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眷念在远方
5969700000015

第15章 向书中求索语言

1、1986年5月6日这一天,对于我和市区遭难的居民永生难忘。那不是普罗米修斯送来的圣火,而是一场偷袭而来的灾火。归来之时,几十年积攒选购的书,叠摞起来一立米多,全都化作灰黑色的纸鹤再也不能复原了。木呆呆地我,真有点像考古学家为失去史前文明那样内心涌上许多不可名状地惋惜,那有如白玉般地书页已荡然无存,我再也看不到那些横竖弯勾的对称组合了,再也捕捉不回那曾经读诵过的渐渐飘逝的好听的声音了,我顿感我可能会因为失去了书,在与别人的交谈中成为结巴或哑巴,甚至倒退成仅仅会使用工具、应答时摆摆手势、需求中打打招呼的类人猿!

2、让书再回来!不能失去语言!

一个强劲地内心决断,让我对文明的欲望燃烧和澎湃起来。于是就有了后来这样的经历:2002年借省城学习之机去了浙江绍兴,我对民主革命女英雄秋瑾十分景仰,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拜谒成行,回来后电话打遍了杭州市所有的大书店,邮购关于秋瑾的存书一本也没有,但执著的寻求,终于在绍兴秋瑾烈土纪念馆有了满意的归宿。日本的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是鲁迅极为推崇并且亲自翻译的著名文艺心理学专著,我省任何一家书店都是空白,我用电话在天津市的一家书店找到了它。在我看来,座落在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附近的学府书城,是全省图书拥有量最大且没有盗版的书店,只要去哈市,我必定花上几个小时精心挑选。市区内的邮政报刊门市部,是我多年来每月必去两次的,因为在那里我订阅了《诗刊》和《中华散文》。就这样,在家中一人多高的书柜上,如今摆满了古今中外的哲学类、文学类、艺术类、历史类、辞典类、政治类、经济类等两千余册书籍,成了我焦渴时饮用的源泉,遗忘时答案的凭证。那种情绪满足的状态,就像天真的孩童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因为,有了书,我可以在语言的河流里畅游了,在与它结伴而行的辽阔天空里自在地飞翔了。

3、几年前,我在一张新书征订单上看到了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授庄文中、全国中语会副会长张翼健主编的“阅读黑马”高中现代文课外阅读书目,一本是社科类,一本是科技类,一本是文化类。我当即决定认购。这引起了人们的大惑不解:难道高中生的课本还要我们再去浏览吗?是不是降低了接受水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这对取得了较高学历的成年人也许不屑一顾的书,恰恰能够征服我们许多人。《文化时间》、《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学》、《王国维之死》、《从太空城到自由世界》等等,等等,那么多前沿的成果,闻所未闻的见解,汇集了国内外大文化人、大科学家的睿智,一经他们语言直泻而来的冲击,好像把一个旧我变成了新我。

4、“我们正与语言搏斗,我们已卷入与语言的搏斗中”,国外学者维特根斯坦如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谁,最难逃脱的是徘徊于常规的语言范式中,冲破语言陈旧的危机感常常是人类跃入新境界之前面临的共同难题。当代的读者们要拿出不厌其烦的耐力,像拒绝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排斥白白浪费千万吨芦苇和木材的豆腐帐式的白纸黑字,然而,却也能看到语言的瑰宝,在我们眼前多彩多姿地闪烁。我长久不会忘记一本叫作《哲学家幽默》的小书,记载着哲学大师惊世之作外的语言风格,这里仅举其他们面对生活的几例:

由于咖啡的嗜好,伏尔泰一生喝了大量的咖啡,有人劝告他咖啡是慢性毒药,不要在饮用了,否则就是慢性的自杀。“我想它可能真是慢性自杀,要不为什么我已经喝了65年还没有死啊”,伏尔泰回答。

黑格尔家的房子着火了,仆人闯入黑格尔的书房打断了他的思考。黑格尔说:“难道你忘了我从不过问家务事吗?家里的事应该告诉太太才是”。说完又埋头于他的哲学思考中。

斯宾塞由于种种原因,为自己酷爱的哲学事业而终身未娶。有一天,一位大学时代的朋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大哲学家先生,难道您就不为您的独身主义选择而后悔吗”?斯宾塞随口答道:“我常常这样想: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因没有嫁给我而获得了幸福,我是多么伟大啊,因此我感到很快活”!

如此的风趣和高雅,我们该体会这背后浓浓的书香和高深的修养啊。

5、鲁迅在过多地哀痛那个时代民族的劣根性,也曾呼唤国人们对语言要引起疗救上的注意,鄙薄一见面就“今天天气哈哈哈”之类,这同今天的世人一见面便询问“吃了吗”或“胖了”、“瘦了”之类有何不同,更有那粗言秽语之类,令你遭逢时不寒而栗。细细想来,我们每天要吞吐多少陈腐庸浅之言,我们是不是可以满足现状,可以不去惊奇、不去发问,甚至可以为其辩护,说是“民族习惯”呀、值得谅解呀云云。语言是什么,戴昭铭在《文化语言学导论》中认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又对语言有决定性影响。闵惠泉主编的《走进神圣》一书又说,文化是读了很多书的遗留。由此推断,一本好书又有谁不承认是语言的精华和文化的再现呢,我们拜读之后还愁什么不能长进呢。据此,我们又可以说了,若每年都能读上十几本好书,那将是多么的重要!我既倾向于斯,也衷情于斯。

我们应该锁定这样的目标:书,我所欲也;向书中求索语言,亦我所欲也。

作于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