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182

第182章 创业:温室幼苗的成长传奇

“‘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研究机构,这样一个特殊的机构,在注册时遇到的困难,是我们难以想像的。”俞孔坚回想起创业的日子,不禁感慨万千。“留学生创业园是一个‘特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温床,让一种新生事物得以生存、长大。”

1998年1月,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成立,作为北京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最早进驻海淀区留学生创业园。当时国内还不允许教授办企业,俞孔坚只好让妻子回国担任董事长。北京市海淀区留学生创业园免费提供了一个2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除了几张桌子,空无一物。

“通过宣扬土人的景观理念争取项目,通过做项目来使更多的人认识和认同土人的景观理念,这是土人集团的生存经营之道。”俞孔坚开始自己找项目,在各种会议上做演讲,给市长们讲课,宣扬他“天地人神和谐”的景观设计理念,使更多的人接受他的观念,并请他做设计。

“土人”的第一个项目是把广东省中山市的粤中造船厂改造成公园,俞孔坚提出最好保留造船厂的味道,在船厂厂棚下设置一些茶桌、茶凳,改成一个有着船厂气息的茶棚;充分考虑到人们爱走捷径的心理,采用每个入口和出口之间任意拉直线的方式,道路本身不构成任何图案或形状。这个“反传统”的方案一出来,便受到了当地园林界和设计界的反对,设计方案据说是被明眼人从垃圾桶里重新发掘出来的。最终,俞孔坚方案以人为中心环节的设计理念获得了当地政府官员的认同。正是这个招惹非议的设计为俞孔坚和“土人”赢得了2002年度美国景观设计学最高奖(ASLA,Honor Award)的国际殊荣。在采访中,俞教授说,“土人”获悉,最近全国第十届美展也将授予中山岐江公园金奖,这是中国建筑领域的最高奖。尽管是个迟到了5年的认可,俞孔坚还是感到欣慰。

真正第一次展现俞孔坚“土人景观”实力的项目,是1999年中关村西区改建项目招标。当时参加竞标的单位都是国内外最著名的设计研究院,而“土人”却是只有六七个人的民营企业。然而,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实力的薄厚,由于我国的设计行业垄断性很强,许多大部委都有自己的设计院,甲级资质的设计院几乎都清一色是国有企业,民营设计所很难申请到资质,没有资质的“土人”根本无法参加竞标。关键时刻,海淀留学生创业园再次扶俞孔坚“上马”,破例推荐“土人景观”参加竞标。俞孔坚由衷地说:“如果没有创业园的推荐,‘土人’是很难与社会接轨,介入主流的。”

为了竞标,俞孔坚特地去了一趟美国硅谷,硅谷的主要企业SUN、Intel、Yahoo、HP他们都访了个遍,他想看看美国的高新技术人才创新的环境是什么样子。这次颇费心思的访问果然给他带来了灵感,俞孔坚提出了崭新的“模块式”建筑框架,强调建筑本身能不断组合改造以符合中关村技术型知识型特征,他的规划方案被评为最优,获得了30万元的奖励。

在随后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软件园、丰台科技园的设计大赛和公开招标中,“土人”三次夺冠,两次中标。从那时起“土人”的名字开始在业内传播,并在以后的许多大型招标中被邀请参加。

“土人景观”创建6年,从成立时的3人开始,已发展到现有专职设计人员200余人,场地也已由20平方米的厂房扩张到几千平方米。1998年成立至今已完成国内的各类规划设计项目80余项,分布于全国近40座城市。近年来主要国际中标项目有:都江堰广场设计、北京崇文区广安大街设计、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关村丰台园、中关村西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设计方案、济南共青团广场设计、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美国波士顿大开挖工程城市设计等。

“土人”和世界最顶尖的规划设计机构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竖起了一杆招展的民族大旗。而在美国赢得被誉为“世纪大开挖”工程的项目,更是扬威国际,成为当年美国十大勘探设计新闻之一,使“土人”成功进军国际市场。2003年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景观设计国际竞赛三个入选优秀方案中,“土人”是唯一的中国企业。现在,“土人”正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除了做规划设计外,还成立了专业网络公司和景观工程公司,资产规模也已从注册时的3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