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
6048400000022

第22章 悠悠十三陵

在1957年,中国的一批考古工作者打开了定陵地宫,他们的发现震惊了世界。陵墓是一座地下宫殿,有两层楼高、80多米长,由前、中、后、左、右5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联结而成,总面积约1195平方米,全部为石结构拱券式。在后殿里放着3口一人多高的朱红漆棺材,明朝第十三个皇帝神宗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都躺在里面。定陵出土稀世珍品3000余件,其中尤以金冠、凤冠引人瞩目。而织锦品的发现,对了解和研究久已失传的明代特有的丝织技巧,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凝聚帝王之气的“吉壤”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境内的天寿山南麓,离北京市50公里。陵区为一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中有温榆河自西北蜿蜒流来,山青水秀,不愧是一块“风水”胜境。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13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7座妃子墓、1座太监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中国历代皇帝对宗庙、陵寝都十分重视。皇家选择建陵地时,朝中要派一、二品大臣,带着深晓地理、风水的术士去四处寻找。十三陵选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就费了很大周折。朱棣在迁都北京之前就派了一批朝廷大员和深晓地理、风水的术士到北京寻找“吉壤”,先后勘察了几处地方。据说,最先选在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和“猪”同音,猪若进了屠家营要被宰杀,犯地讳不能用。另一处选在昌平的羊山脚下,因后面有个村叫“狼儿峪”,猪旁有狼更危险,也不能用。也曾选过京西的“燕家台”,可是,“燕家”与“晏驾”是谐音(皇帝死叫晏驾),不吉利。京西的潭柘寺景色虽然好,但无子孙发展的余地,也未当选。直到永乐七年(1409),经成祖亲自察看,由江西术士选的这片陵区才最终定下来。这里南面虎山、蟒山相对,似天然门户,中间是一片开阔的盆地,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分外幽美。朱棣降旨筑陵寝,并将原黄土山改名天寿山。从此,这里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

明十三陵未被盗发,所以是中国历代封建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最完整的。

十三陵的由来

自1368年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到1644年明朝灭亡,明朝统治了中国277年,更替了16个皇帝,而十三陵埋葬了13个皇帝。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其余各陵以长陵为轴,雁翅状排开。长陵西侧6陵:献陵、庆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西南3陵:定陵、昭陵、思陵;东侧3陵:景陵、永陵、德陵。

也许有人会问:明朝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原来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建文帝继位后削藩,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攻进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所以没有正式陵墓。明朝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在土木堡之战中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奉太后旨意即了帝位。后来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钰死后,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分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16帝有两位葬在别处,1位下落不明,其余13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十三陵”。

风格独特的十三陵

跟历代帝王陵墓相比,十三陵不仅保存最为完整,陵墓数量最多,而且在建筑上有很多独特之处。

从天寿山陵寝的建筑制度看,它包含有前代陵园的某些特点,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从秦汉至唐宋的帝陵,其建筑大多以覆斗形的陵台为中心,构成大体均衡对称的方陵体制。明初营建皇陵、祖陵沿袭此制。至朱元璋营建孝陵则加以变更,创造了全新的前方后圆,宝顶、明楼、享殿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陵寝布局形式,神道上排列陵寝兆域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等。天寿山诸陵的陵宫建筑基本沿用孝陵制度,但更趋完善,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例如长陵兆域门门前石碑坊的设置,石望柱改置石像生之前,石像生中增加功臣像等。其制度较之孝陵又更臻完备,更能体现封建社会的礼制特点。

十三陵的陵区的设计和建制,还有明显的抵御外部入侵的功能,这是它与其他朝代帝陵的一个重要区别。中国历代的陵区建筑都具备一定的防卫设施,以防止帝陵被侵犯。一般来说,中国历代皇陵位于帝都附近,陵区防卫体系主要是用来防范来自王朝内部的人为破坏。成祖迁都北京,主要目的是利用北京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优势,防御和抗击蒙古残余势力南犯,并控制东北地区。天寿山陵区处在京师北面,在长城南不到六七十里,北面是居庸关与古北口两大军事要塞。帝都和陵寝离边关如此之近,有遭外族侵犯的可能。所以十三陵一方面吸收了中国历史上构筑陵区防御体系的经验,又根据地形特点加以增补和创造。陵区不仅周围沿山设险,修筑有可资派军防守的十口城垣、敌台、拦马墙等军事防御工事,还在陵区南边修筑了可以屯驻重兵的昌平和巩华二城,以拱卫陵区,最终形成具备大规模作战条件的“边塞”式陵区防御体系。

十三陵陵区建筑的整体性达到了历史上的空前水平。宋朝及以前,历代帝王陵寝建筑布局具有相对集中的特征,但每座个体陵墓有很强的独立性。这些皇陵每座陵园都有各自的门阙、神道和石刻群,自成一体,但是从整体建筑的设置来看,没有一种严密的整体联系。明十三陵则不同,各陵各自拥有自己的享殿、明楼、宝城,在自成独立单位的同时,以长陵神道为各陵的公共神道,公用的牌坊、石刻群连接各个陵墓部分,形成紧密相连,错落有致的效果,整体上形成严密而有秩序的统一系统。

京郊首陵—长陵

十三陵现已正式开放的有定陵、长陵、昭陵。定陵埋葬着神宗和他两个皇后。新中国建立后,在史学家吴晗等人的主持下于1956~1958年进行发掘,这也是迄今十三陵中惟一被发掘的陵墓。墓中棺木保存完好,出土了众多极为珍贵的陪葬品。定陵的发掘,对了解明代墓葬制度和明代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长陵是成祖朱棣的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中央,永乐七年(1409)开始营建,历时4年建成,是十三陵中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工艺用料最考究、原建筑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长陵建筑平面是前方后圆形状。整个陵园用围墙环绕,前面的方形院落共有三进,进入陵门为第一进院落,院内居中是恩门。恩门系天门的意思,进入此门即称升入天堂。进入恩门,便是第二进院落。院内北面建有恩殿,落成于永乐十四年(1416)三月,是供奉帝后神牌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场所。

恩一词,是祭陵感恩而受福的意思。它是明代帝陵中惟一保存至今的陵殿,仿照明皇宫金銮殿(今故宫太和殿)修建,规模宏大,等级至高。恩殿后为内红门,门内是陵园的第三进院落。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两柱棂星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着象征性的石雕祭器。院的后面,是圆形的宝城,宝城之内为高大的封土陵冢,其下是埋葬帝后的玄宫。宝城的前部,沿中轴线方向建有方城和明楼。

长陵地宫的内部情况,人们尚不得而知,但从已发掘的定陵地宫来看,其建筑无疑奢丽豪华,而随葬品也一定非常丰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