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官场钩沉
6027300000004

第4章 蒋志澄平息重庆大学风波

刘湘集团完全退出重庆,国民政府下令由蒋志澄任战时首都重庆的首任市长。

蒋志澄,浙江诸暨人,20世纪 20年代北京大学毕业,后赴德国攻读教育,毕业于柏林大学,并考察欧美诸国城市管理,30年代初返国担任江西庐山管理局长。他到任不久,对重庆依依不舍的刘湘,一面领兵出川抗日,另一面还想在重庆插手。当时重庆大学属于省立,经费、人事还由四川省教育厅负责,省府免去胡庶华(湖南人,原为湖大校长,背景有复兴社关系)校长职务,另派四川自流井人曹四笏(曹任远)为校长。

曹四笏,系国民党元老曹笃的侄子,自幼就由曹笃抚养。他先后留学日本读农业,又转入名古屋高等工校学染色专业;1918年由他的岳父谢持(国民党元老)资助去美国留学,在芝加哥大学又转入威士康亨大学读研究生;后又到德国留学,1924年取得博士学位。那个年代,能在外国获博士学位是很了不起的。他返国后曾先后在广东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授。

政治上,曹在日本时就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以及改组后的中华革命党,一直在国民党地方担任执委。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十分激烈。初期以胡汉民、汪精卫和后起的蒋介石三派力量较大。蒋介石把持军权,竟将任过国民党主席、立法院长的胡汉民扣留于汤山。曹四笏是胡汉民领导的“新国民党”主要骨干,“新国民党”当时被蒋介石认为是党内最大的反对力量。

1932年,蒋介石在党内的压力下释放了胡,胡即赴香港组织力量,进行驱逐蒋介石和汪精卫的活动。曹四笏也去了香港,成了胡的左右手,并被派任“华北区书记长”。不久,胡汉民病故。

抗战开始,曹四笏回川在成都大学任教授。当时成都大学老校长张澜是反蒋的,就向川省建议,派曹出任重庆大学校长。这自然也是反蒋的一着棋。

一个“新国民党”的骨干要来任重大校长,当局自然难以容忍,便指使复兴社在重大发动学生反对。声势来得浩大,曹见情势不对便立即退回成都。原任校长胡庶华也不干了,就由 CC派(CC派,国民党内以陈果夫、陈立夫为首的派别系统)的程天放来接任。重大内复兴社不愿 CC派掌权,学生们又闹起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蒋志澄只得以市长及原省教育厅长的身份,暂代理校长,压平了学潮,这是蒋志澄当市长唯一的政绩。学生上课以后又经过协商,才由投靠蒋介石的川人叶元龙接任,风波始告平息。

可是,日寇飞机加紧对重庆轰炸,毫无军事常识的蒋志澄则慌了手脚,不知如何应对。特别是 “五三”、“五四”重庆惨遭大轰炸,市民死伤数千,市中心区繁华地带一片火海,驻渝的外国使馆均无幸免,十多家报纸无法出报,只得出“联合版”。罪魁祸首是凶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作为市长与防空司令的蒋志澄也不无责任。蒋志澄当市长未及一年,只好辞职,重返教育部作总务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