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5968100000021

第21章 “老祖宗不用躲着了”(3)

平儿怎么处理?她先编了一套善良谎话向凤姐交代:镯子是她不小心丢到大观园雪地上的,雪化后,黄澄澄的映着日头,她自己又发现了,捡起来。凤姐根本也不想想,世界上有这么巧的事吗?你不小心丢了,偏偏是你自己捡回来?凤姐相信了平儿的话,平儿再去悄悄找麝月,跟她说明情况,叫麝月瞅空处理坠儿。并告诉这件事要保密。为什么?第一,怕宝玉声名不好听;第二,怕老太太生气;第三怕袭人等脸上不好看。想得多细致周到!平儿还特别声明不叫晴雯那个“爆炭”知道,因为晴雯知道必定很快发作,把事情传开来,对宝玉不利。结果,晴雯还是知道了,发作了,把坠儿撵走了。平儿是受害人,但她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伤害任何人。倘若凤姐来处理,还不知又有什么缺德招数。

平儿在荣国府管家中有点儿“一人之下众人之上”意味,有些事,她根本不用汇报请示凤姐,可以直接下令,但平儿向来不擅作威福。比如第五十九回,春燕的母亲在怡红院追打春燕,麝月派人叫“平姑娘”,春燕之母还在那儿絮聒:管他哪个姑娘,也不能管母亲管女儿。众人告诉她:“你当是哪个平姑娘?是二奶奶屋里的平姑娘!”她一翻脸,你吃不了兜着走!果然,“平姑娘”传来的处理意见是:先撵出去,告诉林大娘(林之孝家),在角门上打四十板子!

春燕娘立即告饶,平儿马上收回成命。

宣布要撵要打,说明平儿权力大;

收回成命,说明平儿的心肠软。

再如第七十三回,迎春的奶母把她的金丝累金凤拿去赌钱,奶嫂玉柱儿媳妇在迎春房间跟绣橘大呼小叫,探春使眼色,侍书把平儿叫来,玉柱儿媳妇赶忙向平儿说明,立即被平儿训斥一顿。

就连“刺儿头”赵姨娘也不敢在平儿跟前张狂,探春理家时,赵姨娘正借赵国忠之死的事跟探春大闹,一听说平儿来了,立即气焰收敛,硬是把滔滔不绝的唠叨止住,赔笑让座。平儿从来不狐假虎威,但是,她这只“狐”硬是比凤姐那只“虎”还令人望而生畏。因为平儿待人处事,讲的是一个“理”,所谓“三个人抬不过一个理。”

“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做的?”

探春理家时,平儿成为探春和凤姐之间的“联络员”。

这是很不好做的角色,大概是平儿最难扮演的角色。

弄不好,平儿就成“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平儿却硬是能做到:探春满意,凤姐满意,众人满意。

探春想拿凤姐和宝玉做法,树立自己的威信,如果平儿完全承认探春做得对,等于承认过去凤姐做错了,就得罪凤姐,在众人眼里,就成了凤姐身边的“犹大”;如果平儿维护凤姐的声望,维护凤姐原本一系列决策,又会得罪探春,成为探春理家的挡路石,没准儿“玫瑰花儿”三姑娘还会拿平儿“杀鸡儆猴”。

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平儿怎么办?她做得聪明极了。平儿用杰出外交才能,处理探春新政和凤姐旧政这微妙难题。套用句现代话语,平儿在凤姐和探春之间,有利于团结的话大讲特讲妙讲;不利于团结的话一句一词一字也不说。句句说到探春心坎上,又没有丝毫奴颜媚骨;句句维护凤姐威信,又没丝毫强词夺理之嫌。

第一步,她拿着“二奶奶”令箭给“三姑娘”树威信。

探春理家开头就遇到赵姨娘闹事,探春给气哭了。探春正哭时,平儿来传达凤姐的话: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按规矩给二十两银子,三姑娘裁度着,再添些也使得。这是凤姐向探春送人情。因赵姨娘是探春生母,探春照顾生母可以多给。但探春立即回绝凤姐的好意,光明正大地说,不添!还说“你主子倒巧,叫我开了例,她做好人。”平儿一听,立即明白探春想彻底跟赵姨娘划清主奴界限。平儿马上改变平时嬉笑随便态度,“只一边垂手默侍。”平儿大概很清楚,平日探春跟自己随便,那是小姐平易近人,现在她要摆大小姐的谱儿,我可不能当个不知道吃了几碗干饭的,跟她没上没下,没主没奴,撞到她枪口上。

因为探春哭了,要洗脸,平儿见探春的大丫鬟侍书不在,就担起大丫鬟责任,给探春挽袖卸镯,用大毛巾把胸前掩了。并训斥探春洗脸时来回话的婆子你忙什么?你睁着眼看见姑娘洗脸,你不出去伺候着,倒先说话来。二奶奶跟前,你也这么没眼色来着?姑娘虽然恩宽,我去回了二奶奶,只说你们眼里都没姑娘,你们都吃了亏,可别怨我!”

这话说得何等到位!姑娘施恩,二奶奶施威,二奶奶的威也不是滥施,而是为爱护小姑子而施!几句话,既维持国公府的规矩,又恭维了探春宽厚仁慈,还宣传了凤姐姑嫂情深。

第二步,她以“大奴才”身份教育众奴才。

探春拿亲生母亲开刀树立威信,自然也能拿其他人开刀树立威信。平儿成了她首当其冲拿来开刀的人。平儿是凤姐的心腹大丫鬟,在荣国府众人眼里已是半个主子,甚至重要性高出于一般主子。探春拿平儿做法,就有点儿杀鸡给猴看的意思。

平儿回完了话,本来可以回去向凤姐交差了,但她不走,她说:二奶奶打发我来,一则说话,二则帮着妹妹们服侍奶奶、姑娘。平儿如此低调,按说探春不该再拿她开刀,但探春偏偏就拿了。因为,探春必须拿最有脸的人开刀才能镇住其他人。因宝钗要跟探春一起吃饭,丫鬟就到外边吩咐管家娘子通知厨房:把宝姑娘的饭送到这里。探春马上阻止并吩咐:她们都是办大事的管家娘子,你混支使他们要饭要菜?平儿这里站着,叫她叫去!

探春实在太不客气。可能她自己也知道这样做太过分了,后来给平儿过生日时,就来了番极其友好的补救,给平儿脸面。

探春如此不客气,平儿表现如何?一点儿不恼不怒,应得比圣旨还快!“忙答应了一声出来”。众管家娘子连忙巴结:已有人叫去了;姑娘回话累了,歇会儿;请用我们伺候姑娘们的茶!平儿礼数周全地感谢,然后嘱咐大家:“那三姑娘虽是个姑娘,你们横看了她,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畏她五分,你们这会子倒不把她放眼里了!”

三姑娘拿平儿开刀,平儿却给三姑娘树立威信!这是什么样的心胸和气度?平儿是最有脸的奴才,是凤姐跟前最有势力的奴才,她对三姑娘如此恭谨,如此兢兢业业,如此言听计从,如此叉手不离方寸,这是给荣国府的奴才们树立标杆。

第三步,恭维探春却不批评凤姐。

探春“改革”其实针对凤姐而来,平儿的对策是:既不说探春一个“不”字,也不说凤姐一个“不”字,这怎能做到?平儿就有能力做到。她转着圈儿说话,完全接受探春跟凤姐不一样的措施,却同时申明:探春新政跟凤姐旧政相同或相通:

探春要拿凤姐过去的事做改革,明明是跟凤姐唱对台戏,平儿却把探春的举动说成是对凤姐的“情分”。平儿告诉探春:二奶奶本来事多,哪里照看的这些?保不住不忽略。“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头一件于太太的事有益,第二件,也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的情义了。”探春跟凤姐对着干,居然成了探春对凤姐的情义!凤姐的嘴能把死人说活,我看平儿的嘴也能起死回生。

探春要把贾环等上学的八两银子蠲了,平儿说:早就该免,奶奶早就要免,年下忙忘了。

探春说,姑娘们本来有月钱,现在怎么还有每月二两脂粉钱?重复了,蠲掉。平儿回答:姑娘们的二两银子原不是买脂粉的,是供姑娘们临时缺钱用的,因外边买办买的脂粉不合适,姑娘们才把月钱当成了脂粉钱。总之,责任不在管理者凤姐,而在“外边”的执行者没把脂粉买好。

探春说:大观园这么大的园子,为什么不学赖大家的办法,把它承包给婆子们?平儿回答:这话必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未必好出口,姑娘们在园子里住着,奶奶叫人监管修理图省钱,这话断不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