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洮水无声
5881100000005

第5章 效益缘自改革———临洮县电力局农网建设(改造)工作纪实

地处陇中洮河之滨、岳麓山下的甘肃临洮,是古“丝绸之路”重镇,陇上历史文化名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素有“文化县”盛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顺应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迎来了东风化春潮。临洮县电力局始终充分发挥党、政、工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全员职工的整体智慧和力量,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思想,苦苦探求发展之路。从发展的空间和发展的潜力着手,以大动作求大发展,以大发展求大效益的总体思路,成绩斐然。笔者认为,思路和决策是大发展的前提,人才和技术是大发展的基础,强化服务是大发展的主要手段,加强队伍政治思想工作是大发展的关键,抓好“两改”是提高效益的基石。临洮大地洮河河畔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明珠———临洮县电力局。

因为洮河的滋养,临洮县显得格外清秀美丽。在这清秀美丽的土地上,闪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给这里的近12万农民带来了光明。目前,临洮县已完成全省第一期农网建设(改造)投资6200万元,11个项目工程;完成全省第二期第一批工程投资3124万元,5个项目95%的工程;全省第二期第二批工程投资3196万元,已开工建设;完成一户一表工程57100户,全县近12万农民从农网改造中获益。

正是这组枯燥乏味的数字,勾画了临洮县电力局这些年走过的艰辛历程,也使我们看到了临洮县电力工作者洒下的滴滴汗水。正是临洮县电力局一班人超前思考、精诚团结,奋发有为、扎实工作,电力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实施“两改一同价”工作以来,临洮县电力局更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大胆改革,超拓创新、加快发展,使电力事业驶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高速发展轨道。目前,县境内拥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63000千伏安;先后建成投运县局所属35千伏变电站8座,主变容量29430千伏安;架设35千伏送电线路155.8公里;建成10千伏配电线路1038公里,安装配变1172台,容量73172千伏安;建成0.4千伏农村低压线路2945公里,各类用电设备达到78654千瓦。全县用电户发展到11.83万户,实现了乡乡通电,乡、村、户通电率分别为100%、97.5%和98%。

一、体制改革添活力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农电“两改一同价”的三大工作目标。同年10月15日,县电力局由地区电力局实行代管,1999年4月完成了体制改革。结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临洮县情,制定出台了《临洮县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对原农村电力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撤销合并。将县局所属原10个供电所与原有30个乡(镇)电管站进行撤销合并。根据电网结构和电网布局,因地制宜,以变电所10千伏供电线路为依据,重新划分为20个供电营业区域,组建了20个供电所,作为县局的内设机构,人、财、物统一纳入供电所管理。二是人员管理。新设立的供电所人员,从县局职工中派出,同时不足人员,按照国家《供电劳动定员标准》统一考核,统一招聘,择优录用,实行合同管理。三是财务管理。供电所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电费收入及其他收入,全额上缴县电力局,供电所的各项经费开支和农电工工资由局统一核算、划拨。对各供电所、变电站经费支出实行每月定额划拨,节余自留,超额自负。四是营销管理。各供电所营销管理方式,实行城乡电网统一管理。各供电所全面实行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四到户(抄表到户、发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两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一户一表工程。农电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目前我局股份制改造工作正在有序的进行。五是资产管理。对乡及乡以下农村集体电力资产采取自愿上交、无偿划拨的方式,由县供电企业管理;对农村私人电力资产,以委托管理和经营的方式,委托县局进行管理。

经过这些改革,使农电管理体制和政企关系逐步上了规范化轨道,企业产权进一步明晰,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发挥,为电力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农网改造壮筋骨

深入临洮农村,一片片绿意葱茏的田野上,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电线杆,仿佛是一组组音符正在奏响这片富饶土地的美好乐章。

毫无疑问,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两改一同价”工作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村电价,改造投资环境,提高供电质量,拉动地方经济的“民心工程”。是开拓电力市场的一项重大举措。1998年以前,临洮农村电网问题多多,老化劣质线路、卡脖子线路、高耗能配电变压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农户的正常用电,农村电网线损率高达30%,打个形象的比方,比如运送100斤货物,因为路不好走,送到目的地只剩下70斤了。这样高的线损率不仅给电力部门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由于线损和其他原因,全县农村电价每千瓦时平均在一元以上,致使许多农户因电价高而不敢用电。现在,通过实施“两改一同价”工作,不仅用电安全了,而且电费也降低了。

在这次农村电网与改造中,临洮县电力局抢抓机遇,千方百计为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争取到资金12520万元,使农网改造有了资金保障。为了使工程顺利进行,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具体责任;二是广泛宣传动员,调动整体力量;三是合理制订方案,多方争取资金;四是改革施工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五是加强质量管理,严格配套措施;六是加强物资管理,严格财务制度;七是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农网改造进展顺利;同时,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把农网建设改造的各项方针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

在施工过程中,切实加强管理,临洮县电力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本着工效挂钩的原则,施工采用承包制,逐步形成了高付出、高贡献、高回报的激励机制:严格实行“五制”,从工程立项到竣工验收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措施层层把关;局里筛选精兵,组建了12 个施工队,配备了“五大员”,按照“谁施工、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严把工程的每道工序。各施工队严格按照“654321”的安全生产工作思路,即“突出六个坚定不移,实现五个杜绝,保证四个体系,狠抓三大措施,牢固树立两个思想,始终贯彻一个原则”,稳中求进,快中求益,使农网改造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为确保农网改造过程中国家财产物尽其用,临洮县电力局加强物资管理,指定专库专入,实行一条龙服务,严把材料关口,对拆除的废旧物资按“谁拆除、谁回收、谁负责”的原则造册登记,统一回收,统一管理;资金专款专用,并严格执行200元收费标准,杜绝了“三乱”现象。建立健全工程档案资料,坚持工程档案不全不予验收,确保了资料的系统和完善。

三、同网同价聚民心

2002年,临洮县被确定为全省“同网同价”试点县。为此,临洮县始终坚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原来由村社自管的配电台区全部接管到乡镇供电所管理,统一执行省物价局核定的分类综合电价,使居民照明电价由原来的平均0.71元降低到现在的0.60元。仅此一项,一年减轻农民负担120万元。今年,县电力局又调整居民照明用电,从元月1日起全部执行同价电价0.47元,是农网改造工程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

经过电网改造的村社,电价降低了,农村居民因电压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电视不能正常收看、电灯不亮、电动机不能启动、早晚高峰限电等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经测试,网改后的10千伏线路末端电压偏差值在±7%以内,低压在7%至-10%,变电站10千伏侧功率因数达到0.85以上。农村用电量由网改前的每年 2850 万千瓦时增长到网改后的每年 3204 万千瓦时,增长率为12.4%,超过了历年自然增长率。

通过广大职工的辛勤努力,县各部门协调配合农网改造第一期工程已经全部结束,第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随着农网改造的成功,农村的用电水平和供电质量均得到极大的提高,全县用电指标变化明显,供电能力大幅度提高,职工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关系也明显改善,“电老虎”的形象得到了彻底改变。

四、效益缘自改革来

成绩来自汗水。经过农村“两改一同价”的实施,临洮县电力行业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生产技术指标创新纪录,固定资产总值由1997 年的1697万元上升到2002年的3226.41万元,产值由1997年的2021.14万元上升到2002年的4515.8万元,供电量由1997年的8010万千瓦时上升到2002年的13698.8万千瓦时,1997年至2002年累计上缴税金1488.66万元,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由于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该局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地县的表彰奖励,先后被授予全国电力“三为”服务达标单位、“全国第一批农村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先进县”、省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先进集体、地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效益缘自改革。异军突起的临洮县电力局今年被省公司列为创建全国一流县级供电企业。来自汗水的成绩并没满足,该局正以超前的工作思路、高昂的政治热情、全新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实施科技兴电战略,以建设一流的电网,实施一流的管理,提供一流的服务,锤炼一流的队伍,实现一流的安全,创造一流的效益为企业奋斗目标追求着;正以激流勇进立潮头、求真务实创一流的龙马精神,奉献在朴实的征途上……

注:

① 2003年4月21日发表于《甘肃经济日报》专刊。

② 2003年4月26日发表于《甘肃电业》第四期(农电管理专刊)。