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给江青当秘书:庭院深深钓鱼台
6129600000005

第5章 江青的第一任专职秘书

阎长贵做了两年多学术研究,1963年秋进入《红旗》杂志社的“哲学反修”写作小组,小组由关锋负责。批判修正主义的文章还没写出来,“四清”运动开始了,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至此,阎长贵的学术研究被迫终止。他坦诚地说,当时参加“文化大革命”的热情很高也很积极,认为夺取政权没赶上,但保卫政权可不能落后,所以紧跟形势和舆论,说过错话,做过错事,但在当时认为都是对的。1966年6月,阎长贵被戚本禹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搞信访工作,一个月后又被调到中央文革小组简报组,住进了钓鱼台国宾馆,紧接着被分配专门负责江青的群众来信。

“文化大革命”前,除了私人信件,没人给江青写信,江青也没有专职秘书;但“文革”开始后,江青担任了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一些群众给她写信,一开始每天几十封。1966年8月31日,江青在天安门主持了毛主席第二次接见红卫兵大会,群众来信急剧增多,几百封,上千封,后来每天收到的信用麻袋装,七八个人都处理不过来。为此专门成立了江青办信组,阎长贵任组长,直接由戚本禹领导。阎长贵每天挑选七八封或十余封“重要”的信,在前面加上摘要送给江青,其余的绝大部分转给了有关部门:国务院、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部委,揭发和批判江青的,则作为“反革命信件”转给公安部。

1966年底的一天,戚本禹对阎长贵说:“江青让我给她当秘书,我不行,太粗,我看你还比较细,你去吧。”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戚本禹正式对阎长贵说:“跟我走,现在你就去11楼!”当时江青住在钓鱼台11号楼,戚本禹的意思很清楚,是让阎长贵去给江青当秘书。其实选中阎长贵给江青当秘书并非这么简单,当时有好几个人选,但最后选定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阎长贵可能有几个因素:一是他出身好,社会关系简单,有一定办事、写作能力,他所写的文章得到过毛主席的赞扬;二是阎长贵当时和江青的女儿李讷接触比较多,很谈得来,李讷对阎长贵的印象不错,她也可能起了一定作用;三是关键的恐怕还是戚本禹的推荐,江青当时信任戚本禹超过信任姚文元,更不要说王力和关锋了。

1967年1月9日,阎长贵正式当上了江青的秘书,至此江青才有了第一位专职秘书。尽管当秘书前阎长贵经常见到江青,江青也都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但是阎长贵当了秘书以后,江青很长时间不见他,见了面也爱答不理,送给江青的文件都是通过警卫员传递。阎长贵很纳闷,别人告诉他,这叫试用阶段。二十多天以后,江青才找阎长贵进行第一次谈话。起因是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干部分两派,汪东兴支持一派,戚本禹支持一派,戚本禹认为自己支持的这派受压,想让江青为这派说话。戚本禹派阎长贵去“调查”,然后写个报告。阎长贵“调查”回来后,给江青和戚本禹写了一封信,信的抬头是:“本禹同志并江青同志”,内容当然是同情戚本禹支持的这一派。戚本禹看完信后说:“这事我不管!”阎长贵马上争辩道:“‘调查’是你让去的,你怎么不管呢?”戚本禹接着说:“你敢不敢把这封信送给江青?”阎长贵当时年轻气盛,随口就说:“那有什么不敢的!”于是,阎长贵把戚本禹的名字去掉,将信重抄一遍,通过警卫员送给了江青。第二天,江青把阎长贵找去,对他说:“你的信我看了,但这件事你不要管了,从今以后你就在我这里工作,除了我派你去做的事,任何人派你任务都不要再接受,你要对我负责,对党负责。”另外,她还讲了一些做秘书?的纪律。

从这件事以后,阎长贵开始每天直接给江青送文件,处理信件,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江青曾对阎长贵说:“我完全是个政治化了的人,除了工作,连今天是星期几都不知道。”此后,阎长贵每天送文件时,都要附上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今天是某月某日星期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