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
6029200000034

第34章 索尔仁尼琴

索尔仁尼琴,1918年出生于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市,童年全靠母亲微薄的薪水过活。1941年于罗斯托夫大学物理数学系毕业,同时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学文学。

卫国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参军,被编入后勤部队。1942年他入炮兵学校受训,结业后任大尉炮兵连长。1945年2月因“政治问题”在前线被捕,判刑8年。刑满后流放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次年恢复名誉,后定居梁赞市,任中学数学教员。

1962年11月,索尔仁尼琴经赫鲁晓夫批准发表以劳改营为题材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引起苏联国内外强烈反响。

1963 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同年发表短篇小说《克列切托夫卡车站事件》、《玛特辽娜的家》和《为了事业的利益》。

1966 年1月他发表短篇小说《带围腰的扎哈尔》。

1967年5 月16 日向苏联第4次作家代表大会代表散发“公开信”,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和秘密的检查制度”。

1968年,索尔仁尼琴谴责苏联劳改营的“残酷”和“不人道”的长篇小说《癌病房》和《第一圈》在西欧发表。1969年11月他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

1970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金。翌年,德、法两国同时出版他的长篇小说《1914年8月》。

1973 年12月巴黎出版他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全书共3卷,1976年出齐),这是一部特写性长篇小说,情节除主人公坐牢的经历外,引用了上百人的报告、回忆、书信和苏联官方与西方的资料,指责从十月革命以来的苏联社会都是“非人的残暴统治”。

1974年2月12日索尔仁尼琴被拘留,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驱逐出境。离苏他后前往西德、瑞士。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后移居美国。

索尔仁尼琴主要著作还有《致苏联领袖们的信》、《和平与暴力》(1974)、《列宁在苏黎世》、《小牛撞橡树》(1975)、《缓和》(197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