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6123500000076

第76章 〔正宫〕鹦鹉曲

白贲,字无咎,号素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元贞年间。曾任平阳州教授、常州路知事、文林郎、南安路总管府经历等职。能曲善画,清人姚际恒见其画,称其画“作花古雅”。相传他作散曲《鹦鹉曲》后,传唱一时。当时著名散曲家王恽、卢挚、刘敏中、冯子振、张可久等纷纷和作,终未能取胜。《太和正音谱》将他的作品列入“最上品”。今存小令二首,套数三套,残套一首。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幺〕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赏析”

这支曲在当时流传很广,许多伶人和文士互相传唱或和曲。曲中塑造了一位怡情江湖,远离尘世的隐士形象。这位隐士在洒脱超然中,也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愤愤不平。末两句“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显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嘲。这种怀才不遇的情绪,在元代一般汉族文人中间,是普遍存在的。他这支曲之所以被一些士人广为传诵,恐怕也是因为他抒发的情绪,道出了这一时代一般文士共有的心情。吴梅《顾曲麈谈》卷上评论此首曲说:“此词亦不减‘西塞山’风致也。”“西塞山”指唐代张志和所作的《渔父》词,的确,这首小令对《渔父》词有继承也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