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兵法宝典丛书——李卫公问对
6050300000016

第16章 (十六)

“原文”

太宗曰:“诸葛亮言:‘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1]。’朕疑此谈非极致之论[2]。”

靖曰:“武侯[3]有所激[4]云尔。臣案《孙子》曰:‘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5]。’自古乱军引胜[6],不可胜纪[7]。夫教道不明者,言教阅无古法也;吏卒无常者,言将臣权任无久职也;乱军引胜者,言己自溃败,非敌胜之也。是以武侯言: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又何疑焉?”

“注释”

[1]“有制之兵”六句:《诸葛亮集·兵要》:“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意思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军队,即使将领没什么才能,也是无法被敌人打败的;缺乏训练、军纪松弛的军队,即使将领有才能,也是没有办法打胜仗的。

[2]极致之论:最正确的观点。

[3]武侯:即诸葛亮。

[4]激:激发。

[5]“教道不明”四句:见《孙子兵法·地形篇》。意思是训练没有章法,将领和士兵关系混乱,列兵布阵杂乱无序因此而致失败的,叫做乱。明,章法。无常,指变化无常,没有常规。

[6]乱军引胜:《孙子兵法·谋攻篇》:“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意思是自乱其军、自取覆亡。

[7]不可胜纪:很多,说不尽。

“译文”

唐太宗说:“诸葛亮说:‘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军队,即使将领没什么才能,也是无法被敌人打败的;缺乏训练、军纪松弛的军队,即使将领有才能,也是没有办法打胜仗的。’我怀疑这种说法不是正确的观点。”

李靖说:“诸葛亮说这话是有所激发的。《孙子兵法》上说:‘训练没有章法,将领和士兵关系混乱,列兵布阵杂乱无序因此而致失败的,叫做乱。’自古以来,自乱其军、自取覆亡的事例是很多的。所谓管理教育不严明,说的是军队训练没有遵循古代良好的做法;所谓将领和士兵关系混乱,说的是军官的职务和责权经常变动,就不能树立威信。所谓乱军引胜,说的是自己先自溃败,而不是被敌人打的。因此诸葛亮说: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即使是庸将指挥,也不会打败仗;如果自己不战自乱,纵然是贤将带兵,也难免发生危险,这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原文”

太宗曰:“教阅之法,信不可忽[1]。”

靖曰:“教得其道,则士乐[2]为用;教不得法,虽朝督[3]暮责[4],无益于事矣。臣所以区区[5]古制皆纂[6]以图者,庶[7]乎成有制之兵也。”

太宗曰:“卿为我择古陈[8]法,悉图[9]以上。”

“注释”

[1]忽:忽视。

[2]乐:乐于。

[3]督:督促,督察。

[4]责:责备,责罚。

[5]区区:少,小。

[6]纂:编纂。

[7]庶:将近,差不多。

[8]陈:同“阵”。

[9]图:绘成图。

“译文”

唐太宗说:“看来教育和训练是否得法,确实是不容忽视的。”

李靖答道:“教育和训练方法得当,士卒就会乐于听从命令;教育和训练方法不当,即使是早晚不停地督促责备,也无济于事。我之所以专心一致地把古人练兵制度一条条编纂成阵图,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来训练将士,差不多能成为纪律严明的军队。”

唐太宗说:“那么就请你为我选择古代的阵法,并全部绘成阵图,然后呈送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