地分割着这个诱人的大蛋糕。他们欣喜地感到,这个市场急需的恰好是一家软件公司,它能将不同厂家的硬件产品进行统一的管理,而这一点难道不正是维讯的商机和出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