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极品人
5970800000028

第28章 交通和警察

交警——应该是交通蒈察的简称。

瞀察而冠以文通,是一种界定。标明了瞀察的色彩和职责。可以说是交通这两个字决定了交通瞀察的个性。因此,要走近交通蒈察,先需知道什么是交通?

没有门的建筑不是家,也不叫房子,充其量只算是坟。路不交也不算通。倘若世间有那么一条笔直的大道,修得宽阔平整,没有一个交叉口,前不通到村,后不连着店,这样的路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修得再好也不过是大地上一条毫无用处的伤疤。

路的价值必须是和居民地交叉,和其他的路交叉,和一切有人的和人要去的地方交叉。不交不为路。交而通,才成其为路。交就是通。交通交通,交汇而通畅。——这是人们设计道路的目的。

然而,路是死的,人是活的,车是动的。路方便了人类,但也从有路的那天起就有了车祸,有了塞车的现象。车到车前没有路,车到人前没有路,人到人前也没有路。于是,就有了交通警察。让路真正能发挥路的作用,安全快捷地交而通——通而交。交通瞥察便成了秩序、公正和安全的象征。

20多年前有个美国人跟我讲他第一次来中国的感受,当时他讲的许多深刻体会我都记不得了,只有一件小事却让我至今不忘。他在北京下了飞机,没有熟人接他,语言又不通,他在此之前还接受了许多关于中国人有小辫子以及诸如青面獠牙之类的宣传,心里嘀嘀咕咕地一走出机场,看到门口有个指挥车辆的警察,立刻就有了一种踏实牢靠的感觉。他正是通过那个瞀察找到了住的地方,顺利地开始了中国之行。

交蒈还是城市的一种景观,蒈察的仪容风姿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民风、民气和管理水准。过去在瞀察的岗楼下面常常会围着一帮人看热闹,实际是看交通瞥察处理亊故的水平。农民进城就更喜欢站在马路边上看蒈察。俗话说老百姓的眼睛是杆秤,市民是会对警察进行评比的,哪个路口的蒈察好,大家心里都有数。比如蹲楼的警察不错、成都道口的瞀察好、金刚桥下坡的那个老瞀察有意思……可见,走近交警很容易。只要你走上街,想躲开交蒈倒不那么容易。每个城里人几乎都有跟蒈察打交道的经历。但,走近了不等于了解啦,人们对警察往往又是熟视无睹的。倘真能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情感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相信一定很有意思。通过他们也可了解现代城市的素质和现代人的素质……几乎可以天天看到瞀察,可人人对瞀察又有一种陌生感。当你出了事想找警察的时候,蒈察是亲切的、能救急的、可信赖的。当蒈察找你的时候,你却是厌烦的、充满戒备的,或当时假装承认错误一转身就会骂街的。

交瞀的职责就是维护交通规则,有些人急于赶路,只要认为有可能就会破坏规则——这是马路上永远存在着的矛盾。比如,只要没有蒈察就准有人会闯红灯。有瞀察站在那儿的地方,红、绿灯才管用。这是什么心态呢?在心理学上叫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想通过犯规获得快感的冲动。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有交通就得有蒈察。无论最发达的国家,还是最落后的地区,概莫能外。

老百姓到底是怎样看待交蒈呢?交蒈天天站在大街上,经得多见得广,从他们的角度又是怎样看待城市、看待市民的呢?

来吧,让我们都走近点儿,在精神上在感情上来一次真正地交通。

交而通,通而交,这正是现代人最需要的。人们看一个人,常常是一白遮三丑。

商品经济时代,则是一富遮百丑。

你说自己再有本事,可没有钱,就很难让人信服。你是大草包,可你有钱,到哪儿都能唬一气。现代人正在做的一个梦——就是怎样成为富翁。

于是,研究致富门路、总结致富经验的著作,也隨之多了起来。目前有两本书,如果对照着来读,就别有意味。

一本是中国人写的:《失落的尊严——惩腐备忘录》。书里说中国目前有百万富翁3百万人,亿万富翁已超过1千人。并总结出中国富翁具有的三个共同特点:

一、他们都是白手起家的。在起步阶段大都两手空空,多的靠一二千元,少的只有几十元。没有钱又怎么会成为富翁的呢?俗话说本钱本钱,连本都没有又怎么赚钱呢?这就是中国富翁的发财秘诀,他们在资本积累的最关键时期,不说100%,至少有9096以上都是依靠银行贷款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发展迅速又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谁获得了贷款,谁就获得了优先进入富翁阶层的入门证,谁获得了巨额的贷款,转眼间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二、他们基本是半路出家的下海者。据1994年对中国30位亿万富翁的调査,他们有两个70%。70%出身农民;70%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三、他们发家速度之快少有先例。从资产为零到成为亿万富翁,一般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有的只用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而在新加坡、日本等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要积聚起百万美元的家产,平均需要几十年时间的奋斗。从西方亿万富翁的发家史看就更长了,多数都经历了三代人以上的努力。

另一本书是《成为百万富翁的八个步骤》,作者是美国人査理斯卡尔森。他调査了美国的170位百万富翁,从他们的致富经验中,归纳出让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发财梦的具体纲领:

第一步,现在就开始投资。将收入的10%—25%强迫自己用于投资,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学习投资理财的知识。

第二步,制订目标,比如为孩子上大学准备学费、买房子等等。

第三步,把钱花在买股票或股票基金上。

第四步,不要眼高手低,不急于求成去投资高风险的股票。

第五步,每月固定投资。

第六步,买了股票要抱住,有四分之三的富翁买了股票至少持有五年以上。

第七步,把国税局当投资伙伴。

第八步,限制财务风险,百万富翁大都过着很乏味的生活,不爱换工作,只结一次婚;不生一堆孩子,通常不搬家,生活没有太多意外和新鲜,稳定性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我的天哪,这一点恐怕跟中国的富翁正好相反,在中国如果过着这样的生活几乎一眼就可以断定他没有钱。

有意思吧,两相比较可以看出极大的反差,美国的富翁都是资本家,资本是他们自己的,日积月累起来的,风险也是他们自己的。中国的现代富翁是无本家,无本发家,风险是国家的或者是别人的。所以花起钱来不心疼!

那么,不同的发家经历,使他们的财富的品质有什么不同呢?

新千年之初,国际经济组织通过向世界各地问卷的方式评选出亚洲地区声望最佳公司,前六名都是日本公司,中国只有一家海尔公司入选,名列第七位。在评选出的40家世界声望最佳公司中,美国企业占了23家,前4位都是美国公司。

若论企业的数量,中国是世界第一。可见,我们缺少的是声望。而声望来自品质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