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规则中的规则
6115100000022

第22章 黄金分割规则: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经过专家学者数百年的研究发现,建筑、结构力学、工程、美术、音乐,甚至很多大自然事物等,都与0.618这个比值和另一个相对的比值0.382这两个神秘的数值有关。而0.618和0.382这两个神秘的数字相加之和正好是1,所以这个规律被称为黄金分割率或黄金切割率。当建筑物、窗户、相框、书籍等长、宽比例接近黄金分割率的时候,看上去最美也最舒服。

黄金分割率也被称为黄金切割率,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首先提出它的人是古希腊雅典学派第三大算学家欧道克萨斯。他提出,把一条线段AB(ACB)在0.618(C点)的地方截开两段,AC:AB=CB:AC,C点就是黄金分割点。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提出者是古代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传说他有一天正在街上走,听到铁匠铺中铁匠打铁的声音特别有规律,于是他便用数理的方式把此规律记录下来,经计算,数字间的比例竟神奇近似。这两种说法,所提出的人物不同,但实质意义无异,都是数字的比例。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在15世纪,法兰克教士路卡·巴乔里发现,埃及金字塔之所以千年屹立不倒,是因为金字塔的高和基座各边比例是5:8(0.625)。于是,这位教士有感于这个神秘比值的奥妙与价值,最后使用了黄金一词,把描述这一比值的书籍命名为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率是一个神奇的规则,例如,如果一个人从肚脐到脚的长度是身高的0.618,那么这个比例的身材是最匀称最协调的。很多人以为在舞台中央是最美的,其实不然,舞台上的报幕员站在黄金分割点最美,传出的声音也最和谐柔美。

黄金分割率应用于世界上许多重大事件和著名建筑。例如拿破仑在进入莫斯科三个月后撤退的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德国久攻不下的撤退时间。这些时间都在黄金分割点上。在此之后,无论是拿破仑还是法西斯德国都盛极而衰。海湾战争时,多国部队从空中摧毁了伊拉克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军事力量(军事力量消耗临界点)后,在地面只用了几百人进攻,就轻易占领了整个伊拉克。成吉思汗纵横南北,五排骑兵阵形中,人盔马甲重骑兵和快捷灵活的轻骑兵比例为2:3,这完全是黄金分割率规则的比例。秦陵兵马俑方阵也充分地应用了黄金分割率规则。古希腊帕特农神庙、法国巴黎圣母院、埃及金字塔等建筑比例,也都充分利用了黄金分割比例。

现实生活中,利用黄金分割规则对股市进行预测分析,不仅能比较准确预测股指或股价上涨或下跌幅度,还能测定出股指或股价上升过程中的阻力位置(压力位),以及下跌过程中的支撑位。这为我们持股待涨到达什么样的高位抛售,或空仓看跌到什么位置进场抄底,提高投资盈利,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依据。

比如上海综合指数从1000点开始上涨,通常上涨到1382点左右(0.382处)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回调,最大跌幅大约是上涨幅度的38%。然后又上涨,到1618点左右,就是黄金分割0.618附近,就会出现比较大幅度的回调,下跌幅度一般最小0.382,最大0.618.我们可以按照这个规律来决定卖出或是买进股票,争取最大的盈利和最大限度地回避下跌风险。

这个规则十分神奇,数学上又十分简单。它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黄金分割率规则无处不在,这个规则可以让我们及早预见和发现一些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转折点,做到未雨绸缪,把事情做得接近最好和完美。但切记,应用这一规则不要形而上学,一点不差地套用。事实上它是一个近似值,是一个范围,只是这个范围比较精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