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6123500000354

第354章 〔中吕〕古轮台

孔尚任(1648年-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塘,又号云亭山人,兖州曲阜(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二十岁左右中秀才,后多次乡试未中。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归途中专程前往曲阜祭孔,孔尚任被推举为皇帝讲经,受到康熙的赏识,被破格任用为国子监博士,从而走上仕途。第二年,他奉命前往淮、扬地区参加黄河治水工程。三年多时间里,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和百姓的苦难,思想发生了变化。同时,他遍访南明故地,结识了不少明朝遗老,为《桃花扇》的创作作了大量思想和素材的准备。1699年,经过十多年的酝酿,三易其稿,《桃花扇》终于问世了。在北京盛演后,受到广泛关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每每演出结束,一些“故臣遗老”们,往往“掩袂独坐”,“啼嘘而散”。奇怪的是,第二年春天,孔尚任被免职。孔尚任被罢官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桃花扇》的内容为清廷所忌。二年后,孔尚任回到故乡曲阜。他的传奇作品还有《小忽雷》(与顾彩合著),诗文集《湖海集》、《石门集》、《岸堂稿》、《长留集》等。

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老泪风吹面,孤城一片,望救目穿。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捲,万事付空烟。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

“赏析”

这支曲选自《桃花扇》第三十八出《沉江》。写在明崇祯皇帝已死、明王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史可法拼死守扬州,但孤立无援,终于力不从心,最后,他怀着对故国的无限思念和满腔悲愤决定以身殉国,投江而死的故事。这首曲是陈贞慧、吴应箕、柳敬亭、老礼赞等人在史可法沉江后所唱。曲中唱出了史可法的爱国精神、壮士情怀和眼看国土沦亡的悲愤之情。同时,也唱出了人们对史可法永久的怀念(据《明史·史可法传》记载,史可法是在扬州城陷时,被俘不屈而死。投江而死是剧作家的艺术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