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三十年散文观止
6166300000065

第65章 我给妈妈画衣裳

张海迪

我想,我一生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的妈妈。她给了我生命,也教我怎样做人。妈妈的一生非常坎坷,可她从不在我面前表现出一丝软弱。妈妈十六岁从女中参加革命,因为家庭出身是地主,到了革命队伍里也要背负政治压力。比如入团、入党等等,都不能和出身好的同志相比。可妈妈从不自卑,她说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而且要昂着头。1949年,妈妈正在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学习,那年她最高兴的事,就是参加了开国大典,她们的腰鼓队就在第一排,妈妈说,她清楚地看见了毛主席!

上世纪五十年代,才二十五岁的妈妈被打成了右派,连降三级,后来就到东风铁矿去劳动改造。1960年秋天,我就病了。那时,妈妈每天都要背我去医院。妈妈抱着我坐在医院的长椅上,听医生说我的病情,我靠在妈妈胸前,能感到她在微微发抖。妈妈后来说,那天她不是害怕,而是心疼我,她怕我动手术。可我还是做了手术。妈妈每天去医院照看我,都带一个竹壳暖水瓶,里面是小米地瓜稀饭,这是那个年代家里最好的营养品了。为了给我治病,爸爸妈妈借了他们同事的很多钱。为了还债,妈妈把她的手表都卖了。我知道了就忍不住难过,就忍不住流泪。可妈妈却说,你的病好了,我和你爸爸就高兴了。

我的病没能治好,尽管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很多医院,花了很多钱。家里已经四壁空空了。就在这时,“文革”开始了,爸爸被打成走资派,妈妈也因为出身和右派问题受到更大的冲击。几年后我跟着爸爸妈妈到了鲁西农村。开始,在那透风漏雨的破土房里,我真不知道今后怎么生活下去。那年冬天,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在家,望着窗外白茫茫的大地,我感到很怅惘。我们什么都没有了,屋里冻得像冰窖,除了咸菜,我们几乎没有菜吃。记不清多少次,我总是偷偷抹眼泪,我不是为自己伤心,而是为父母,他们是多么好的人啊,可为什么被流放到这么遥远的地方啊!可我从不让妈妈看见我伤心,而妈妈更不让我看见她有一丝失望,我也从没有听见她抱怨过什么,她那时最喜欢说“将来”这两个字,比如,将来这里有了电就好了,将来这里通汽车就好了。

夜晚,在昏黄的小油灯下,妈妈一边纳鞋底,一边给我讲很多往事。(我们已经买不起鞋了,妈妈自己做了很多鞋,我的鞋则是我自己做的)她给我讲,小时候姥姥为了躲开日本鬼子,怎么带着她逃跑,也讲她中学时代的事,回忆她涂着口红的女老师,还有她那群各种情调的女同学。她讲得更多的还是她在文工团的事,她和战友们怎么到火车上给志愿军演出,在演话剧《第二战场后方》的时候,为了扮演英国人,她怎么和女战友用阿莫尼亚染黄了头发。还有,就是她多少次说过见到了毛主席。妈妈还给我讲她读过的书,而我那时正没有书可读。她给我讲张恨水的小说,巴金的小说,冰心的散文,郭沫若的话剧,徐志摩的诗歌。她还常常给我讲她喜欢的林巧稚大夫。透过橘黄色的灯光,我长久地看着妈妈,她低着头,认真地纳着鞋底,她的表情淡定沉静。她说话缓缓的,完全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让我全然忘了自己的伤感,觉得只要和妈妈在一起,不管生活多么苦,都是温暖的。

此前,我几乎没见过妈妈穿新衣裳,我得病之后,她就总穿中式罩衫,那都是她自己做的。我一直盼望妈妈能有一件像我朋友的妈妈穿的制服,很洋气的那一种。可妈妈却从不做那样的衣服,春节她却尽量给我和妹妹做新衣服。让妈妈穿一件好看的衣服成了我心底的愿望。

1973年的春天,我们离开了农村。在小县城我开始学画画,不久,我就试着画素描。有一天,我对妈妈说,妈妈,我给你画张像吧。妈妈很乐意当我的模特。她坐在那里几个小时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微笑。那时,她依然穿着一件破旧的中式衣裳,可我却给她改了。在我的画里,妈妈穿着方格衬衣,外面是一件西装。只可惜,我那时刚学了几天,没有把想象的衣服画好,可妈妈看了却说,很好,真的很好,我终于穿上这么好看的外套了!那一刻,我的泪水流下来。我真恨自己为什么这么脆弱,我从不愿意让妈妈看见我的泪水啊。多年以后,韩国邀请我去访问,并参加我的长篇小说韩文版首发式,他们也邀请我的爸爸妈妈和妹妹一起去。在那里我第一次在商店为妈妈买了漂亮的服装。

如今,妈妈已经老了,但是透过岁月朦胧的尘雾,我觉得她依然像我这张画里那么年轻,那么自信。亲爱的妈妈,虽然我一生经历了四十五年的病痛,但能和你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