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董家太极
6148600000007

第7章 董家太极功技体系及拳照

董家太极武学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各种拳、械套路,技击推手训练与应用方法,内功练习法等。

一、太极拳架套路

董家太极拳架以杨澄甫所传杨式传统太极拳势为主体,在具体动作上与其他杨式支脉基本相同,在练法与风格上有董家独特之处。

在董英杰《太极拳释义》中,对此套路有详细解说,具体包括动作名称、练习方法、运劲特点、注意事项、功能作用等。

董传杨式太极拳架共81势,其动作名称为:

1.预备势

2.太极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进步搬拦捶

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15.抱虎归山

16.肘底看捶

17.左右倒撵猴

18.斜飞势

19.提手

20.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23.山通背

24.撇身捶

25.上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左右云手

29.单鞭

30.高探马

31.左右分脚

32.转身蹬脚

33.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撇身捶

36.上步搬拦捶

37.斜身右蹬脚

38.左右打虎势

39.回身右蹬脚

40.双峰贯耳

41.左蹬脚

42.转身右蹬脚

43.上步搬拦捶

44.如封似闭

45.十字手

46.抱虎归山

47.斜单鞭

48.左右野马分鬃

49.上步揽雀尾

50.单鞭

51.玉女穿梭

52.揽雀尾

53.单鞭

54.云手

55.单鞭下势

56.金鸡独立

57.左右倒撵猴

58.斜飞势

59.提手

60.白鹤亮翅

61.搂膝拗步

62.海底针

63.山通背

64.白蛇吐信

65.上步搬拦捶

66.上步揽雀尾

67.单鞭

68.云手

69.单鞭

70.高探马代穿掌

71.转身十字腿

72.进步指裆捶

73.上步揽雀尾

74.单鞭下势

75.上步七星捶

76.退步跨虎

77.转身双摆莲

78.弯弓射虎

79.转步搬拦捶

80.如封似闭

81.十字手合太极

太极拳五大要素:拳法、劲法、功法、行气法、心法。掌握了这五大要素,才算掌握了太极拳的技术和理法系统。而这五大要素皆以拳架为基础,拳架如同容器,包含着这些要素,体现着它们质量的好坏,并锻造着它们层次的高低。通过拳架来练习拳法,在行拳中运化劲法,通过意念结合动作来修炼太极功法,在走架中进行导引行气,而心法是贯穿这些内容的主旨和精髓。董英杰的这套太极拳架套路,充分体现了上述要素的高度融合,内外兼修,行气流畅,拳架、拳功如一,太极心法自在其中。

观董英杰整套拳照,如观行楷法帖,其中规矩森严,处处体现法度,又流畅生动,极富神韵。很多拳家拳照注重定式,但董英杰先生的拳照中,每式转折处尤其见功力,有韵味。太极拳要求连绵不断,不仅是形的不断,更重要的是气的不断,势的不断,观摩董英杰先生拳照对领悟这种内在的“不断”是绝佳妙品。

二、英杰快拳

这是董家太极的绝世珍品,董英杰创编,名为“英杰快拳”,又称“太极快拳”。董英杰论述快拳说:“快拳是由上乘功夫经实用而发明,有慢有快,慢是以静待动,快是发劲神速;有阴阳,有虚实;有精神,有蓄神;身法巧妙,姿势精彩。然非有三年以上功夫,不易领略也。”

英杰快拳不是简单地将原有动作快练,而是在练法、动作上有新的创编,特别在内劲运用上独树一帜。整个套路也不是一味快打,而是快慢有致。英杰快拳是董英杰武学的精华凝聚,其中融合了他的所学所悟,包括武式太极、杨式小架以及其他流派武功。

《太极拳释义》中有专门部分解说英杰快拳,由董虎岭示范,对每一式的练法、要领和功能都详细解析。

英杰快拳全套动作名称为:

1.预备式

2.太极起式

3.揽切衣(快)

4.单鞭(快)

5.合劲(慢)

6.仙鹤张翅(微停)

7.托琵琶(慢)

8.转琵琶(慢)

9.裂掌(快)

10.挫裂掌(慢)

11.跳步搬揽捶(快)

12.连环圆封闭(快)

13.豹虎回山洞(快)

14.挫掌簸箕式(慢)

15.进退闪战(圆转)

16.大鹏腾空(凌空)

17.撞肋捶(慢)

18.白猿闪身(退慢)

19.凤凰斜展翅(微停)

20.搬揽捶(快)

21.返身搬揽捶(微停)

22.进步揽挫衣(快)

23.连环式(快)

24.刁手(快)

25.左闪右避(慢)

26.探马式(慢)

27.英雄独立(快)

28.腾身法(快)

29.撩掌(慢)

30.凤还巢(快)

31.太极还元(立稳)

三、太极刀

太极刀是杨式太极拳重要器械,是由太极拳的基本技法为基础,根据刀的特点发展而来,既具有太极拳练习的一般特点和要求,又充分体现刀的威猛宏强。

董英杰所传杨式太极刀共十三式,又称“杨式太极十三势刀”。该套路虽然式子不多,但刀法丰富,拙中藏巧,刚柔互用,包括了砍、剁、戳、划、刮、撩、扎、捋、劈、缠、扇、拦、滑和砍剁、刺扎、戳豁、撩腕等用法。

董英杰、董虎岭的太极刀法在海内外享有盛名,他们的刀势刚柔互用,大气磅礴,劲力饱满,开合纵横。

董英杰传太极刀歌诀

七星跨虎交刀势,腾挪闪展意气扬,

左顾右盼两分张,白鹤展翅五行掌,

风卷荷花叶内藏,玉女穿梭八方势,

三星开合自主张,二起脚来打虎势,

披身斜挂鸳鸯脚,顺手推舟鞭作篙,

下势三合自由招,左右分水龙门跳,

卞和携石凤还巢,吾师留下四刀赞,

口传心授不妄教。

四、太极剑

太极剑是杨式太极拳最主要的器械,将太极拳基本要领和剑法特点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轻灵沉着、文韬武略的君子风范。

董英杰所传太极剑结构严谨,环环相生,涵容大气,流畅自然,基本剑法有抽、带、提、格、击、刺、点、崩、搅、压、劈、截、洗等。董虎岭、董茉莉均在一些重要场合演示过太极剑套路,富于极强的感染力,使观者如痴如醉。

董英杰传太极剑全套动作名称为:

1.三环套月

2.魁星势

3.燕子抄水

4.左右拦扫

5.小魁星

6.燕子入巢

7.灵猫捕鼠

8.凤凰抬头

9.黄蜂入洞

10.凤凰右展翅

11.小奎星

12.凤凰左展翅

13.等鱼势

14.左右龙行

15.宿鸟投林

16.乌龙摆尾

17.青龙出海

18.风卷荷叶

19.左右狮子摇头

20.虎抱头

21.野马跳涧

22.勒马式

23.指南针

24.左右迎风掸尘

25.顺水推舟

26.流星赶月

27.天马行空

28.挑帘势

29.左右车轮

30.燕子衔泥

31.大鹏展翅

32.海底捞月

33.怀中抱月

34.哪吒探海

35.犀牛望月

36.射雁势

37.青龙探爪

38.凤凰双展翅

39.左右跨栏

40.射雁势

41.白猿献果

42.左右落花

43.玉女穿梭

44.白虎揽尾

45.鱼跃龙门

46.左右乌龙绞柱

47.仙人指路

48.朝天一指香

49.风扫梅花

50.牙笏势

51.合太极

五、太极枪

太极枪是杨式太极拳重要的器械之一,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太极大杆。枪、杆很多用法统一,后人又多以杆来训练太极功力。

太极枪有开、合、崩、点、劈、扎、拨、撩、缠、带、滑、截、挑等十三种基本用法,又称“太极十三枪”。

董英杰传太极枪练法与用法为:

第一枪刺心,第二枪刺腿,第三枪刺膊,第四枪刺喉(以上为粘黏四枪)。

第一枪刺心,第二枪刺膀,第三枪刺足,第四枪刺面(以上为四散枪,总上八枪为体)。

第一枪采枪,第二枪挒枪,第三枪扔枪,第四枪铲枪(以上四枪为用)。

第十三枪为缠枪(即如司令,万法可用)。

董英杰强调,太极器械以拳为基础,“太极拳成功,各项兵器随心所欲。持兵器接长两手而已,其挑、拨、刺、砍、削、拖之劲,完全以打拳所得之内劲用之。其招架之灵感,亦在拳内求之。功夫纯熟,可生千百眼、千百手。”

六、太极推手

拳为体,技击为用。太极推手是董家太极武功体系中十分核心的部分。董英杰青年时期就以技击享誉武林,董虎岭也以技击名震各国。

推手是太极技击训练的重要方式和应用方法。董家太极拳在推手技击上有一系列的训练方法和理法贯穿于拳械套路的每个动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