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沉沙中的失乐园 追踪上古印度文明
6019600000009

第9章 四 奇迹在不断发现

在印度河文明之后的雅利安人史诗中,社会历史和自然的变迁,都是采用隐喻的手法来宣叙的,连河流也是赋予它喜怒哀乐的拟人化描写。吠陀史诗在颂赞因陀罗大神时说:

这雷霆的使用者,他屠龙现水,开辟那山岳激流的水道,迅疾地流泻下去,众水流向大洋,柔弱的战士,欲向因陀罗挑战他,因陀罗的敌人,受不住兵器的铿然打击。

其结果当然是因陀罗护佑的一方“摧毁了那些正倾崩的残破城堡”。

历史学家认为,吠陀史诗的颂赞,实际上是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河流域人民的坚固城堡时,不断地破坏敌人赖以生存的河流水坝,洪水不但冲破了坚固的城池,也破坏了农业灌溉系统,使得河流改道以至干涸。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展开,人们发现,除了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处典型的大城市之外,印度河文明的城市遗址分布的范围要远比事先的想象大得多,甚至大过西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城市分布范围。这一城市文明崛起于公元前260 0年,直至衰落后,有的城市还延续到公元前100 0年前才完全消亡。

人们注意到,同样是干旱少雨的印度河流域的东北部地区,为什么会发现那么多考古遗址,而如今遗址地表多为沙地。结果,考古学家在《梨俱吠陀》和《摩诃婆罗多》史诗中找到了答案。

在这些神的赞美诗中,雅利安人提到今人未知的一条大河,这条名叫“萨拉斯瓦提”的河流从高山流到大海,许多神圣的故事就是在它的沿岸发生的。史诗描绘的河流都是一个个人物的形象,它们会不断变换或增加河道、支流来满足沿岸人民的需要,它们更会发怒惩罚那些有违神意的人。例如,吠陀时期一个部落领袖瓦西什塔,由于他犯了乱伦罪,接受的处罚是要他投河自杀,但是河流女神宽恕了忏悔的瓦西什塔,把自己撕裂为上百条小溪以免淹死这位犯了罪过的部落圣人。

学者们认为,史诗中描写萨拉斯瓦提河消失于沙地,实际上是这条古河一直在改变流程,或分裂为许多小溪,古代沿河的居民只能听任自然的摆布傍水而居,直到水流干涸后才迁往异地他乡。

坎宁安和马歇尔可能始料所未及,他们开创的印度河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直至今天还未结束,其间发现的古物古迹难以胜数。在这里,出土了令全世界震惊的五大宝藏,其中,阿拉赫迪纳宝藏的发现,就具有较浓的传奇色彩。

1975 年,在卡拉奇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阿拉赫迪纳,考古学家费尔色威斯在炎热的阳光下,正主持着地下的发掘。在他的眼前暴露的是一些房基和石头砌筑的地下管道,地表看不到什么太惹眼的东西,这是印度河流域最常见的古代聚落遗迹。夏季的卡拉奇,酷热难当,有时气温达40度以上,这种情况使得考古学家和发掘工人很难全神贯注地观察地表的蛛丝马迹。当时房基的一旁已经揭露出一个赤陶大罐的口沿,但费尔色威斯和其他发掘人员都把目光转向了别处更吸引人的遗迹,这样,灰陶罐又在地下躺了一年。

1976 年,费尔色威斯重返旧地继续发掘。这时狂暴的雨季已经冲走了遗址房基的一些表土,而且房基边的赤陶罐不知什么时候也被刨掉了口沿,如此一来幸运之神降临在费尔色威斯的眼前,只见破掉口沿的大罐泥土中露出金子的闪光!他的心跳加快了,不过,他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情绪。

犹如施里曼发掘特洛伊城遇到普里阿蒙的黄金宝藏一样,费尔色威斯马上叫身边的工作人员去清理其他的区域,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骚乱。

艾利赛柏斯是他所信任的学生和助手,在大学修建筑系课程,眼下在发掘现场为费尔色威斯绘图。这时,主持人叫他去清理这个陶罐的周围,随后又以当天是他夫人生日为名,把发掘工人打发放假回家。

费尔色威斯和他的助手悉心地把这个有金子闪露的大罐清出地面之后,马上把它装上四轮马车直奔卡拉奇市中心。

室内清理的结果表明,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宝藏发现,罐中盛满了金、银、铜、玛瑙和玉髓之类原料制成的珠宝和装饰品。宝藏原先的主人肯定是一个极为富有或极有权力地位的大人物,或可能主人及其后裔没落了,他们在携带财宝远走他乡的过程中或就近掩埋,或由世袭财产的后代埋在这样的小镇陋屋下,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把它重新取出来。

这些由各种昂贵原料制成的珠宝首饰,都是用极复杂精湛的技艺做成。如其中的穿孔长玉髓珠管,现代人如果不使用钻石钻具就无法把它钻穿。考古学家通过反复的试验,才发现古印度河文明工匠是采用热处理加工办法,制成极硬而又耐磨的石英原料工具才将玉髓钻穿的。这些精美的装饰品成为印度河城市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皇室的成员都争相佩戴来自遥远的印度河城市的装饰品。今天,人们在乌尔王室(今伊拉克境内)的墓葬中,就发现有产自印度河城市的珠宝。

在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起源、发展的过程中,学者们多数认为,它们最终形成以城市为枢纽的辽阔社会,是取决于经济贸易生产方式的拓展。到目前为止,在这一拓展过程中,还没有发现人为武装兼并和激烈冲突的证据,这一历史演变与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国等地的文明起源模式有明显的不同。当印度河文明达到全盛期,它的城镇向北伸展到博德瓦高原,西南伸至坎贝湾的罗赛尔,西至俾路支斯坦和阿富汗,东至恒河上游地区。

坎贝湾海港城市罗赛尔的发现,表明印度河城市有着十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发达的对外贸易。它有巨大的船坞和港口,有人工运河通往坎贝湾,当时的海上商船已知道利用季节风远航至西亚、北非各地的著名商港。在罗赛尔一个被焚烧过的废墟中出土了大量印章,印章中有文字符号和公牛等徽记,它加盖在货物包或是凭据上,具有商标和信用的意义,可见进出口的货物流量是十分巨大的。当时的商船可能主要是沿着海岸线,在季风刮起的时候(如5 月末至8 月)往返于印度河流域到阿曼之间。这些商船沿着马克兰海岸不断行驶,再沿波斯湾向上航行,就可以抵达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城市的港口。

据遗址发掘面积及其城市主设施推测,当时印度河流域的中心城市,如摩亨佐·达罗,其居住区面积不小于25 0公顷,可容纳的人口不下 14万。每个城市周围都有广大的农业用地、河流和森林,这些地方居住着农民、牧人和渔猎采集的群落。

总之,哈拉巴文化的遗迹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印度河文明曾经有过巨大、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那里的居民不仅自由地享受着一种高度发达的都市生活和卫生设备,而且还享受着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下面,还是让我们走进印度河城市,去领略这个独特的古文明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