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143

第143章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2004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科诺公司以“科诺软件开发自动化生产线”这一引领中国软件产业新方向的平台工具亮相展会。著名学者、ERP领域专家陈启申先生也亲自光临科诺展台,对科诺产品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在国际软件巨头集体缺席,软博会本身遭冷遇的情况下,科诺展台以“软件开发自动化不再是梦想”的横幅,吸引了众多来宾的驻足询问,达成了一些意向客户,成为软博会的亮点。

从2003年4月科诺(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成立至今运营一年多以来,已拥有中石油集团、星美传媒、北京化工大学、浙大快威集团、中煤集团、东部软件园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国内典型客户。涉及到的行业类别包括电力行业ERP、医院管理系统、项目管理软件、档案管理软件、传媒行业ERP、网上OA、企业门户EIP、资产管理软件、外贸企业ERP、电子商务等,同时获得美国SunMicrosystems、OPCO Solutions,Inc。等国外公司与科诺的合作。正如美国商业智能公司Black Pearl。Inc。研发副总裁Don Reeves所评价的那样:“我必须承认,看过你的生产线产品后,我被激动得如火烧起来一样(fired up),很长时间没有这种感觉了。我被你和你公司所开发的产品而震撼(intrigued)。我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巨大的机会。”

汪须忠认为软件业是一个很难做的行业,中国软件业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链,没有形成真正的上下游关系,目前尚处于培育市场阶段,同时也要树立客户的新的价值观,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客户接受新的“器”,需要一个过程,客户从接受产品到花钱购买的决策过程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也是有的,因此品牌的树立需要时间的打磨,必须要一步一步踏实地去做。目前公司运营策略主要靠承接一手欧美外包项目,来增加对于新的工艺研发投入,以保持产品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

汪须忠也谈到企业管理中遇到的瓶颈,如产品如何实现本土化宣传;如何建设一个核心团队、资金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很棘手的问题。就核心团队建设问题,他打了一个比方:在美国商务一号任职期间,建立一个百人团队,花费了6个月的时间:而在国内建立科诺公司的30人的团队却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还不能保证是一支稳定的和十分满意的团队。根源就是中西方文化造成的差异所致,包括价值观、文化、环境使得对人的理解有欠缺,还是要经历“拧麻花”的痛苦。这些都是“海龟水土不服”的种种暂时表现。

谈到对中关村的感觉,汪须忠乐观地说“中关村是个聚宝盆,这里有很多宝可以挖掘,关键就是看你如何去做”。当记者问道:“如果你留在美国不回来,是否前景会更好?”他说,机会损失当然很大,比如在国外做到软件开发企业的研发总监,待遇也很高,加上公司的股票期权,是非常可观的;而在科诺因为公司是自己的,所以目前不拿一分钱工资,这种差距不可比,不过给别人打工和为自己做事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和心态。

记者注意到汪总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照片,是一张温馨的全家福,妻子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校友,现在全球第二大软件企业仁科(Peoplesoft)公司任职。望着女儿灿烂的笑容,汪总不无感慨地说,由于考虑到种种因素,爱人及孩子都还在美国,孩子都说现在已经习惯没有爸爸的生活了。不过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补充说:“人总要有些理想的吧。”

李道柳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