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真水无香
5957000000025

第25章 地上文章

——贵州圆梦

向往贵州已有三十多年了。

记得那是1964年秋天的一个下午,若是往日时分,祖母早已站在学校门口等着接我回家了,但那天我却左顾右盼好一阵,眼看同学们都走光了,可还是不见祖母那熟悉的身影。人是有许多弱点的,其中之一就是习惯成自然,而要打破“习惯”是件非常痛苦的事,这一烙印正是那一天深深嵌入我心底的。没有祖母的陪伴,我心里发慌,一路往回走,一路东瞧西望的,总希望祖母能奇迹般的出现在我眼前。然而已经快走到家门口了,仍然不见祖母的踪影。我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因为祖母从来没有不去学校接我的历史,便飞快地跑回家。一进家门,见祖父坐在八仙桌旁双手托着头,一脸的愁色;而祖母竟破天荒地躺在床上(在我的记忆里,祖母从来没有平时躺在床上的习惯,唯一的一次是她老人家的了直肠癌,住在医院里一躺就是大半年,除此之外白天祖母是从来不躺在床上的,她是个闲不住的人。所以我认定祖母是跟祖父生气在假睡)。我见这情景,知道一定又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了,不然祖父和祖母平常是极少吵架闹气的。我是祖母从小拉扯大的,她老人家最疼爱我,也最听我的劝,当我把祖母哄不生气了坐起来后,这才知道的确家里发生了“大事”。原来,在贵州工作的大姑又生了个小妹妹,由于工作和家庭负担等原因,需要祖母去贵州把小妹妹接到北京抚养。当时祖母五十多岁,身体特别好,去趟贵州是没有问题的。可祖母偏偏是我们赵家的一家之主,虽然户主是祖父,但主心骨却是祖母。每天的吃、喝、穿、用,家里家外的接人待物都是祖母一个人出面。所以如果祖母要走一个多月(奶奶从来也没有离开我们那么长的时间),我们一家老少七八口人就等于没人管了,这可是我们家的头等大事。所以一听祖母要走,我们家无异于他下大半个天!

故尔我们都不希望祖母走,祖母自然也舍不得这个家,更知道她要是一走家里所面临的严重性。但祖母却是铁了心肠,因为她老人的确也很想念大姑,用祖母的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们娘俩有许多年没有见过面了,祖母也想去贵州看看大姑他们生活的怎样,瞧瞧那个还没有见过面的春阳小外孙女长得什么样,顺便也可以为大姑带带孩子管管家,解决些实际困难。就这样,在我们一家的反对没有生效的情况下,祖母抛开祖父的哀声叹气,更不顾我和弟弟的大哭一场毅然绝然地踏上了漫长的“黔之路”。

正像祖父所担心的那样,祖母一走立竿见影,家不像个家的样子了。首先一个难题是祖父不会做饭,每天不是买包子,就是吃面条,再不然他老人家便炸出一大碗的猪油,让我和弟弟吃猪油拌米饭。现在的人们或许一听猪油拌米饭都要呕出来,但当时这可是个非常奢侈的吃法呀,只要祖父一将猪油放进热腾腾的米饭上再倒些酱油,顿时满屋子生香,街坊四邻的闻见香味也都常常跑过来看一看,尝一尝。但几天下来,我和弟弟就有些受不了,到了做饭的时候,街坊四邻家炒大白菜我们都觉得很香,每逢这时我们就更加想念祖母,想念祖母在时那可口的饭菜。一个月过去了,真是度日如年,最后母亲只好把弟弟到姥姥家了,而我还要继续受煎熬。祖母没有走前我一直是跟着她睡在大床上,现在只好与祖父睡在一起,我开始有些不习惯,晚上时常睡不着,只要一想起祖母就会流泪。当时我特别想去贵州,主要是想把祖母找回来;可祖父对我说,贵州可远了,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路不好走极了,都是大山。但我也正是那个时候萌生去贵州的想法。

再次勾起我想去贵州看看的原因是在课本上学到了“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的故事,这两则故事都很有意思,因“好事者船载以入”,故才有非常精典的“驴一鸣,虎大害,远遁”的句子。而“汉孰与我大?”夜郎区区小国,因长期封闭,不知天外有天,自以为大,则是贻笑大方。正是这些精彩的故事,让我对拥有“黔驴”、“夜郎”的贵州更加向往了。

今天春天,我终于圆了去贵州的梦。一踏进贵州的土地,便翻开地图,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西邻云南,北连四川,南界广西,东接湖南的贵州,纬度较低,海拔较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山川秀丽,更有苗、布依、侗等十余个少数民族,可谓人杰地灵之地。

提及贵州,人们大多都会脱口说出这里的名胜——黄果树瀑布。因为黄果树太有名了,它真可以说是贵州人的骄傲。为此,历经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黄果树风景区。下车、举目、欣赏、赞叹:这里的山很高,竹很茂,而未到瀑布脚下,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倒是另一番风情攫住众人。只见一些穿着苗族漂亮服装的年轻女子一见游客到来,便欢笑而上,殷勤地拉住客人与其拍照,尽管拍照一次5元钱,但还是有许多“好色之徒”左手挽一位,右手勾其肩,更有甚者双手抱两位,嬉笑一团;即使如此,并无恶意者,大多属于“即兴发挥”,如此插曲,竟也成了黄果树风景区的又一种风景。这许是新的经济形势下的一种产物吧,而我将这比喻一首曲子的前奏,前奏吸引人,后面的“正曲”才会让人有兴趣欣赏下去。经过这一番“调节”,刚才乘车时的乏味被驱得一干二净了,沿山路前行,黄果树瀑布终于千呼万唤出现在眼前了,只见那瀑布从74米高处无畏地倾下,其声如奔雷,如若云中欢呼;远远望去,洁白如雪,犹如经过“山神”蒸馏过的白玉,又像系在山顶上的一串珠子不断地滚落而下。初览瀑布,壮美撼心,而更令我感到神奇的是,在阳光的沐浴下,瀑布竟然化成了七彩斑斓的虹霓了!瀑布之美,美在如织女抛绢!瀑布之奇,奇在如白练将一座青山隔开!人在山腰走,瀑在身边落,太白诗意绝,镜中悬冰河。这样的景致外加一个好心情,岂不飘飘欲仙?然而透瀑帘四下张望,瀑布坠落碰击岩石激起片片浪花,像千雷在空中轰鸣,又似一串串万贯玉珠猛然溅落,面对逸瀑,悠然忘我,慨天地之大,叹人之邈小,大自然的神灵与精髓随摄五内,顿觉气爽脚健。下得山来,瀑布于山脚下形成水流,或许是季节不对,瀑布水势不大,水流潺潺的,薄薄的一层清澈流水下面是怡然自得的石头。蹲下身子来玩味那些石头,或尖,或圆,或身上一道道的伤痕,不似水击,竟若刀刻,实属天长日久所为,这便令我想起一句非常时髦的话来:“女人若水”。是的,女人似水,柔情与刚毅相济,多少女强人、巾帼英雄不正是因了这水般之刚毅与不舍昼夜的品格?

黄果树瀑布渐渐地远了,但其水流却仍在心中汩汩流淌;因为她好像镂玉裁冰赋成的美文、清词,在对她的知音说着悄悄话;如此绝唱,如此妙境,高山看见自会低腰,流水闻之也舍不得流走……

贵州,以黄果树闻名;瀑布,以寻觅知音而名垂;这绝假纯真的山光水色,不枉此次圆梦,因为我已将自己的情感与生命融化在这山川的肌体血脉里,闲暇时陶冶自己的心灵,失意时以抚慰自己的灵魂,人之性灵与山水灵秀互为表里,故应了文章是案头山水,山水是地上文章之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