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概要
道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是颇深的,一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那般。在道教的影响下,中国民间大众文化有了别样的风采,更在例如结婚、生子、祝寿等人生大事和庙会、斋醮、祭拜等生活俗世上刻上道教的影子。这些烙有道教影子的信仰风俗,在历史的渊源流传中不断演变、不断迎合,而形成了如今现世静好的道教民俗文化。
(1)道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
???民间信仰习俗与道教关系密切。
道教主要对民间的信仰习俗、岁时习俗、娱乐习俗等?影响。
首先,道教利用自己的传播优势,使经过道教?的原本来源于民间的神灵又返回到民间,更深、更广地影响着民间的神灵祭祀活动。像城隍、土地、灶神,一般民众对它们都是无比敬畏的,对这些神灵的崇拜祭祷,实际上也就?了一种民俗。其次,八仙、财神、福、禄、寿三星等道教特?的一些神灵,也得到民间的普遍祭祀。
另外,吕洞宾、老君等道教神仙诞辰的庆典活动,在民间也极?影响。如,民众多要到道观烧香礼拜。而且,道教的这些庆典、节日,也掺杂了许多民间娱乐方式,变得非常世俗?。再次,宫观?为民间娱乐?心,大家所熟知的“庙会”就是此种情形的表现。
此外,道教的法术作为道教与民俗相关联的重要方面也深入到了民间,常常与民间的巫术结合而对民众生活发挥重大作用。经过道教改造发展的民间巫术,变得更加系统?。其与民间巫术结合在一起,使得道教借助民俗而普及,这一点是民间风俗与道教相联系的重要环节。
(2)道教影响下的婚庆民俗
婚礼民俗?,关于“月下老人”的说法即是道教贵生教义的体现,民间接受了这种观点,从而形?了道教式的婚庆民俗。
在???传统观念?,婚姻是由上天决定的,而专管人间婚姻的上天官员就是“月下老人”。其的出现蕴含着浓重的道教重生的愿望,因她的示现意在希望人世间的婚姻美满、幸福。
于是,道教引进了“月下老人”这一形象,并为他造册入档,还给他配了月光娘娘和七星娘为助手,月光娘娘专门考察世间青年男女恋情,七星娘专门为未婚男女造册,供月下老人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男女之间的姻缘。此外,在道教的大型宫观?均都建?月老殿,并为其写?“愿天下?情人都?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的对联,以此来专供想?婚的?情人供拜。
在月下老人的故事?,他的布袋??一个法宝,就是专系夫妻脚的红头绳,传说只要系住了一对男女,想逃也逃不了。关于这一点还?着一段传说:唐代时,?个叫韦固的少年书生。一日,见到一个坐在月光下看书的白发老者,而在老者的身边?一个很奇怪的布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上前一步问那老者看得是什么书,老者说是天下姻缘之书。他继续问他袋?装的何物,老者回答他说是专系夫妻脚的红头绳,这红头绳只要系住了一对男女,那就想逃也逃不了。少年不信,又问自己将来的老婆是谁,老者查了查那书后说是?头买菜的瞎眼老太婆的小女儿。韦固听了很生气,转身就走掉了。后来,韦固当了兵,升了官,刺吏就将自己的女儿许配与他,他很高兴。但结婚后,一问才知道原来自己娶的妻子就是白发老者所说的那个瞎眼老太的女儿,是瞎眼老太死了后被刺吏领养来的。此时,韦固领悟到“天命不可违”的意义。“千里姻缘一线牵”的?语也因着此而流传至今。
此外,人世间的男女,为了婚姻关系牢靠,在拜堂时,通常双方都用一条红绸带相牵着,以示白头偕老。这种做法明显地蕴含着道教重生的愿望,希望以此来获取人世间的婚姻美满,生活幸福的愿景。明间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接受了道教的这种“造作”。
另外,因为婚姻是由上天决定的,结婚意味着婚姻的?功,所以在结婚的时候,就要感谢神仙。因此,在结婚的喜堂和洞房?往往都要挂神仙像,并礼拜神仙。这些所敬的神仙主要是喜神、和合二仙和床神。喜神即吉神,旧时风俗?,阴阳先生先推算出喜神的方位,新娘的轿口必须对着该方向,新娘上轿后,要停一会,叫做“迎喜神”,然后才能出发。和合二仙是唐代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身,“和合”?各睦同心、调和、顺利等意思,象征夫妻相爱。床神,一般认为是周?王夫妇,是希望他们保佑新婚夫妇从此如鱼似水,如糖似蜜,姻缘圆满,日子和美。而这些所拜之神,均来自于道教神仙谱系。
更特别的是,在?些地方结婚时还请来道教仙人姜子牙来做保卫工作,并把“姜太?在此”的字条贴在堂屋正?,意在表明的是姜太?在此,妖魔鬼怪不得在此捣乱。后来,这个习俗不仅流传的范围大了,其使用的地方也扩大了,比如,在新造的房子上或过新年时,也会贴上“姜太?在此,百无禁忌”的红纸,以保平安。
由此,我们看到在道教影响下的婚庆民俗,被浓浓地刻上了道教贵生的精神。
(3)道教影响下的寿庆民俗
“寿”,不仅是道教生命论的重点及其追求的终极目标,还是民众尽力祈求的人生主题,所以,道教这一“寿”的观念对???寿庆民俗影响颇深。主要集?体现在???寿庆习俗方面。
例如:寿桃习俗。
寿庆时,一般都要?寿桃,不一定是真桃,常常是用面粉做?的那种,但却一定要?。目的是,以此来表达对长寿的祈求。那么,寿桃为什么就能代表长寿呢?
这要从一则道教神话传说的故事?说来。神仙都是长寿的,而王母娘娘就是长寿的样板,她寿宴上的仙桃因此被视为长寿的象征。相传每年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天界在这一天都要在瑶池举行“蟠桃会”,蟠桃是王母娘娘亲自种植和管理的一种桃树上所结的仙桃,据说吃了它就能长生不老。这个故事传到民间,就形?了凡是寿宴必?“寿桃”的习俗,亲友送寿桃和自家蒸寿桃,?了祝寿的一个重要内容。
再例如,拜寿星。
寿庆时,也都要拜寿星。比如,他们在寿堂正?央挂上一幅“寿星图”,图?的寿星是一个拄着龙头拐杖且?一个大脑袋的慈善老人,带着一条梅花鹿,仙鹿的口?含着一根灵芝草,寿星的上方还?一个大“寿”字,旁边还?一对童男童女手捧仙桃,天上飞着一只仙鹤,给人一种吉祥、喜庆、平和的感觉。这个寿星即是道教?的南极仙翁,他是掌管人间寿命长短的天界神仙,为男主人祝寿时多挂于其。
而为女主人祝寿时,则多挂“麻姑献寿图”。麻姑也是道教?的神仙,最早出现在东晋葛洪的《神仙传》?,也是长寿的典型。这个麻姑的寿命到底?多长,谁也说不清楚,只说她经历了“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寿命之长可以想象。民间传说,她曾酿造灵芝酒,在蟠桃会上献给王母祝寿。女性以此作为敬拜对象,意在希望她能赐给自己长寿。
而寿比南山,是祝寿时常用的一句祝词,这句祝寿词亦也出自道教。传说古时青州衡王五十大寿的寿宴上,来了一个乞丐,不请自坐上席,管家向他索寿礼,他脱下身上的破衣服,蘸了酒,面向南山,把衣服向南扔去,说礼在山上,顿时南山上就出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寿”字,全场一片欢呼,这就是“寿比南山”的来历。
至于祝寿戏,更是和道教?着颇深的渊源了。在民间的祝寿宴上,常常会组织一班搭台演戏的人,来演出一幕幕的长寿戏,以此来创造一种喜庆的氛围。而这些戏的主角基本上都是道教的神仙,即道教典型的长寿人物。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周王朱?燉,作为一名卓??就的杂剧作家,就特意创作了杂剧《蟠桃会八仙庆寿》,供庆寿演出之用。清康熙皇帝六十大寿时,?城各地张灯结彩,竞演百戏,给臣民游观,戏目?就?《群仙庆寿蟠桃会》、《瑶池会八仙庆寿》等。
如此看来,道教对寿庆民俗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广。
(4)道教影响下的生育民俗
多子多福是???的传统观念,因此道教?的许多神仙就被认定为送子娘娘,并?为妇女生育的保护神。
最被大家所熟知的要数“送子娘娘”了。在???的传统观念?,早就?“不孝?三,无后为大”的垢语,由此可以看出???人很看重生育,落实到家庭,尤其重生育男孩。
为了求得“早生贵子”,道教?的许多神仙就被民众定为“送子娘娘”。旧时婚后的女子,就常由家里年长女眷带领着前往寺庙,参拜神灵,祈求神灵早赐子嗣。
送子娘娘各地?很多,首被推崇的是碧霞元君及其属神送生娘娘。碧霞元君是泰山大帝之女,因泰山被称为东岳,东方是太阳初升的地方,五行属木,四时应春,所以泰山就?了“生”的象征。又因“泰”?滋生万物的功能,所以民间就把居住在泰山的碧霞元君看?是赐子的神仙,由于她的尊贵和任务繁多,便专门配了一个神仙帮她送子,人称“送生娘娘”。
除碧霞元君外,道教?的一些神仙也被视为“送子娘娘”。例如:东南沿海一带把海上保护神天后看做是主宰妇女生育的神仙。广东一带奉金花夫人为主宰妇女生育之神。福建和台湾地区把临水陈夫人看做是主宰妇女生育之神。河南一带则奉女娲娘娘为送子娘娘。
除以上这些神仙外,更特殊的是还?一个男性赐子神。他就是道教?的张仙神。张仙神源于五代十??时的后蜀皇帝孟昶,传说他是位美男子,左手张弓,右手执弹,能制服天狗到人间吃小孩,因他执的“弹”与“诞”同音,暗含“诞生”之义,所以张仙还?了一个专管人间送子的诞生之神。
关于道教影响下的生育民俗,民间还流传着“拴娃娃”的习俗。拴娃娃的说法和具体做法很多,其最基本的做法是求子者准备一根尺余的红头绳来到各种送子娘娘的庙?,用红头绳拴住送子娘娘怀?的娃娃,边拴边喊未来孩子的名字,边喊三遍,离开宫观回家的路上最好把未来小孩的名字一直喊到家,这样送子娘娘怀?的孩子就会送到你的家?。
总之,无论是“送子娘娘”的传说,还是“抢娃娃”的习俗,无比烙印着道教的影子。由此,我们从这生育民俗?可以清晰看出道教贵生的教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