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荣格心理术
6066600000055

第55章 揭开多重人格者变态心理的“神秘面纱”

作为荣格的学生,海因里希贝尔格从荣格的精神分析学中学到了一些揭开多重人格者变态心理的方法,而一位名叫玛丽特娜的年轻女子就曾因为“肢体运动失调”以及“意志力降低”接受过他的诊疗。

当海因里希·贝尔格见到这名年轻女子后,经过仔细观察,他认为女子看上去像患了歇斯底里症,于是他决定用催眠术帮助女子找到病因。玛丽特娜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催眠对象,不一会儿便进入到催眠状态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催眠程度的加深却发生了让海因里希·贝尔格备感意外的事情:年轻女子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似的,她的口中冒出另外一个女孩的声音,而且用轻蔑自大的口气将海因里希·贝尔格称为“她”。海因里希·贝尔格不禁说道:“事实上,你就是‘她’。”

“你说得不对,我才不是她呢!”女子的语气非常坚定。此时的海因里希·贝尔格意识到他看到了年轻女子的另外一种人格特质。这个人自称是米莎,从她的言语中感觉她是个性格开朗、情绪高昂,喜欢和别人开玩笑的人,而这一点与传统、温柔的玛丽特娜一点儿也不像。此外,米莎还用不屑的语气说玛丽特娜是个性格懦弱、优柔寡断的女人,她对玛丽特娜的一切似乎都了解,但玛丽特娜却根本不知道米莎这个人的存在。

起初,米莎只是不停地说着话,而由于处于深度催眠的状态中,她无法睁开眼睛,但随后她可以睁开眼睛。也就是说,此前闭着眼的玛丽特娜睁开了眼睛,她在获得行动的自由后,“开放女”的作风便显现出来。比如,在海因里希·贝尔格面前索要香烟、打着响指并且跷起二郎腿。但在她被解除催眠后,玛丽特娜从此前恍惚的精神状态中清醒过来,当她看到指间夹着的香烟、翘起的二郎腿等众多“不优雅的动作”时感到非常诧异。海因里希·贝尔格从对她的催眠中大体了解到了玛丽特娜是一个有双重人格的人。为了进一步对其进行精神分析,半个月后,海因里希·贝尔格打电话到玛丽特娜的住处,结果又发生了另一件让他感到诧异的事情:接电话的人变成了另一个女人。海因里希·贝尔格从语气上判断,接电话的人似乎是一个成熟且有家庭责任感的女性。而接电话的女人甚至误以为海因里希·贝尔格是一个陌生的男人,还警告他最好不要骚扰自己,否则将报警。海因里希·贝尔格意识到,这个成熟且有责任感的女人可能是玛丽特娜的第三种人格。为了便于研究,他将有责任感的女人称为“一号人格”,将玛丽特娜本身称为“二号人格”,将催眠状态下的米莎称为“三号人格”。随着精神诊疗的继续,事情也开始趋于明朗化。海因里希·贝尔格发现,接受精神诊疗的玛丽特娜拥有3种人格,在日常生活中,大胆、开放的米莎会不时地“出来”取代性格温和的玛丽特娜,而责任感强的“一号人格”则经常扮演收拾残局者。米莎和“一号人格”彼此厌恶,对于米莎不经意间开的玩笑,玛丽特娜往往只是将它当成悲惨的命运被动地接受,而“一号人格”对这些玩笑则表现出深恶痛绝的态度。

譬如,有一次玛丽特娜搭乘城际列车想到伯尔尼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在火车上米莎却不知不觉间冒出来,她在中途下车,到一家酒吧去当女侍,玛丽特娜觉得这份工作无趣且让人疲惫,但却无计可施。最后,“一号人格”出现了,她走出酒吧,卖掉玛丽特娜的腕表,买车票准备回去。但在途中米莎又冒出来,她故意为难“一号人格”,拒绝回到玛丽特娜破旧的房子里,反而到别处租了一间新房子。最后,玛丽特娜“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张奇怪的床铺上,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从何而来。玛丽特娜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生活就像由无数难解的片段组合而成一样。

其实,“一号人格”提到的陌生男人后来被证实是导致玛丽特娜出现精神障碍的核心人物。原来,玛丽特娜的父亲是个没有责任心的赌徒,她的童年是在悲惨的环境中度过的。而陌生男人是玛丽特娜的一位远房亲戚,从小就对她非常好,单纯的玛丽特娜将她的情感都投注在这位疼爱她的远房亲戚身上。在后来的回忆中,她仍认为陌生男子是一个正直、有责任心的男人,拥有她父亲应该具备的一切优点。在玛丽特娜10岁时,她的母亲因病去世,此时的玛丽特娜孤苦无依,整日以泪洗面,而就在这个时候,她开始出现梦游的症状。

17岁时,为了逃避赌博上瘾的父亲,玛丽特娜离开家到一家私人医院找到一份护士的工作。此时,她仍和陌生男子保持着联络,而且经常去找他。有一天晚上,喝了酒的陌生男子到护士宿舍来找她,忽然露出狰狞的嘴脸,企图强行非礼她。玛丽特娜似乎想在记忆中将这一不愉快的经历擦掉,而将此创伤经历透露给海因里希·贝尔格的是米莎,她说:“经历过如此不堪回首的事情后,玛丽特娜就变得怪异了,整天眉头紧锁。”而“一号人格”也记得那天晚上所发生的事,但却对那晚以后的事毫无记忆。

其实,在很早以前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抑说”就对多重人格提出了令世人信服的科学解释。潜抑是个体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指的是一个人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想法、情感或不堪回首的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使个体不能察觉或回忆起让他们不愿谈及的经历,以避免精神上遭受不良情绪的影响。例如案例中的玛丽特娜,她潜抑陌生男子对她的非礼,而由米莎来“保有”对这件事的记忆,这正是让自己不产生精神压力的一种心理自卫机制。但为什么会一个人格接着另一个人格浮现,像相互串联在一起的呢?

从以上这些分析中海因里希·贝尔格得出了结论,玛丽特娜和“一号人格”才是病人的“真实自我”。于是他利用催眠暗示的方法,尝试将这两种人格融合在一起,至于那个大胆、开放的米莎,海因里希·贝尔格则决定将她“赶出门外”,或者说将她潜抑到玛丽特娜潜意识的最底层。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海因里希·贝尔格发表了他的治疗报告,报告中的玛丽特娜似乎又变成了一个正常、健康的女性。但海因里希·贝尔格强调,米莎并未真正消失,她仍然会偶尔冒出来,跟玛丽特娜开一些刁蛮的玩笑。

以上就是一个关于多重人格的案例。在海因里希·贝尔格看来,多重人格可以将一个人的精神或思想分解为两组、三组,甚至更多组。通过对多重人格患者的漫长的研究,可以挖掘出患者越来越多的人格。比如,荣获第29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金像奖的女演员在南奈利·约翰逊导演的电影《三面夏娃》中扮演了一个陷入极度困惑中的美国南方家庭主妇——伊夫,承受着头痛、情绪压抑、健忘等病症的困扰,于是寻求了精神病医生的帮助,一开始医生只是给她常规的建议,但随着病情的恶化,医生卢瑟使用了催眠疗法,却发现伊夫患多重人格,除了她白天的样子以外,她还有独立世故和淫荡妇人的隐藏人性。随着治疗的进一步深入,医生发现伊夫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人格,医生经过18年的精神分析后,发现她竟有高达21种人格特质。

目前,人们对多重人格者的不同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已有了比较清楚的研究。海因里希·贝尔格认为,患者大都是从小就开始创造、发展其不同人格的,而且几乎无一例外,其产生不同人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童年时期曾遭受过虐待或心灵上遭受了创伤。比如,案例中的玛丽特娜童年成长的环境是糟糕的,使他缺少安全感;电影《三面夏娃》里面的主人公在童年时也有过不堪回首的经历。而拥有这种经历的孩子后来就变成多重人格者,他们或许是想进入自我催眠的状态中,幻想着变成另外一个人,以此摆脱不愉快的经历和心理创伤。

从日常的研究中海因里希·贝尔格发现,具有多重人格的人大多非常容易进入到催眠状态中。一位曾经接受过海因里希·贝尔格治疗的多重人格者说:“在我知道什么是催眠后,我才清楚地知道年轻时的自己为何非常容易进入到那种精神恍惚的状态中。”

而在人的生理层面上,研究人员也实现了重大突破。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研究中心就曾经对10个有多重人格的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他们之中的每个人至少具有3种不同的人格,研究测定他们在不同人格状态下脑电波的反应情况,用电脑分析脑波仪度量患者在某些特定刺激下做出反应时的脑波活动。测试结果表明,同一个病人在不同的人格状态下,对于特定刺激做出反应的脑波活动是不一样的。因此,美国心理研究中心的心理分析师认为,一个人出现多重人格并不是刻意伪装出来的,而是人格的真正转移。当他们从一种人格变成另外一种人格时,脑部活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在不同的人格状态中,他们的脑部知觉和处理讯息的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此外,海因里希·贝尔格还证实了多重人格者在不同的人格特质下具有不同的声音形态。在他看来,对大多数人而言,声音形态是相对固定的。即使是演技再好的演员,在改变腔调前也很难改变自身的声音形态。而且,具有多重人格的人在言谈举止等方面改变的程度也是演员所不能真正效仿的。

多年的精神分析让海因里希·贝尔格意识到,一些情绪化并且心境多变的人的人格以及心灵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多重性。而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比如,一个公司的领导在工作期间经常摆着严厉的面孔训斥下属,也许在周末游玩时就变成一个有绅士风度的人,或者在家庭中变成一个温和的好丈夫。再比如,一个看似柔弱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遭遇危险时却能奋不顾身地创造奇迹。当在不同情境中经历了这些角色变化后,事后当事人也许无法相信当时会那样做。

其实,在精神分析学中,多重人格被众多心理分析专家视为病态,因为多重人格患者的多重自我大多彼此“不相识”,而诊治的目标就是用催眠的方式让患者的各种不同人格“相互认识”,并帮助他们的实际人格,也可以说是核心人格,将这些多重自身紧密地整合在一起,而且让患者意识到没有必要借“分裂”他们内在的自我来面对外界产生的危机。而在以上案例中接受海因里希·贝尔格治疗的年轻女子表示:“在接受了海因里希·贝尔格的治疗后,我认为自己的多重人格都是可以控制的,并且可以自由地选择成为自己想要做的人,我比别人更加了解真实的自己。”

为此,海因里希·贝尔格喜欢用“认识你的多重自我”这句话来诠释他对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此外,他还从那些具有创造才华的人身上发现,这些人都有过对自身想象中的另外一个自己感到困惑的经历,也许多重人格或多重自我并不像一些人想象中的那样罕见,或许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另外一个自我,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