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名著导读
6008800000052

第52章 《简·爱》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著名女作家,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她5岁时母亲便患癌症去世,父亲收入菲薄,全家人的生活艰苦而凄凉。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成书时间:1847年

类别:长篇小说

经典欣赏

第三十七章(节选)

门慢慢地开了。薄暮中一个人影走了出来,站在台阶上。一个没有戴帽子的男人。他伸出手仿佛要感觉一下是不是在下雨。尽管已是黄昏,我还是认出他来了——那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我的主人,爱德华·费尔法克斯·罗切斯特。

我停住脚步,几乎屏住了呼吸,站立着看他——仔细打量他,而不让他看见,呵,他看不见我。这次突然相遇,巨大的喜悦已被痛苦所制约。我毫不费力地压住了我的嗓音,免得喊出声来,控制了我的脚步,免得急乎乎冲上前去。

他的外形依然像往昔那么健壮,腰背依然笔直、头发依然乌黑。他的面容没有改变和消瘦。任何哀伤都不可能在一年之内消蚀他强劲的力量,或是摧毁他蓬勃的青春。但在他的面部表情上看到了变化。他看上去绝望而深沉——令我想起受到虐待和身陷囹圄的野兽和鸟类,在恼怒痛苦之时,走近它是很危险的。一只笼中的鹰,被残酷地去了金色的双眼,看上去也许就像这位失明的参孙。

内容导读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主人公简·爱出生后不久父母双亡,在冷酷的舅母家受到百般虐待后被送到罗伍德慈善学校。在那里,校长和学监不断地虐待孤女。6年后,简·爱毕业,在那里任教2年,此后应聘到桑费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面对既无姿色,又无财产的简·爱,男主人罗切斯特表面表现得极为傲慢,但内心却十分欣赏简·爱不凡的气质。不久两人互吐真情,倾心相爱。直到在教堂举行婚礼时,简·爱才知道罗切斯特是有妇之夫,他的妻子患了可怕的精神病,被关在庄园楼顶的密室里。绝望中,简·爱从桑费尔德出走,后来被圣·约翰一家所救,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当了乡村教师。简·爱仍怀恋着罗切斯特,她拒绝了约翰的求爱,她的心灵依然感受到罗切斯特的召唤,当她回到桑费尔德庄园时,已是一片废墟。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焚烧了庄园,并在大火中丧生,罗切斯特也因此丧失了财产,并且双目失明。可是简·爱仍然同他结了婚。

这部现实主义小说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夏洛蒂塑造了一位貌不出众,但有着火热激情和不屈不挠的性格的女性形象。她出身贫寒,却有着勇敢、正直、坚强的性格。在慈善学校,面对挨打、受饿和罚站示众,她总是倔强地昂起头来,不肯让泪水涌出眼眶。当家庭教师期间,在刚毅、傲慢而富有的大地主罗切斯特面前,她表现得不卑不亢;当她了解了罗切斯特平时的怪癖和玩世不恭是由于深沉的内心痛苦和愤世嫉俗所致时,她对罗切斯特逐步由好感发展到爱慕,此时她又能冲破年龄、社会地位和传统观念束缚,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真正的爱情。

《简·爱》采用自叙和回忆的形式,让主人公直接向读者讲述童年的苦难、慈善学校的冷酷,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小说心理描写细致,抒情气息浓郁,感情跌宕起伏,语言简朴生动,景物描写具有地方色彩。

在写作风格上,夏洛蒂也独树一帜。她文笔简洁而传神,质朴而不呆滞,加之第一人称的叙述语言,使得小说贴近读者、贴近现实。同时,小说又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特点,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人的气质。作者在叙述中自然地使用了梦境、幻觉、象征和预感、隐喻等手法,使小说的“自然”境界扑朔迷离,情节扣人心弦。

可以说,作者在小说中不仅为纯洁的爱情唱出了最美的赞歌,对阶层观念、平等意识等作了大胆的拓解,且对当时的宗教思想也作出了反叛的诠释。这也正是《简·爱》超越一般爱情小说并能流芳百世的原因所在。

在当今世界文坛中,有人批评这部小说缺乏对社会现实更理智而深刻的分析,在对疯女人的描写中,过多地追求“哥特式小说”的神秘气氛而减弱了表现现实的真实性。小说中所表现的这些局限性的成因很复杂,有的是受作者本人的阅历所限(她只活了39岁),有的是因作品本身形式的特点而定,而有的则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所致。然而,100多年来,《简·爱》在读者心目中依然是影响不衰,作家、评论家对它的热情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