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礼仪礼节知识宝典
6008900000032

第32章 国外的馈赠礼仪

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社会、宗教的影响和忌讳,送礼成了一种复杂的礼仪。如果运用得当,送礼能巩固和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当则会有碍于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关系破裂。选择适当的礼物、赠送礼物的时机并注意收礼人的反应,都是送礼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一些亚洲国家

在亚洲国家,人们都认为来而不往是有失尊严的,这涉及到自身形象。因此,一般人都倾向于先送礼物给他人。而且,收到礼物后,在回礼时经常在礼物的内在价值、外在包装上下工夫,以表现自己的慷慨和对他人的恭敬。

◆日本人的礼尚往来

日本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在日本,无论是到亲戚、朋友、同事家作客,还是参加各种聚会、喜庆活动,都会准备一些礼物给对方。根据场合以及对象的不同,礼物可以是亲手制作的糕点、寿司,或是精美的日用品,甚至是高档贵重的礼品。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对装饰着狐狸和獾的图案的东西甚为反感。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

另外,到日本人家里作客,携带的菊花的花瓣只能有15片,因为只有皇室才能拥有16瓣的菊花。

日本还是一个崇尚形式的民族,大多数日本人认为礼品的包装同礼品本身一样重要,因此,当你精心准备好礼物之后,一定不要忘记:把礼物同样精心地包装好。

◆韩国人的礼尚往来

韩国的商人对初次来访的客人常常会送当地出产的手工艺品,而且,他们通常要等客人先拿出礼物来,然后才回赠他们本国的礼品。

◆阿拉伯人的礼尚往来

阿拉伯人喜欢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礼品,不喜欢纯实用性的东西;忌讳烈性酒和带有动物图案的礼品(因为这些动物可能代表着不吉祥);切勿把用旧的物品赠送他人。另外,在阿拉伯国家,成人间在初次见面时送礼可能会被视为行贿。

宾客如果盯住阿拉伯主人的某件物品看个不停是很失礼的举动,因为这会让他们认为你一定很喜欢它,并一定会要你收下这件东西。

阿拉伯商人赠送给他人的一般都是贵重礼物,同时也希望收到同样贵重的回礼。因为阿拉伯人认为不让他们表示自己的慷慨大方是不恭的,且来而不往是有失尊严的,一旦如此就会危害到双方的关系。

送礼物给阿拉伯人的妻子被认为是对其隐私的侵犯,然而送给孩子则总是受欢迎的。

■在一些欧美国家

在欧洲国家,一般只有在朋友之间才互赠礼物。赠送礼物通常是此次交往行将结束时才进行,同时,表达的方式要恰如其分。一盒精美的巧克力、一瓶优质的葡萄酒在欧洲都是很好的礼物。

登门拜访前则应送去鲜花(花要提前一天送去,以便主人把花布置好)。而且要送单数的花,同时附上一张手写的名片,用商业名片会被视为草率的行为。

通常,欧美人相互赠送礼物是在本次交往结束的时候,而一些亚洲国家的人们,通常是在见面时先互赠礼物,然后才进行后续的交往。

◆英国人的礼尚往来

通常,英国人是含蓄的,他们极少会在日常生活中以贵重的礼物相赠,在成人之间,向对方赠送贵重的礼物很可能会被对方误认为是有大事相求甚至是贿赂。因此,与英国人交往,赠送礼物不必花费太多,能够表达你的心意就可以了。

英国人也像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数并不欣赏,除非主人对这种礼品事前有周密的考虑。

◆法国人的礼尚往来

在初次结识时,法国人通常是不会相互赠送礼物的,在相互认识之后,他们才会相互赠送礼物以表达问候等。通常,法国人赠送礼品比较注重表达出对对方智慧的赞美,不会显得太过于亲密。法国人讲究浪漫,喜欢知识性、艺术性的礼物,如精美的卡片、艺术相册或小工艺品等都是相宜的礼品。

应邀到法国人家里用餐时,客人通常会选择带上几枝不加捆扎的鲜花,以表达对主人的问候与谢意。但菊花是不能随便赠送的,在法国,只有在葬礼上才用菊花。

◆德国人的礼尚往来

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礼节非常重视。与德国人握手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握手时务必要坦然地注视对方;二是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晃动的次数宜稍多一些,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

此外,重视称呼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对德国人称呼不当,通常会令对方大为不快。一般情况下,切勿直呼德国人的名字,可称其全称或仅称其姓。与德国人交谈时,切勿疏忽对“您”与“你”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称“您”表示尊重,称“你”则表示地位平等、关系密切。

德国人喜欢应邀郊游,但主人在出发前必须要做好细致周密的安排。

◆美国人的礼尚往来

美国人很讲究实用,因此,一瓶上好的葡萄酒或烈性酒、一件高雅的名牌礼物,都是最合适不过的。与一些欧洲国家一样,美国人赠送礼物通常也是在本次交往结束时。

■在一些拉丁美洲国家

黑和紫是拉美国家的人最忌讳的颜色,这两种颜色使人联想到四旬斋。刀剑应排除在礼品之外,因为它们暗示着友情的完结。手帕也不能作为礼品送给拉美国家的人,因为它与眼泪是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