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名著导读
6008800000011

第11章 《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403~444),本是宋武帝刘裕之侄,刘裕大弟弟长沙王刘道怜的第二个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因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刘义庆便被朝廷过继给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史称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秉性简素,清心寡欲,爱好文艺。当时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撰有《世说新语》八卷,今本作三卷。

成书时间:南北朝时期

类别:笔记小说集

经典欣赏

周处除害(节选)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内容导读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汉末至南朝宋初的社会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风尚、人文精神风貌与才情,对中国文学、审美习尚、思想文化,尤其是对士人精神产生过极为深远影响的一部古典名著。

《世说新语》,本名《世说新书》,简称《世说》。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奇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的放荡生活和风气。在中国小说中自成一体,后代仿作很多。书中存在不少消极因素,但也有不少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的记述。全书语言精炼,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形象,意味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世说新语》以人物为中心,分类叙事,全书有明显的崇儒色彩,但也有大量称羡清谈名士、阐扬老庄玄学的内容。宗白华先生曾说,汉魏六朝是一个社会极为动荡黑暗的时代,也是思想解放、人性觉醒的时代,而《世说新语》正是记录了汉末至刘宋初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庶僧道,尤其是士族阶层的清谈、品德、交游、为政、栖逸等种种活动,以及他们潇洒、任诞、简傲、放旷等种种性格和人生追求,是魏晋名士与魏晋风度的传神写照。

《世说新语》中每则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读起来有如今日的微型小说,故事有首尾及高潮迭起的情节,如温峤娶表妹为妻的故事,人物对话诙谐,内容极富戏剧性。又如刘伶假借生病,骗妻子为他准备好酒肉的故事,情节也是饶有趣味。

《世说新语》中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描绘。《世说新语》中出场的人物有上百个,但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就能精确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人物的性格便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还善于把记言与记事结合起来,将一桩桩历史事件最真实地呈现出来,又让读者读起来不枯燥乏味。

《世说新语》自问世1500多年以来,颇得文人学士赏爱。宋高似孙《纬略》说它“极为精绝”,刘应登认为它“清微简远,居然玄胜”,“临川善述,更自高简有法”,明人胡应麟更是对其推崇备至:“读是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直至现代,鲁迅评赏它是“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人们从社会、习俗、军事、思想文化等多角度对《世说新语》给以加倍的关注,宗白华先生说它开启了“世说新语时代”。

确实,我们从后世“世说体”模仿之作的层出不穷就可见一斑了,足以感受到《世说新语》对笔记体小说的深远影响。

除此,《世说新语》还是后世小说、戏剧题材的渊薮,“周处除害”、“兰亭会”、“祢衡击鼓骂曹”、“杨修才思敏捷”、“曹植七步成诗”、“钟会汗不敢出”、“王徽之雪夜访戴”,等等,早已耳熟能详、妇孺皆知。而《任诞》篇王恭所说“名士不须奇才,但须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中所表露的有关魏晋名士的消息,如以高门士族为荣,悠游自得、崇尚自然适意、率真性情、旷达超逸、善谈名理诗文等名士风度,更是为后世文人所仰慕称羡,大有不读《世说新语》便不知魏晋风度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