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枯灯怪谈
5915400000071

第71章 海上鲲鹏(1)

等我进到船舱里,猴子他们倒乐呵呵着,暖着小酒,呼朋唤友。木龙才出海,他已经开始拉帮结派,周遭围了一大群船工,他给大家说书呢,猴子口齿伶俐,最擅长起哄,我也捡了个位置坐下来。

“大伙子看过《苦僧东游记》不?茫茫东海里,传说有一个叫蓬莱的地方。山中长满了灵芝仙草,那些东西集天地灵气,吃了长寿养颜。秦始皇为了求长生不死,下令让术士徐福携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乘坐蜃楼出海寻仙,想用诚心感动仙家,求得长生不老药。可是啊,秦始皇直到死翘翘了,也没等来徐福。徐福这家伙带领着数千男女,不知跑哪儿去了,无影无踪了。”猴子说得眉飞色舞,我一听,心里愣了愣,不知他又打什么主意呢。

“到了唐朝末年呢,就有一个和尚,叫鉴正,整天琢磨着要去世外蓬莱看看。鉴正和尚乃名门之后,家里有些祖产,卖了老宅和田地后,他请来能工巧匠,造了一艘‘浪舟’。浪舟形制非常巧妙,落雨时,船上可撑开一个漏斗,接住雨水。而船底呢,悬着只鱼网,饿了,他随时拉起来,尝一尝海中美味。”

“呀,和尚还吃鱼哦?”一船工突然扬了扬手,示意猴子是不是讲错了。

猴子往那船工嘴里丢了颗青豆,掉出眼睛道:“跟你一样,是假和尚呗。”

又说这《苦僧东游记》,我倒是也看过的。

说那浪舟上有药师、渔夫、匠工等一十二人,在鉴正和尚的组织下,驶入东海,开启了寻仙之旅。一行人在海上遇到五十八种怪鱼,有梭行飞鱼跃水而出,离海数丈高,似银鸟飞刺。又有黑背白肚的海猪,时而跳跃欢叫,声音尖亮悦耳,颇为温顺乖巧。那海深无底,浩渺波涛下,更不知藏了怎样闻所未闻的东西。

一日,浪舟漂于海中,船上的人正在吃食生鱼。突然听见远处传来轰轰巨声,像有庞然大物在游行。鉴正和尚站起来,取出眺远筒。这眺远筒模样古怪,是个银皮琉璃心的东西,不仅好看,更是个神奇物件。因内部有几片纯净的琉璃,转动银壳后,能见到远处的景象。鉴正和尚把眼睛凑近盯瞧,发现两里外浮动着一座墨岛,有巨蛇之类围着墨岛游转。

是海龙,还是海蛇,那墨岛又为何凭空凸起,悬浮此处?鉴正和尚十分好奇,目不转睛地看着。

忽然,听得一声长啸,看白浪飞溅,浪淘里腾起半条青龙,分明见其身有片片青鳞,日头下,寒光耀目。

青龙扑腾而起,立刻扎入深水。下潜之际,周围生出许多水旋,可见其身之大,其力之猛。再一想,青龙乃潜逃之势,该是何等凶恶的东西,能令青龙如此害怕?

道家典籍《逍遥游》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大鹏吃龙!”鉴正和尚惊呼。

其余人听了,皆瞠目结舌,来问鉴正和尚看见了什么。而鉴正和尚呼喊之时。海上已然升起一山也似的鱼背,鱼背猛然抖动,散出片片肉羽,鲲鱼化成鹏鸟,卷动巨翅,只一下煽动,活络胫骨似的,猛又拳成鱼身,呼呼地往下游。

只看鱼龙相斗,蹈海一般,海面上炸起大大小小的虾鱼,仿佛海水煮沸,鱼虾跳逃呢。这一下搅动,生起风浪,连浪舟也不安稳了,船身摇晃得厉害,稍不留神,就要掉入海中。

鉴正和尚忙让伙伴撤下船帆,躲入船屋内,而自己却抱着船桅,不肯入屋。真个胆大之人,宁死也要看鹏龙争斗。浪花扑来,差点将鉴正和尚扑下去,他干脆将自己绑在桅杆上,瞪着眼睛远眺。

争斗激烈时,青龙又跃出水面,嗷嗷撕叫着,如震天雷般,把云絮抖散,天上啪啪的落下一些雨。瞧阵势,青龙原本来觅食的,见那墨岛皮肉浑厚,正要啃咬,哪知墨岛为鲲鹏所化,装成圆肉,特意引青龙上钩。

此刻鲲鹏计谋得逞,突然张开尖喙,咬住青龙,鲲鹏在溅飞的珠雨间扑出海面,伸展肉翅,跃飞入空。

青龙垂垂欲死,大鹏翩动翅膀,优雅之至,全然不像海中凶猛的模样。不过三五下,大鹏已遥飞。

转眼,水面平复,竟了无痕迹了,鉴正和尚呼和一声:“阿弥陀佛。”慨叹息不已。

途遇海龙、大鹏,实乃天下奇闻。其余人虽没有眺远筒,没有亲眼瞧见青龙大鹏,听鉴正和尚娓娓道来,却也觉得颇为可信,以为仙兽既已现身,那仙山蓬莱也该在附近。十二人出海有三十余日,渺渺大海,探寻瀛洲,何其困难,直到这天,众人才打起了信心,继续寻找。

鉴正和尚没想到,浪舟在海上这一飘,又过了四个月。一行十二人,个个形销骨立,而出海一百七十多日后,浪舟被大风吹到了一处秘境,鉴正和尚瞧见了一座火岛,便先在岛上靠停。

此地海水滚烫,火岛的山口,时不时喷出一些赤红的岩浆来。岛上草树极少,却有许多灰黑的柱形怪石。其他石头皆热烫无比,唯有这些怪石,质软阴凉。后来发现,这柱形怪石上居然开出花来,才知道,石头本属草木,只是无叶。

药师拿利刃划破石树,发现内有白膏,此白膏药性特异,药师研究良久,说白膏覆于伤口处,可以使血肉恢复,便砍了些树根,准备带回大陆后,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