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学概论新编
6027700000011

第11章 文学的创作风格

一、文学风格的基本涵义和具体体现

1.文学风格的基本涵义

所谓文学风格,简单地说,就是特点,即某个文学作品区别于其它文学作品的个别特点。

文学作品的个别特点,来自于在文学创作中结成审美关系的作家与社会生活两个方面。作家对于社会生活,是审美主体。每个审美主体,在美感结构上,都有不同于其它审美主体的个别特点。社会生活对于作家,从狭义上讲,是审美对象;从广义上讲,又是审美环境。每个审美对象和审美环境,在审美特征上,也都有不同于其它审美对象和审美环境的个别特点。作为这两个方面的特点的统一,即社会生活的个别特点通过作家的个别特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学风格。

以往关于文学风格的理论批评,受我国古代“文如其人”和西方古代“风格即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只强调从作为审美主体的作家的个别特点方面去研究文学风格,而不重视从作为审美对象和审美环境的社会生活的个别特点方面去研究文学风格。这是一种片面性。我们认为,人是对象的主体,也是环境的产儿,不分析对象和环境的个别特点,人的个别特点就无从谈起。基于此,我们今天研究文学风格,就必须从作家和制约他的社会生活对象,造就他的社会生活环境两方面同时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文学风格的真谛所在。

2.文学风格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文学风格,作为作家的个别特点和社会生活的个别特点的统一,它在文学作品中,是通过从内容到形式的各个要素具体地体现出来的。

首先从作品的情感和形象内容来看,文学风格在里面集中体现为:第一,情感的个别特点。每个作品的情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调子,各自不同的趣味,情感的这个在调子和趣味上的不同,是体现文学风格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即表情风格。第二,形象的个别特点。其中包括人物的个别特点,情节的个别特点,环境的个别特点。每一个作品的人物,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式样,各自不同的序列;每一个作品的情节,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脉络,各自不同的节奏;每一个作品的环境,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轮廓,各自不同的形态。形象的这些不同,是体现风格的另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即造形风格。

其次,从作品的语言形式来看,文学风格集中体现为:语言的个别特点。每一千作品的语言,都各有自己的个性色彩和地方风味。语言的这些个别特点,和情感形象的个别特点一样,是体现文学风格的又一最基本的方面,即修辞风格。

总起来讲,文学风格“就是生命,就是思想和血液”(福楼拜语)。它渗透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整体之中,以各个要素的个别特点的总和呈现出来,形成这个作品区别于别的作品的基本特点。

二、文学的个人风格和文学的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

1.构成文学风格的两个方面

以上我们说,文学风格是作为审美对象和审美环境的社会生活的个别特点通过作为审美主体的作家的个别特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作现。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把文学风格明显地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家的个别特点,即所谓文学风格中的主观因素,我们把它叫作作家的个性,或者文学的个人风格;一是社会生活的个别特点,即所谓文学风格中的客观因素,因为它在时间上,主要表现为时代特点,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民族特点,所以,我们把它叫作文学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2.文学的个人风格

文学的个人风格,既是作家个性的体现,所以,这里首先有必要对作家的个性作一分析。

作家的个性,作为作家在生活和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特点,实际上也就是作家的“我”。作为一个人,作家在生活方面,在一般感受方面有自己的个别特点,这个个别特点,即作家在生活中的“我”,或者叫作家的生活个性。作为一个以文学为职业的人,作家在创作方面,在审美感受方面也有自己的个别特点。这个个别特点,即作家在作品中的“我”,或者叫作家的创作个性。作家的生活个性与创作个性,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生活个性是创作个性的基础,而创作个性则是生活个性在创作中的改造和提炼。我们讲作家的个性,主要指创作个性。

作家有个性,普通人也有个性,相对于普通人而言,作家的个性必须是丰富的,鲜明的,深刻的,一句话,必须是一个独立的个性。因为只有独立的个性,才能和所谓的个人风格联系起来。个性从不独立到独立,必须有一个实践的过程。

每一个作家的创作,几乎无例外地都是从亦步亦趋的摹仿开始的。在摹仿的时候,作家还不成熟,谈不到独立的个性,也无所谓个人风格。只有当作家结束摹仿,开始独创的时候,才能说,作家的个性真正独立了,个人风格已经形成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风格是作家个性独立的标记,也是作家艺术独创的产物。

任何作家都少不了要有从摹仿到独创的过程。问题在于完成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有的作家可能很短,有的作家可能较长,也有的作家终其一生,到头来,还不能说他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

这当中,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家的先天因素,如独特的才能,独特的气质,独特的敏感性等等;另一方面是作家的后天因素,即实践的因素,如独特的社会环境,独特的生活经历,独特的文化教养,独特的创作训练等等。在形成个人风格的这两方面的因素之中,关键是后天的因素。一个作家只有通过不问断的生活实践和文学实践,才能具有高度的社会生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艺术素养。而这一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决定着作家的个人风格能否形成,而且决定着个人风格在形成以后,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文学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正如作为审美主体的作家在审美感受方面有他的个别接点——样,作为审美对象和审美环境的社会生活,在审美特征方面也有它的个别特点。

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从时间上看,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运动过程,是一道所谓的生活流。这道生活流,按照生产力的水平的不同,生产关系的状况的不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许多阶段。每一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时代。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虽然与所有时代的社会生活,会有某些共同特点,但毕竟又有它自己的个别特点。这种时代的个别特点,即时代特点,表现在社会存在方面,构成特定的时代风貌;表现在社会意识方面,构成特定的时代精神。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不能不受时代的制约,不能不带有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的印记。这种印记,通过作家在作品中具体地体现出来,即文学的时代风格。

我们还知道,社会生滔从空门上;看,是一个宽广无限的整体,是一个生活场。这个生活场,按照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经济生活,不同的心理素质,可以划分为许多部分,每个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虽然与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会有某些共同特点,但毕竟又有它的个别特点。这种民族的个别特点,即民族特点,表现在社会存在方面,构成特定的民族风貌;表现在社会意识方面,构成特定的民族精神。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不能不受民族特点的制约,不能不带有民族风貌和民族精神的印记。这种印记,通过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具体地体现出来,即文学的民族风格。

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只有反映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才具有文学的时代风格;只有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才具有文学的民族风格。文学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固然主要体现在对于同时代、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之中。但是,只要作家是同时代的作家,是本民族的作家,那么,像空气和水一样包围着、浸染着作家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民族风貌和民族精神,就不会不在这个作家的审美感受中打上时代和民族的印记,从而使他的审美感受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作家反映了别的时代和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学作品也仍然会有它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如果说,前面一种情况,即反映同时代、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作品具有相应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这里的时代和民族的特点,是既作为对象又作为环境,对作家的审美感受在起直接的制约作用的话,那么后面一种情况,即反映别的时代,别的民族的社会生活,作品也同样具有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这里面,时代和民族的特点,则纯粹是作为环境,对作家的审美感受在起间接而长久的渗透作用。

三、文学风格的多样统一

1.文学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是多样的统一

以上,我们分别地讨论了文学的个人风格和文学的时代风格与民族同格,其实,二者作为构成文学风格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文学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作为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的个人风格的汇总,它们不能脱离个人风格而单独存在,而只能包涵在一个个的个人风格之中,通过一个个的个人风格反映出来。文学的个人风格,作为特定的时代风格和特定的民族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也不能脱离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而单独存在,无不在各自的形态里包涵有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无不从各自的角度反映着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这里,已经涉及到了文学的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的多样统一问题。就反映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的个人风格而言,它们是作家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在形态上是各自有别的,因而是多样的;而就被体现的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本身而言,它们是同时代、本民族所有作家所面对的社会生活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在内涵上是大体相近的,因而又是统一的。形态各自有别的个人风格统一在内涵大体相近的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之中,我们所谓文学的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是多样的统一,就是这个意思。

2.文学的个人风格也是多样的统一

上面,我们讲文学的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是多样的统一,这是文学风格多样统一的一层涵义。除此而外,还有另一层涵义:文学的个人风格也是多样的统一。

我们知道,文学的个人风格是作家个性的具体体现。由于作家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所以,他的个性,从横向来看,就不能不是一个多侧面的有机整体。其中,有主导的侧面,又有许多非主导的侧面。体现在文学的个人风格中,前者即所谓本色,后者即所谓杂色。作家的个性是主导侧面与许多非主导侧面的多样统一,与此相适应,文学的个人风格,则是本色和许多杂色的多样统一。

作家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些社会关系本身,又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作家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由此决定,作家的个性,从横向上看,是一个多侧面的有机整体;从纵向上看,又是一个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拿这一个阶段与另一个阶段相比,其中,有一以贯之的稳定因素,也有随时而变的许多不稳定因素,即所谓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体现在文学的个人风格之中,前者构成个人风格的主调,后者构成个人风格的变调。作家的个性是稳定因素与许多不稳定因素的多样统一,与此相适应,文学的个人风格则是主调和许多变调的多样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