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蓝海开发计划
6006800000055

第55章 梭子蟹

梭子蟹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其头胸甲前缘左右两侧各有9枚锯齿,最后一齿又大又长,横向侧方突出,使头胸甲中部宽大,两侧尖细,形似织布用的梭子,故而得名。

在地球上生存的275种蟹类中,梭子蟹属海味珍品之最,经济价值最大,常见的有红星梭子蟹、运海梭子蟹和梭子蟹。这类蟹子胸甲表面具有横行的颗粒棱绒;甲面分区明显,额缘具有4枚小齿;复眼1对,具柄;步足5对,第1对大而坚硬,称螯足;第5对步足平扁如桨,称游泳足,有较强的游泳能力,被列为底栖游泳动物。

梭子蟹生长在近岸浅海,栖息水深10~50米的海区,以10~30米水深的泥沙底质海区最为密集。梭子蟹在白天光强时,潜伏在海底,夜间则游到水层觅食。奇怪的是在食物匮缺的情况下,母梭子蟹竟能用螯足从自己腹部取卵充饥。人们利用其特性,多在夜间把事先放有饵料的流刺网撒在海中,捕捉引诱来的蟹群,也可用拖网和诱饵钓,有时还可用手捉到个体较大的活蟹。

梭子蟹冬季栖息在较深的海底冬眠,第年11月至翌年2月,雌蟹最胖,性腺发达,桔红色的卵巢已扩展到胸部两侧。春夏之交是梭子蟹的繁殖季节,雌蟹产卵量与个体大小成正比,一般有2~10万粒,附着在雌蟹腹肢刚孵化后变成幼蟹。从幼蟹到成蟹要经过多次蜕壳,每蜕过一次壳,甲壳增大,体重增加一次,而且只在身体长到特别丰满时才会脱壳。

有趣的是梭子蟹是一个脱壳专家,春季孵化出的幼蟹生长速度很快,当脱壳8~10次,体重150克左右时达到性成熟便进行交尾活动。它们每次脱壳需15~30分钟,这时敌害生物往往会乘虚而入,侵食个体,体弱多病的个体也会在脱壳中自我淘汰,每脱一次壳都是生死搏斗。幼蟹每脱一次壳,甲长和甲宽可增加30%,到中秋节前后,蟹便可长成较大的肥蟹,俗谓秋风起蟹儿肥,也就是捕获的最好季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