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5961100000031

第31章 参考文献

书法艺术

1.丛文俊:《书法史鉴——古人眼中的书法和我们的认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2.丛文俊:《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3.丛文俊:《篆隶书基础教程》,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

4.丛文俊:《丰草堂题跋书法》,辽海出版社,2006年。

5.刘涛:《字里千秋——古代书法》,三联书店,2007年。

6.刘墨:《书法与其他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

7.张金梁:《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

8.宋淑湘:《岳珂〈宝真斋法书赞〉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9.裘成源编:《历代论书诗注释》,宁波出版社,2000年。

10.杨克炎编注:《历代书法咏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

11.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历代文脉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

12.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品鉴评论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

13.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审美语境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

14.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文化精神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

15.王岳川:《中国书法文化精神》,韩国:新星出版社,2002年。

16.胡传海:《笔墨氤氲:书法的文化视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郑晓华:《翰墨神飞: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8.华人德主编:《历代笔记书论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19.欧阳中石:《书法与中国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20.老水番:《宋代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21.刘涛:《书法谈丛》,中华书局,1999年。

22.张潜超主编:《中国书法论著辞典》,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

23.吴木编:《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24.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

25.姜澄清:《中国书法思想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

26.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27.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28.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29.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30.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31.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32.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33.东南光编:《宋四家书法字典》,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34.王原祁等纂辑:《佩文斋书画谱》(1—5)中国书店,1984年。

35.郭味蕖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36.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下),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37.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38.东京国立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朝日新闻社编:《中日古代书法珍品集》,2006年。

39.殷荪编:《中国书法史图录》(修订本),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

40.沙孟海编:《中国书法史图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41.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文学理论

42.姜光斗、金学智、吴企明:《历代题咏书画诗鉴赏大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43.邓乔彬:《有声画与无声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44.陈华昌:《唐代诗与画的相关性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45.《全唐诗》(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6.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1—3),中华书局,1992年。

47.《全宋诗》(1—72),北京大学出版社。

48.陈新等补正:《全宋诗订补》,大象出版社,2005年。

49.曾枣庄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代卷》,中华书局,2004年。

50.曾枣庄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中华书局,2004年。

51.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52.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53.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巴蜀书社,1997年。

54.赵仁珪:《宋诗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

55.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56.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57.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58.张宏生:《宋诗融通与开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9.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60.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61.钱锺书:《宋诗选注》,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62.钱锺书:《谈艺录》(修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

63.钱锺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

64.钱锺书:《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影印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

65.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66.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

67.张毅主编:《宋代文学研究》(上、下),北京出版社,2001年。

68.(日)吉川幸次郎,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69.严迪昌:《清诗史》(上、中、下),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70.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71.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72.王水照主编:《新宋学》(第一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73.王水照主编:《新宋学》(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74.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75.顾易生、蒋凡、刘明今:《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宋金元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76.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

7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78.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中华书局,2003年。

79.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80.潘富恩、徐洪兴主编:《中国理学》,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

苏轼

81.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荣宝斋出版社,1991年。

82.赵权利编:《中国书法家全集·苏轼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83.朱仲岳编:《苏轼墨迹大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

84.李福顺编:《苏轼论书画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85.(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

86.(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点校:《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87.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88.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

89.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

90.《东坡易传》(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91.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上1—4下),中华书局,1994年。

92.《苏轼传记资料》(影印本,1—23),天一出版社。

93.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研究专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94.辽宁大学图书馆编:《白居易、李清照、苏轼及其作品研究报刊资料索引》,辽宁大学,1960年。

95.武汉大学中文系资料室编:《苏轼研究参考资料索引》,武汉大学,1961年。

96.苏轼研究学会编:《东坡诗论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97.曾枣庄主编:《苏诗汇评》(上、中、下),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

98.曾枣庄等:《苏轼研究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99.曾枣庄:《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0.王水照:《苏轼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1.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02.王水照编:《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103.王水照:《苏轼》,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104.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5.林语堂:《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106.孔凡礼编:《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

107.朱靖华:《苏轼新论》,齐鲁书社,1983年。

108.朱靖华:《苏轼新评》,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

109.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学苑出版社,2003年。

110.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中国苏轼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4年。

111.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112.颜中其:《苏轼论文艺》,北京出版社,1985年。

113.陶文鹏:《苏轼诗词艺术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14.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齐鲁书社,1982年。

115.刘国君:《苏轼文艺理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116.刘尚荣:《苏轼著作版本论丛》,巴蜀书社,1988年。

117.王世德:《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93年。

黄庭坚

118.刘正成、水赉佑主编:《中国书法全集·黄庭坚卷》,荣宝斋出版社,2001年。

119.张传旭编:《中国书法家全集·黄庭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120.《黄庭坚松风阁诗墨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21.水赉佑编:《黄庭坚书法史料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122.水赉佑编:《黄庭坚的书法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123.(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校点:《黄庭坚诗集注》,中华书局,2003年。

124.《豫章黄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125.《山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6.《山谷集·外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7.《山谷集·别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8.《山谷题跋》,虞山毛氏汲古阁《津逮秘书》本。

129.刘琳、李勇先编:《黄庭坚全集》(1—4),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0.黄宝华编:《黄庭坚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31.黄宝华:《黄庭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2.陈永正选注:《黄庭坚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33.傅璇琮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资料汇编》(上、下),中华书局,1978年。

134.《黄庭坚传记资料》(影印本,1—5),天一出版社。

135.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136.九江师专古籍整理研究室编:《黄庭坚研究论文集》,九江师专图书馆,1985年。

137.黄菊花编:《黄庭坚著作版本及其诗文研究资料索引》,江西大学图书馆,1985年。

138.黄君主编:《黄庭坚研究论文选》(1—4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9.杨庆存:《黄庭坚与宋代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0.吴晟:《黄庭坚诗歌创作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1.钱志熙:《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米芾

142.曹宝麟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米芾卷》,荣宝斋出版社,1992年。

143.莫武编:《中国书法家全集·米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44.刘成刚、张弘苑编:《米芾书法全集》,中国画报出版社,2002年。

145.沈鹏编:《米芾的书法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146.《米芾书翰墨迹》,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

147.邹演存编撰:《米公祠及其石刻》,湖北省襄樊市文物管理处,1999年。

148.黄正雨、王心裁辑校:《米芾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9.王美英辑:《米芾研究资料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蔡襄

150.刘正成、曹宝麟主编:《中国书法全集·蔡襄卷》,荣宝斋出版社,1995年。

151.于唯德编:《中国书法家全集·蔡襄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52.《蔡襄书法全集》,群言出版社,1994年。

153.《蔡襄墨迹精品》,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

154.水赉佑编:《蔡襄书法史料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

155.吴以宁编:《古今中外论蔡襄》,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

156.蒋文光:《蔡襄的书法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版。

157.蒋维錟编:《蔡襄年谱》,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8.蔡金发主编:《蔡襄及其家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159.陈庆元、欧明俊、陈贻庭校注:《蔡襄全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0.(明)徐等编,吴以宁点校:《蔡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