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5978500000013

第13章 放飞绚丽的梦想(2)

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法拉第确定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从而奠定了现代电工学的基础。此外,有磁致光效应等多项重大发现。然而,这位被大思想家恩格斯称作是“到现在为止的最大电学家”,却连小学大门都没有进去过。当同龄的伙伴都坐在教室时,他却一边卖报,一边认字。后来又自学了电学、力学和化学知识。他立志要在科学领域作一番成绩,于是就给赫赫有名的戴维教授写信表示:“极愿逃出商界入于科学界,因为据我想象,科学能使人高尚而可亲。”而当时的法拉第仅仅是一个装订图书的学徒工。

试想一下,如果法拉第没有远大的志向,世界也就少了一位如此瞩目的科学了。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性格、不同的气质、不同的爱好也决定着每一个人不同的志向,即“人各有志”。但不论有多么不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文天祥曾说的“丹崖翠碧千万丈,与公七上上上上”,胸有大志,或者说胸有“鸿鹄之志”才能使个人的天赋得到最大化发展。

有志向虽然是人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不要忘记在立志与成功之间,还需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如果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么再宏伟的好志向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唐代的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历尽磨难,前五次均告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屡败屡起,直到第六次,终于到了日本,把唐朝的文化带到日本,他本人也成了日本佛学中律宗的创始人。所以,在为自己立下志向之后,一定要坚定信念,将理想化为现实。

一个人将来能不能有作为,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有无志气。志气的来源并不是他少年时是否是有成就大事业的气质,而在于他有没有成就大事业的方向和一颗相信自己、永不退缩的心。所以说,尽早的指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志向,是获得成功的最有效的方法。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拿时间来仔细的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甚至是和老师家长共同探讨,都将是大有收获的。

4.永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一个人具备了执着的信念,才有资格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这世上也只有其具备强大坚持力的人才能拥有一切,才能达成终极的成功。

大凡成功者的字典里都没有放弃、不可能、办不到、没法子、成问题、行不通、没希望、退缩这类愚蠢的字眼。他们在奋斗的过程中,都是尽量避免绝望,一旦受到它的威胁,他们就会立即想方设法向它挑战。

要想成功,要想成与众不同,要想创新就不能在乎别人如何看你:地球是圆的,对吗?当然对,谁也不会否认。这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是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发现的,他提出“地圆说”时,被人们当作疯子,“地怎么可能是圆的?那走路不就站不稳了吗?”当时他甚至被国王以“妖言惑众”的罪名判刑。

大画家梵高当时人们也认为他是一个疯子。不仅仅是他们,世界上的每一个伟人在刚刚开始时,都被视为异类。因为他不平凡,当然不被平凡人理解,因为他与众人不一样,所以他会发展成为伟人,而一般人与一般人都一样,同样是一般人的想法。

所以,当你被周围的人视为疯狂的时候,你几乎已经开始成功了。但是一般人太在乎别人如何看他。害怕别人对他的批评,他要想法与行为上,当然处处受限制,如何能成功呢?所以,在面对众人对你的讥讽与嘲笑时就坚持自己的原则,说不定下一步就是成功。

成功等于永不放弃

有一句话叫“志不坚者智不达”,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最关键的就是其具有坚强的意志,他们的目标一旦确定后,就会坚持自己的理想,至到成功为止。正如发明家爱迪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什么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最终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意志是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能力。在心理学上,健康人格可以划分为智慧力量、道德力量、意志力量三种人格力量。坚强的意志正是成功核心品质。正如郑板桥在《竹石》一诗中对意志所做的生动形象的解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种意志虽然不是写他为了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但同样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就要有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

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累里原本是一名并不成功的作家,出版数部作品却无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文学上的失败让他认清了自己,几番周折后,他决定涉足政坛,决心成为英国首相。他克服重重阻力,先后当选议员、下议院主席、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直至1868年实现既定目标成为英国首相。

杰明·迪斯累里成功后,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对于自己的成功,在一次简短的演说中迪斯累里一言以蔽之:“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目标。”明确而坚定的目标是赢得成功、有所作为的基本前提,因为坚定目标的意义,不仅在于面对种种挫折与困难时能百折不挠,抓住成功的契机,让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更重要的还在于身处逆境能产生巨大的奋进激情,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掘与释放。

爱默生说:“一个伟大的灵魂要坚强地生活,也要坚强地思想。”他就是用这句话来警示人们要远离脆弱,多一些挺进的勇气和思想的韧。爱默生的思想环境其实比我们好得多,但他还是感到没有坚强的意志就难以坚持自己的追求。

他认为,一个人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要情愿忍受苦难地走自己的路,这样才不会在世俗面前庸俗下去。何况,人在思想旅途中又常常会“气馁、彷徨”。面对身外身内的敌人,如果缺少思想韧性,就会从挑战、质疑、叩问中变成迎合、俯就、媚俗,完全失去创造者高贵的特征,生命也就不再具有质量的话题。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奥格·曼狄诺写道:我不是为了失败才来到这个世界的,我的血管也没有失败的血液在流动,我不是牧人鞭打的羔羊,我是猛狮,不与羊为伍。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骚,这是羊群中的瘟疫,我不能被它传染。失败者的屠宰场不是我命运的归宿。

挫折是前进的动力

既然目标已定,便应该风雨兼程,林肯挂在墙上的名言:我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攻击我的言论将会一钱不值。如果我要看攻击我的言论,我将一事无成。

泰戈尔说:“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挫折是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在人生的长途上,勇于高歌,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青少年朋友们可能都读过古希腊神话中西绪弗斯的故事。西绪弗斯因为天庭触犯了法规,被天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天神对他的惩罚是让他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弗斯都费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可是,在他回家时,石头又会自动滚下来,于是,西绪弗斯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绪弗斯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我劳作又永远止境的失败。天神要惩罚西绪弗斯的,也就是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命运中,饱受苦难。但他就是坚持自己的追求,永无止境地不放弃。

西绪弗斯在前进的过程中始终就是不肯认命。他也没有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里被困住,他认为推石头上山的过程本身就很有意味,只要把石头推上山顶,总有一天它会停下来的,况且每一次推石头到山顶,都是一次意志的检测。

从这以后,天神终于没有办法再惩罚西绪弗斯,就召他回了天庭。西绪弗斯终于赢得了胜利。他的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到底。这也是让生命过程获得美感的最好选择。

5.活在希望当中

人要活在希望里,哪怕你的希望在不停的破灭,也要鼓足勇气去继续寻找并构建新的希望。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变得充满张力、人生才会丰富而又多彩。什么是希望?希望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无论你自由还是不自由,在困境中或是在悠闲地享受生命,还在挣扎着抑或是已经置所有的一切以度外,你都可以拥有,并让你可以更加坚强地面对现实。希望是美好的,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希望,任何困境都可以征服,只要心中充满希望,我们的心就永远年轻。所以,人是要活在希望当中的。

生活之中离不开希望

希望是梦想,是理想,是志向……是一个值得让自己去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它不一定会很大,但却是生命的需要,或者说是支撑。生命只有在追逐希望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并体现出其意义,一旦没有了希望,那它就会变得虚无且缥渺。就像万物生长所需要的红太阳,虽然不能每天都会如期的出现,一旦没有了它,世界将会变得黑暗且荒芜。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只要心存希望,梦想终将变成现实。

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就有可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巴顿将军曾说过:“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兵。”将军是每一个军中男儿的梦想,是钢铁板块里的骄傲,是戎马生涯里的最高荣誉。它召唤着一代又一代军人为之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造就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军人都能成为将军,但他们心怀希望不断奋斗的历程却值得人们去学习。

希望对于年轻气盛的青少年来说,一定要立足于现实,切忌好高骛远。因为任何一个愿望的实现都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因此,当要构建一个新希望时,必须立足现实,去伪存真,找准差距,精谋细划,明确方向。否则就是梦幻泡影,水中捞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得以实现。乱世救国,是热血男儿的责任;追求真理,是成就伟业的方向。由此可见,总理的志向是远大的,也是现实的。如今的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那么,你的希望只要有益于个人的成长进步、有益于家庭的幸福安宁,有益于社会的繁荣昌盛,就是现实的。所谓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只要心存希望,就能在你奋斗、实现与跨越的过程中体现出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