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巴菲特投资学大全集
6097000000049

第49章 附录 巴菲特年报中的教授

1. 希望你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而且一旦某种经济事件或政治事件使你紧张不安就会成为你抛售的候选对象。相反我希望你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你愿意无限期地投资就像你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合伙拥有的一个农场或一套公寓。

2. 如果我们有坚定的长期投资期望那么短期的价格波动对我们来说就毫无意义除非它们能够让我们有机会以更便宜的价格增加股份。

3. 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在一家好公司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商业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份。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史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

4. 我们的投资方式只是与我们的个性及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相适应为了这个原因我们宁愿与我们非常喜欢与敬重的人联手获得回报X, 也不愿意通过那些令人乏味或讨厌的人改变这些关系而实现110% 的X。

5. 我认为投资专业的学生只需要两门教授得当的课堂——如何评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虑市场价格。

6. 必须要忍受偏离你的指导方针的诱惑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家公司10 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 分钟。

7. 我们欢迎市场下跌因为它使我们能以新的、令人感到恐慌的便宜价格捡到更多的股票。

8. 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偶然爆发会永远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任何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适当的我们只是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9. 我们的目标是使我们持股合伙人的利润来自于公司而不是其他共有者的愚蠢行为。

10. 投资者应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股票市场的短期前景。价格最终将取决于未来的收益。投资过程如同棒球运动那样要想让记分牌不断翻滚你就必须盯着球场而不是记分牌。

11. 价格是你所付出去的价值是你所得到的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部分是艺术部分是科学。

12. 巨大的投资机会来自优秀的公司被不寻常的环境所困这时会导致这些公司的股票被错误地低估。

13. 理解会计报表的基本组成是一种自卫的方式当经理们想要向你解释清企业的实际情况时可以通过会计报表的规定来进行。但不幸的是当他们想要耍花招时(起码在部分行业),同样也能通过会计报表的规定来进行。如果你不能识别出其中的区别你就不必在资产选择行业做下去了。

14. 如何决定一家企业的价值呢?做许多阅读我阅读所注意的公司的年度报告同时我也阅读它的竞争对手的年度报告。

15. 每次我读到某家公司削减成本的计划书时我都想到这并不是一家真正懂得成本为何物的公司短期内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在削减成本领域是不起作用的一位真正出色的经理不会在早晨醒来之后说,今天是我打算削减成本的日子就像他不会在一觉醒来后决定进行呼吸一样。

16. 当基金经理人非常在乎而董事却漠不关心,这时就需要有一股强而有力的反制力量存在,但偏偏这是今日公司最缺乏的要点。想要摆脱平庸CEO

的纠缠,寻找真正的能人取而代之,股东们,尤其是大股东必须站起来有所行动。这样的道理并没有多大的学问。近年来,股权的集中程度有增无减,机构投资法人在面对问题发生时,可以很容易依照其意志提出解决方案,只要少数比如说20 家大型的投资机构联合采取行动,就可以有效地改革任何一家公司的企业治理程度,只要不把票投给那些容忍脱序行为发生的董事就成了,就我个人的看法,唯有采取这种团结一致的行动才可能让企业治理获得明显的改善。

17. 在股票投资方面,我们依旧没有什么动作,查理跟我对于目前主要的持股部位越来越满意,虽然被投资公司的盈余逐渐增加,其股价反而下滑,不过,现在我们还无意增加持股部位。因为虽然这些公司的前景都相当不错,但截至目前,我们还是不认为他们的股价有受到低估的可能。我们认为,这种看法也适用于一般的股市,尽管股市连续三年下跌,相对大大增加了投资股票的吸引力,但我们还是很难找到真正能够引起我们兴趣的投资标的,这可谓是先前网络泡沫所遗留下来的后遗症,而很不幸的,狂欢之后所带来的宿醉截至目前仍然尚未完全消退。

18. 查理跟我现在对于股票退避三舍的态度,并非天生如此。事实上,我们非常喜欢投资股票,我是说如果可以以合理的价格进行的话,在我个人61 年的投资生涯中,大约有50 个年头以上都有这样的机会出现,我想以后也还会有相当多类似的机会,只不过,除非是我们发现至少可以获得税前10% 报酬的概率相当高时(在扣除企业所得税后,净得6.5% 到7% 的报酬),否则我们宁可观望,虽然必须忍受短期闲置资金不到1% 的税后报酬,但成功的投资本来就必须有耐性。

19. 投资评定标准(1)自己熟悉了解的产业;

(2)具有长期性的远景;

(3)由正直且具有能力者所经营;

(4)吸引人的价格(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个案便是因为这项因素而无法成功)。

20. 我们可以接受公司保持盈余而不分配,但前提是公司必须将之用在“更有利”的用途上否则便应分配给股东或用来买回公司股份。

21. 我们过去的经验显示:一家高成本结构公司的经营者,永远找得到增加公司开支的理由;而相对的,一家低成本结构公司的经营者永远找得到节省公司开支的办法,即使后者的成本早已低于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