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荣格心理术
6066600000035

第35章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

自卑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表现为对自身缺少足够正确的认识,在人际交往中通常缺少胆识,做事总是随声附和或畏手畏尾,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当事情出现错误时,这种人通常会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此一来,他们便失去了与人交往的信心和勇气。

荣格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详尽的解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所谓性格,又被称为心理机能或者广义上的心理,它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想法或态度以及自身行为方式对应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集合体。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性格在特定的环境中决定着他的心理想法以及行为方式。缺乏自信的人由于对事情抱有悲观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会一直伴随在他日常的行为方式中。如此一来,这个人在对待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并且没有获胜的决心和勇气。正是这些人心理出现的这些情况,使他们遭遇失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性格方面的缺陷。”

荣格指出,在谈及自卑之前有必要说说自尊,因为自卑的前提就是自尊。当一个人的自尊心没有得到满足,又没有实事求是、科学有效地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时,自卑心理就容易产生。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滋生出自卑心理后,会极大地否定自己的能力,同时悲观、失落的情绪也快速扩散开来,从而怯于与别人交往。其实很多时候,本来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却因为一句“我不行”“我没有别人做得好”等话语而让自己放弃努力。此外,有自卑心理的人由于看不到前进的希望以及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对美好的未来不敢抱有太多奢望。

其实,自卑心理的产生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荣格认为,以下这些原因是形成自卑心理最主要的因素。

首先,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对自我认识不足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比如,人们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当他们得到别人的否定后,就会过低地评价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自卑心理就会油然而生。

其次,家庭成长环境也和自卑心理有一定的关联。心理科学的研究早已证实,对于出现不同心理问题的人都可以在他早期的家庭生活环境中找到症结。比如,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在父母离异的环境中生活,必然会让这个人的心理出现畸形发展,认为自己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这样一来,在同龄孩子面前他就会感到自卑。如果这种自卑心理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通和化解,将会影响这个人的一生。

再次,自卑心理还和社会文化的因素有关。荣格认为,每个人在社会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生长,文化因素往往会给自卑心理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对新几内亚不同民族的人格特征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湖泊旁边居住的张布里族有着非常明显的男女角色差异——女性是社会的主体,每天外出劳作,掌握着经济大权等;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主要负责孩子的养育以及艺术或工艺等方面的劳动。正是这种分工的不同让该地区的男性产生了明显的自卑感。

最后,个人性格特点和自卑心理息息相关。大多数情况下,性格内向的人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性强,同时他们对事物产生的消极后果也有放大的趋势,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消极的体验或者不愉悦的经历释放和排解出去。因此,这样的人就会经常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身的性格,如此一来,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的概率也就越高。而那些果敢、自觉以及自制力强的人在其自尊心受到外界影响或压抑时很少会产生自卑心理,而是会激起他们内心更加强烈的自尊心,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更多的行动消除内心的压抑。

在荣格看来,人们不希望自己存有自卑心理,因为它在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还像是一把阻碍人们成长、前进的枷锁。而挣脱枷锁就需要找到战胜它的方法。因此,荣格从自身权威的心理研究中总结出以下方法:

(1)完全认知法。荣格认为,想要战胜自卑心理首先要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具有自卑心理的人通常有非常强的自尊心,当他们从现实中接受了一些让他们缺乏信心的信息时,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自身的优越感也会荡然无存,并且迅速地从一个信心满满的人走向另一个极端——极度缺乏信心的人。

人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本身并不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存在优点和缺点,对于自身的优点应该坦然接受,而对于自己的缺点也能够包容和正确看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用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进行比较,这样比来比去肯定会让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比较,应该将自己的优点向外释放出来,以此来增强自身的信心,从而将自卑心理消灭在萌芽阶段。

荣格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曾说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没有必要用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较,正确、明智的做法是自己和自己比。也就是说,和别人进行比较必然会产生自卑心理,和自己比较就不会出现。”其实,荣格要告诉人们的是,正确认识自己,并客观地评价自己,做到不盲目对比才是控制自卑心理的首要因素。

(2)心理暗示法。荣格提出的心理暗示法指的是一个人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自我鼓励进行的一种摆脱自卑心理的方法。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实际上可以被看成是对自我的一种心理暗示,它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荣格认为,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会产生消极的行为,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则会带来积极的行动。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差别并不大,在工作或生活中要不断暗示自己,别人能够做到的我通过努力也可以做到。始终将“我能做好”“他可以成功,我同样也可以”这样的心理暗示牢记在心,那么自卑感就会被扫光,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即使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只要将“失败是成功之母”“暴风雨过后就会出现彩虹”这样的心理暗示牢记在心,就会找出获取成功的方法。

(3)补偿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另一方面取得的成绩来弥补自身的缺陷,从而让自卑心理“无处藏身”。荣格指出,通过扬长补短的方式赶上别人,甚至超过别人。比如,亚历山大和拿破仑生来就因为身材矮小遭到别人的耻笑,可他们并不因此而自卑,而是通过不断努力并立下雄心壮志,终于在军事方面取得了成功。因此,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许不能改变,但只要找到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补偿目标,就可以克服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从另外一方面得到充分补偿,最终自卑感会被强大的决心和勇气取而代之。

(4)作业法。在荣格看来,一个人产生自卑感往往是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无情的打击,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为此,荣格建议,不妨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获胜概率较大的事情,这样一来,成功后不仅会收获一份喜悦,还能让自身的自信心得以强化。而自信心的恢复则需要一个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一连串小小的成功开始,通过不断取得的小成功为自身确立自信心,以此消除对自己的能力的怀疑。荣格强调,运用这样的方法时,期望值不要过高,也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因为这才是消除自卑感的有效方法。

(5)实践训练法。存在自卑心理的人经常会表现出不愿与人交往、敏感多疑的情况,因此,荣格建议要多进行一些实际训练。具体做法为:找一个和自己最熟悉的人,询问其对自己的印象如何,然后确定自己是否能接受这种回答方式,判断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留给别人的那种印象;心里幻想着如果自己成为一名演员,愿意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说出为什么喜欢扮演该角色;选择一个自己最崇拜的人,并从他身上找到让自己崇拜的品质;改变自身的形象、言行举止等,内心里强化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将不喜欢的东西抛在脑后。

(6)领悟法。当一个人出现自卑心理后,最好能主动找心理咨询师并接受相关的治疗。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通过自由联想以及回忆早期的经历,深入挖掘出导致自己产生自卑心理的深层次原因。在心理分析的作用下让这个人领悟到,自身出现的自卑感并不完全是自己的情况非常糟糕,而是隐藏在意识深处的症结使然。如此一来,就能有效地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