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极品人
5970800000040

第40章 楼和路

1998年秋末从美国归来,有做编辑工作的朋友约我写些随感之类的稿子。但我很快就恢复了我因赴美中断的小说创作,却迟迟不想写访美的文章。朋友感到奇怪,1982年我第一次去美国,回来后写了一本十几万字的小册子《过海日记》。这次为什么写不出东西来?是旧地重游对美国没有新鲜感了?还是厌烦了炮制出国游记之类的文字?我说都不是,美国不是我的旧地,这次重游比第一次感受更深,感到美国更陌生,更不可理解,一时难以整理出自己的感想。记得当年跟我一同赴美的冯牧读完《过海日记)后对我说了四个字真能写呀!这即使不是贬,也算不得是恭维,只是感叹在美国区区只呆了一个半月,怎么就能写出这么多!现在琢磨这四个字,当时的能写其实是敢写,有一种乍天洋荤的新奇,还有一股可以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楞劲。尽管当时我也到了不惑之年。主观性比较强,多是以中国为镜子照美国。这次已经没有那么强的主观性,猎奇心也淡了,不自觉地以美国为镜照中国,忽然发现镜子里的东西变形了,不知是被照的东西有问题,还是镜子原本就是哈哈镜……美国变得看不懂了。朋友仍是一再怂恿,他说写看不懂的美国也许比写那些猎奇的或自以为对美国已经了解透彻的文字更有意思。

有个房地产开发商将要兴建一个新的住宅小区,在报纸上做整版的广告,冠名为美国小镇风情——中间有六幢高层大楼,四周拥挤着一片高六层或八层、每幢有四个或六个门洞的长方形住宅楼。开发商在画图的时候当然也不会忘记在楼群中间恰到好处地点缀一些绿色。真不知美国哪个小镇具有这样的风情?在我的印象里,不要说美国小镇,就是一般的美国小城市里都没有这么多密集的髙大住宅楼,那些长匣子式的住宅楼,似乎只有在美国大城市的贫民区和黑人住宅区里才见得到。为了验证这种印象,我把那张报纸带到了美国,空闲的时候拿出来请美国人辨认他们的小镇。从东部到西部,看到那份广告的美国朋友一眼就指出,这是经过美化的中国城市的一角,或者说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小镇。一个星期天,有位朋友拉着我在新英格兰地区看了几个美国小镇,从远处几乎看不到建筑物,只有一片片树林,镇里根本就没有高大成片的住宅区,多是一些式样各异的平房和二三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之中,松散而幽静。

还有的开发商更敢说话:我们要把XX区建成曼哈顿,超过曼哈顿!这麻烦就来了,甚至不仅仅是麻烦,还要遗患无穷。谁有钱,或谁有关系弄到一块地方,就随心所欲地盖自己想盖的高楼。搞得城市里东一座摩天楼,西一座楼摩天,稀稀落落,不讲布局,没有章法,更无远见。再加上有些高楼由于设计品位低下,或者急于想出风头仓促上马,或者因资金不足,凑凑合合,只高而不美,甚至丑陋不堪。有的建筑质量低劣,刚盖成没有几年就变成爆皮儿开花的老玉米……实在是有碍观瞻,影响市容,破坏了城市的整体风格,污染了城市空间。更坏的是浪费能源、水源,造成诸多不便——零零散散的东一个高楼西一个高楼不管他把高楼盖在哪儿,你都得给他换大管道送气送水送电,你说费不费?烦不烦?

难怪我们的城市里天天挖马路,一年四季尘土飞扬。我每天早展都要经过的平山道,在1998这一年当中就挖开了三次,一会儿换小管儿,一会儿换大管儿,春天把北边刨开,到夏天刚把北边填上紧接着又将南边挖开了,到冬天几乎在接近中部的位置又下刀了……湿泥块洒落在路面上,结成硬疙瘩,把柏油路变成土坷垃地。我们辛辛苦苦地建设了半个世纪啦,老也不消停,老也不见干净。每当我骑着自行车在平山道上东躲西闪,磕磕绊绊,弄得灰头土脸的时候,就咒骂美国人,他们太坏了,给全世界带了个坏头儿!建摩天大楼就是美国人兴起来的。但他们的高楼往往都集中建在一个区,以中国人喜欢效仿的国际大都市纽约为例,摩天大楼都集中在曼哈顿,组成最奇妙的都市景观,尤其是到夜晚,纽约被公认拥有世界上最漂亮的夜景。而且由于高楼集中,能源供应省事而节省。即使是在寸土寸金、高楼如林的曼哈顿,也还保留了一个阔大的中央公园,而建筑史家又都承认中央公园的规划布局显然是借鉴了中国的园林艺术。

美国的许多大城市都是如此,西部的洛杉矶,城市规模铺陈得最厉害,城市显得极其松散和庞大,但多是二三层小楼,只有市中心矗立着几十座摩天大搂。美国人在几十年前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大楼——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厘,似乎对高楼就不再感兴趣了。欧洲似乎从来就对高层建筑兴趣不大,有许多中等城市几乎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传统风貌,比如那不勒斯,城里是淸一色的中世纪建筑,道路也不宽阔,有些还铺着石子或花砖。前几年有人在市外盖了一幢高楼,市民哗然,很是声讨了一阵子。一向时髦的欧洲人,为什么在城市建设上不追求时髦的摩天大楼呢?

给我的感觉,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发达和先进,体现在越来越乡村化、树林化,而不是城市化、大楼化。他们有些非常著名的大公司,却只有一个很小的门脸儿,比如老牌的从公司总部,不过是一栋两层小楼。世界著名的广告公司,是一所很不起眼的一层平顶小白房子,坐落在好莱坞日落大道的边上。

美国的高速公路网更是个奇迹,就像人身上的血管一样,没有一个部位是不通的。而且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又是怎样维护的?我跑了那么多地方,从城市到乡村——实事求是地讲不大容易分得出城市和乡村,都是干干净净,就没有见到一处开膛破肚、灰沙满天的。在髙速公路两旁是原始林带,橡树排空,枫树火红,那不是人工雕琢、绿化出来的小绿、嫩绿,而是自然和谐的大绿、粗绿。不是零零散散作为居民地点缀的小景点而是让人工建筑物成为点缀的整体的绿。偶尔会看见在这为主的绿色树林中掩映着一座平房或小楼,那就是住宅,也许还是年产值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公司。我不能不感叹,越现代越原始,惟现代才能原始。这种原始,才是更高品位的现代。

但是,美国人种下的高楼情结,却仍在世界蔓延。似乎越是不够发达的国家——越要追求最高、最大。几年前马来西亚就建造了超过芝加哥希尔斯大厦的摩天大楼——佩特罗纳斯大厦,高452米。我在吉隆坡还见到了世界最高的旗杆、世界最大的花盆……几年前,曹州有位农民企业家,开印刷厂起家,当时的资产不过百万元左右,却想要建一座中国最高的大楼。我向其大泼冷水,问他造这样一栋大楼干什么用?别说是他,就是再把曹州的银行卖了,也盖不起这样一栋大楼,即便盖成了也养不起。后来深圳建成了地王大厘,高380多米,是中国之最。到1998年,上海又建造了高420米的金茂大厘,成为新的中国第一高楼。不知是不是有人正在准备趄过上海……中国许多城市都喊过这样的口号我们的城市长高了!当作一种成就来夸耀,充满自豪。城市长高了就好吗?惟独不担心城市在下陷。中国人口那么多,又那么穷,地也那么少,别墅化是行不通的,搂不盖高盖大就住不下。有些城市确实在长高,可这个城市里的市民们却不愿意买高层住宅楼上的房子。我就是从高层住宅楼里逃出来的,建筑质量糊弄人,卫生间的顶子常年渗水,垃圾筒变成臭气简,一天24小时向楼里散发臭酸气,墙壁和屋顶不隔音,高楼变成立体大杂院,管理随意而霸道,电梯随心所欲地停用,再加上信件丢失……一言以蔽之:高处不胜烦。

高楼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禁绝高楼是不可能的,却也不可滥盖。高楼并不简单的就是指把楼盖高了,高楼所代表的是文化、科技、经济、人和社会素质综合的高。即使如此,高也不一定就好,经过长时间广泛评议选出的世界十大最佳建筑中,没有一栋是因其高而上榜的摩天楼。

可是,仍然有许多人认为美国就是高楼,发达和现代化的标志就是高楼。高楼梦,梦高楼,什么时候能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